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6年----2010~2016年的上证指数万点跃进

(注:这是2006年12月27日服务于某券商时发表的稿件,2008年6月29日在博客发过,本次重发) 

 混沌理论的基础—分形结构与有效市场理论的基础—随即漫步主要的分歧在于:市场是否存在自相似和自我复制能力。混沌理论认为市场存在自相似性和自我复制能力,而有效市场理论则认为市场的行走xx是随机的、在概率上遵循高斯分布。而有效市场理论是当前市场的主流理论。

   “黄金十年”的说法是潜意识地使用了混沌理论。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运用混沌理论提供另一个分析角度。

   中国股市的“黄金十年”已经被被市场喊出来了。“黄金十年”说法的市场判断是主要有:1)中国经济将继续享有10~20年的高增长(指GDP年均增长超过7%),以及10年的“人口红利”,中国股市可以拥有更高的市盈率;2)人民币升值已经构成趋势,人民币至少低估了15~30%,按年均升值5%计算,应该有3~6年的升值时间;3)全球普遍性的货币宽松导致流动性泛滥,中国的流动性泛滥缘由于高额的储蓄率(47%)和国际收支顺差,国际收支顺差进一步推动外汇占款增加,导致进一步的流动性增加,形成“金融海啸”;4)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在制度上为股市的发展扫清了障碍;5)美国、日本、香港、台湾、韩国都有过“黄金十年”,印度2003年已经经历了“黄金五年”,“中国可以复制美国的黄金十年”,这是中国股市的理想和愿望,没有人公开表示日本、台湾、韩国股市的“黄金十年”是中国可复制的对象,尽管在涉及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上,都愿意憧憬猛烈上升的那部分。抛开对中国是否存在黄金十年的质疑,回顾上述国家和地区的“黄金十年”,中国究竟更像哪一个?(以下数据来源于各国和地区交易所网站和Yaoo、Bloomberg、各国家和地区统计局)。

 国际股市的“黄金十年”

  下图是部分国家和地区开始的“黄金十年”的持续周期。有标志意义的是日本和美国股市,

  他们分别代表了机械、电子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工业技术革命;被俗称为“亚洲四小龙”的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是以加工补偿贸易和服务为特征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

而印度给世界留下比较深刻的是技术贸易和刚刚兴起的基础设施建设。日本xx的机械、电子技术革命,曾使日本保持了近20年的快速超越,以至于一度超越{dy}经济霸主—美国,而美国在结束冷战后,军事和{jd0}技术的推广所xx的信息技术革命,是美国重新夺会经济霸权,并继续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下图是“黄金十年”各国家和地区的股市表现。

  上证指数和道指、日经指数

  上海股市已经走过了16年,1991年上证指数的起点是292.75,道琼斯工业价格平均指数(道指)1928年是293.38 ,在1987年达到2662.95,该时间是美国进入“黄金十年”的起点;而日经225指数1954年为356.09,在1969年达到2358.96,该时间是日本进入“黄金二十年”的起点。考察同点位变化的情况,把1928年至今的道指按照47个月的比例压缩(即上证指数1年相当于道指4年),而日经225指数完成该点位的变化恰与上证指数消耗的时间相同,因此可以获得同点位变化的当量年份合成图,参见下图。


                        上证指数和道指、日经225指数的同点位当量年份合成图

在最初的第1~4当量年里,三种指数表现各不相同,相关性差,其中道指还出现了在1929~1930的股灾;在第5~10当量年里,三家指数出现同步上升,但道值的升幅{zd0},其次是上证指数;在第11~14当量年中,三家指数相成下挫,而上证指数的跌幅{zd0},且延续至第15个当量年;在第15~16个当量年,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三家指数同步靠近1000点,并以同样凌厉的“井喷”方式完成1000~2000点并突破的过程。看来,作为一个可以长期上升的市场,历史地看2000点是整个市场的关键环节。如下两图分别是道指和日经225指数突破2000点以后的当量年份走势和真实年份走势。


                               突破2000点后6年真实年份走势                           

                                突破2000点后当量年份走势

 

而上述时间正好接入69年的日本和87年的美国,作为“黄金十年”的起点,以此测算当量年份的指数表现,即日本的2年相当于美国的1年。如下图


  按照上述路径,达成稳定的3000点仍需要3年,而达成5000点需要6~7年,剩余的年份,指数均会进入疯狂的加速。后注:这就意味着:如果上证指数在2010年底有可能趋势性突破3000点。2007年3月19日上证指数突破3000,至今已经近3年,至2010年底近4年)。

   上证指数和恒生指数、台北加权指数

   香港经济在80年代至90年代中,依赖大陆的“短缺经济”,使香港成为中国本土进出口的{zj0}中转站,从而使香港的贸易、航运和金融服务有了大陆经济的坚强后盾。在80年代早期,中国本土的沿海城市和港口并未对外开放,进出口贸易还是少数国家企业的专营权,在历经“文化大革命”的政治运动和闭关经济,导致本土对基本消费品、轻工业产品的奇缺,而香港比邻大陆的优势地理位置和“自由港”的经济体制,使香港成为大陆基本消费品的输入输出的转口贸易集散地,香港因此获得了经济发展的“暴利”时代。这一经济特征,决定了香港在贸易、航运、金融服务构成“三位一体”的联动超速发展,它的直接经济结果就是导致国民收入的快速增加和人口密集的“弹丸之地”的房地产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成为日后香港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在该阶段出现的“船王”包玉钢、“和记黄浦”的李嘉诚、汇丰银行及恒生银行、国泰航空等等{sjj}的企业,以及林林总总、大大小小的贸易公司和“倒爷”。

   1984年内地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迅速解放了计划体制压抑下的生产发展能力,在1999年政府宣告中国内地的各类工业产品已经基本供大于求,实际上是宣告了中国内地经济已经彻底摆脱了“短缺经济”时代,完成了生产发展能力从压抑到全面释放的完整过程。然而我们在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继续前行至2006年,并曾在2003~2004年演义出该理论指导下的发展弊病。在2006年即将过去之际,我们不断地呼吁希望得到“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就是企图在可控条件下,实现类弗里德曼的“市场自由主义”经济。汇率体制改革就是一个开始,“新农村运动”就是解放农产品被工业产品压制的定价权利。这种改弦易张将带给我们什么?世界经济体的实证没有给出明确的远景。

 1986~1997年香港恒生指数完成了它的“黄金十年”,这决非偶然,实则是对“短缺经济”的告别的{zj0}解释。在1986年开始的“联系汇率”(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既为香港股市带来了繁荣,也带来了“金融风暴”。

 台湾经济的发展有香港经济具有类似的地缘优势和祖国大陆的经济转型特征,与香港不同的是,台湾承接了日本、美国机械、电子加工的产业转移,从而成为全球{lx1}的工业门类,最终使台湾构成了比较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这一点就与香港大大的不同。台湾与香港几乎在同一个时间段进行汇率改革,而台湾采取的是新台币自由浮动,结果台北加权指数暴涨暴跌,地产泡沫破灭,以至于17年过后的今日,该指数依然没有创出新高。它失去了“17年”。

   回顾恒生指数、台北加权指数和上证指数的走势(见下图),上证指数与恒生指数具有高度的正相关,并在时间上除2004~2005年有滞后外,大致等同,个中原因已如上分析,早期的恒生指数是内地经济转型的体现。而在2000年以前,上证指数继承了台北加权指数大幅波动的基本特征,包括从“坐庄”到行情揭示软件的“钱龙”,无不深深地打上了台湾股市的暴躁特征。

 

                           (注:下图,上证指数做了时间前移)

 这里特别有意思的是香港恒生指数的自我复制性,以及与中国股市的相互激励特征。

   如下图,把恒生指数分成1970~1986年、1990~2006年两个16年段,正好与上证指数运行时间等同,然后叠加比较,显然在第1~3年、9~17年段,其走势几乎xx一致,甚至连涨跌幅度和转折时间也惊人的一致,这就是自我复制性。在第3~9年产生xx的反向,其中的原因就是1974~1979年,大陆经济相当糟糕,而对应的1993~1999年,大陆经济正向“短缺经济”告别。

 

  进一步地,当将上证指数时间前移至香港股市的“黄金十年”发生前,更惊人的事情发生了,上证指数与“黄金十年”发生前的香港股市几乎一致。1986年是香港股市“黄金十年”的起点。

 

  接下来,香港股市整整花了5年时间,才突破3000点。

 香港股市和中国股市的自激励性是显然的。2003年以后,香港股市的持续上升,除了与内地高度相关的经济发展外,H股的千里大跃进是一个主要原因,迄今为止,H股指数已经上升了9倍,而这个升幅与“黄金十年”恒指的升幅基本一致,或者说,H股已经完成了“黄金十年”的升幅。现在H股的定价是影响A股定价的首要原因,而A到H和H回归A的过程,又显然加强了A股的变化对恒生指数的变化牵引,这就是未来两市的相互激励。香港股市显然已经被“中国因素”改造了,而非香港股市对A股的单向牵引作用。

   这样,如果按照市场的“黄金十年”愿望的逻辑简单外推,就是恒生指数也会再次有“黄金十年”;或者按照恒生指数原来“黄金十年”的自我复制能力,上证指数跨越3000~4000点仍需要3~5年的时间。(后注:这是06年底的估计,现在看来准确无误。)

   在结束按照市场“黄金十年”类比逻辑的粗略分析后,看来中国的“黄金十年”显然不能类同于美国和日本,那是两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中国现在还看不出能够xx一场工业革命;又不能类同于香港和台湾,因为他们依赖内地的“短缺经济”结束所释放的被压抑的生产能力,且香港和内地股市现在又存在互相激励,中国内地现在依赖谁?

   市场的逻辑是人民币升值和流动性过剩,对应的情景就是日本、台湾股市暴涨。作为市场中人,那样的上升的确令人激动和垂涎。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失去的十年”,这就让决策者时时警惕和小心翼翼。

   扩大内需和提高农产品的定价能力,转向自由市场经济,这是中国未来的挑战。我对政治稳定国家的指数长期上升深信不疑,这也根本不是十年、二十年的事,各国股市的历史莫不实证已经验证。

   如果坚信“黄金十年”最简单的行动就是长期持有指数基金,十年大浪淘沙,不会有多少人或机构能够做出6~10倍的长期收益。这一点也有国外股市的实证检验。

   (后注:对于现35~65岁的人而言,是{zh1}的暴富机会了,长线持有5、6年的沪深300指数基金,给自己创造丰富的养老金。)

 

    

郑重声明:资讯 【黄金6年----2010~2016年的上证指数万点跃进】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