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媒体报道,xx评级机构标准普尔26日宣布,将日本的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主要考虑到日本政策的“灵活性”不够。该消息公布后,日元一度应声大跌。对此消息笔者很是纳闷,人们为何对这种消息如此敏感呢?人们为何对此类评级如此重视呢?标普评级真的那么有魅力吗?
名词解释:
标准普尔是世界xx金融分析机构,由普尔先生(Mr Henry Varnum Poor)于1860年创立。标准普尔由普尔出版公司和标准统计公司于1941年合并而成。标准普尔为投资者提供信用评级、独立分析研究、投资咨询等服务,其中包括反映全球股市表现的标准普尔全球1200指数和为美国投资组合指数的基准的标准普尔500指数等一系列指数。其母公司为麦格罗·希尔(McGraw-Hill)。1975年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认可标准普尔为“全国认定的评级组织”或称“NRSRO”(Nationally Recognized Statistical Rating Organization)。
标准普尔则作为金融投资界的公认标准,提供被广泛认可的信用评级、独立分析研究、投资咨询等服务。不过,标普、穆迪等国际知名机构因评级引起的争议并不在少。前些年标准普尔曾给出国内12家银行较低的信用评级,其中,中国银行以BB+级居首,广东发展银行以CCCpi级居于最末,在标准普尔的等级符号中,BB+是投机级,CCC是明显投机级。无独有偶,在穆迪曾经的财务评级中,中行也被打为D-,工行和建行同为E+,农行{zd1}为E。
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评级机构,如果一家公司的债务评估被降级的话,那么就等于说扼杀了其融资渠道,不仅会导致xx成本增加,而且也令企业在扩张和招聘中困难重重。许多上市企业在被标准普尔调降信贷评级后,股价会迅速下跌。实际上作为一个在美国本土的评级机构,由于存在国情差异和文化价值观念的的差异,所导致的认识上的差别在评级中常常被忽视,加之其所获得的信息是并不一定充分的,导致标普的评级与实际情况不尽相同。
2002年7月,穆迪降低日本债券评级,从而使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信贷级别竟然排在博茨瓦纳之后,日本政府便向穆迪索要赔偿。在安然事件之后,评级机构的信誉正不断遭到人们的质疑。之所以屡屡爆出这种不和谐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作为一个公共服务机构的评级市场一直被标准普尔、穆迪等少数几家机构垄断,而投资者又总是将它们的标准视为投资风向标,这样垄断的权力加之人们的过度追捧,导致其在发展中权力不断膨胀,被人称为“金融市场的调节大师”,而这种荒谬的“崇拜”无疑更加大了整个市场的风险。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但金融创新不能脱离经济发展和金融业自身的规律。如果以金融创新的名义追求个人的利益,那么所谓的创新就是一种破坏。过去十几年当中,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在给金融业带来新的生机、新的景象的同时,也给金融业留下了很多的隐患。甚至有些金融产品的风险明显大于效益,但由于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为金融高管和相关既得利益这能够带来高额薪酬增加砝码,他们也就不会去关心它的风险,乃至金融业的未来。
在全面的金融危机爆发前,当时评级机构几乎对于所有债券都给与“3A”的评级,于是投资银行开始介入这一高危资产领域。他们先将 “毒垃圾”级别的MBS债券按照可能出现违约的概率切割成几块,这就是所谓的COD债务抵押凭证。他们将其风险的由低到高分别命名为“高级品COD”、“中级品COD”和“普通品COD”。之后将它们放入礼品盒中,由华尔街银行家们“打包”。投行们拿着这些精美的礼品盒再次敲开了穆迪和标普的大门,并在其巧舌如簧的游说和由世界{yl}数学家设计的数学模型对未来低违约率预言的映衬下,终于将穆迪和标普打动,“顺理成章”的拿到了AAA的评级。而危机爆发后首当其冲的金融产品多是它们评级{zg}的产品,以至无数的投资者上当受骗,大多数投资者损失惨重。
之后,美国三大评级机构不断遭到包括美国国会在内的世界抨击,被称为是此次危机的“帮凶”,并被质疑是帮助美国实现霸权的工具。实际上,引发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除金融市场的监管体系和监管者外,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的评级就是另一个极为荒诞原因。而这些评级机构只根据自己杜撰出来的主观标准去评级,它们既是市场的裁判员,又是市场的利益分享者(它们是用评级报告换取收费),这样的评级制度或体系又如何保证它的公平性和客观性。再者他们对别人评级,谁又来对他进行评级呢?正如伦敦金融城的衍生品市场分析师怀恩斯特曾说,一直以来,这三大评级机构凝聚着美国资本市场的力量和美国的国家力量,因此其市场权力得到极度膨胀,甚至于几乎充当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调节大师,美国也借助于它们在全球推销其标准和价值观。然而,国际社会却缺乏一个机构来监督这些评级机构,它们错误的判断被原封不动地转嫁到投资者身上,三大评级机构神话的破灭,再次印证了美国价值观霸权的衰落。就连穆迪的高管也羞愧地承认,“我们不像是在进行职业的评级分析,而更像是在把自己的灵魂出售给魔鬼来换取金钱”。
另一方面,这些评级机构对美国本土企业却总是网开一面,而是不停地对美国以外的国家和企业指手画脚。亚洲金融危机时,三大评级公司经常急剧下调受影响的东南亚国家的评级,严重加剧了市场恐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在2002年的工作文件中严厉批评三大评级公司“仓促下调评级,致使局面恶化”。
2004年,当布什总统在争取连任的选举中表示要通过国际压力迫使人民币汇率升值时,穆迪立即跟风,表示将会降低中国债券的评级。对此,《明镜》周刊形容说,美国评级机构仿佛是一个手持“魔针”的巫师,投资者唯其马首是瞻,这是冷战后美国的另一个强权工具。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被公认的专业评级机构,我们只能从多方面考虑他评级的因素,对于这种评级我们的态度应该是给予关注,而不能太过于重视。标普的评级基本上是以国际标准来衡量的(当然也避免不了会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重要的是相关政府或企业应该对这种结果进行认真的反思,借助评级机构的评级契机,找到问题的症结,思考如何来加大改革力度,如何向国际标准看齐。能够不断改善影响自己的不足,把自己的相关方面治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