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不考语文乃崇洋媚外作怪

2010-01-24 | 自主招生不考语文乃崇洋媚外作怪 该日志已被收录

自主招生不考语文乃崇洋媚外作怪

@金满楼

据《新闻晚报》报道,上海六所高校(同济、华东师大、华东理工、上海财大、上外和东华)在2010123日、24日的自主招生考试中,考试科目大多只考数学与英文,传统科目语文则被取消资格。阅此奇闻后,笔者不免为之惊诧。

多年前有句话,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一个建设时期,技术类学科的毕业生比社会科学类的毕业生要好找工作,这固然是事实,但不可忽略的是,中国社会的人文素质也在这些年中急剧下降,这其中缘由,与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重理轻文”的倾向是有莫大关系的。

   对此,其中一所高校的招办老师解释说,自主招生考试的功能主要侧重于选拔专业人才,“之所以考英语,是因为英语有利于学生的学科发展,搞学术离不开查阅国外资料,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不考语文不是因为语文不重要,而是考太多科目会给考生带来负担”。

对目前教育现状稍知一二的人都应知道,作为选拔性考试,不考语文考英语,这并不会减轻学生的负担;而认为英语“有利于学生的学科发展”,则更是无稽之谈。且不说专考英语会对学生的英文水平会有多大的提高,即便是研究生,又有多大的能力或有机会或有必要去利用英文材料搞研究呢?接受基础教育的大学生,又有何德何能,能够动辄使用外国资料?

出现这种“只考英文、不考数学”之现象的主要原因,恐怕还是目前大学普遍存在的“英语崇拜症”,君不见,在各大学中,“四六级”、“考研英语”、“托福雅思”、“商务英语”之类的,铺天盖地,这些培训班在挟裹了大多数学生时间与金钱的同时,其实际效果呢?

作为一个老毕业生,笔者毫不客气的说,大多数的中国学生花如此多的时间去学英文,纯属浪费时间,因为对今后的工作及生活毫无用处。通过一些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制度迫使学生被动的学习英文,这种浪费年青人宝贵时间的行为无异于谋财害命。从骨子里说,这其实是一种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怪,以为英美国家的东西都是好的,而本国的传统文化则弃如蔽履,不屑一顾。

是否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英文,主要看个人今后的职业取向,与其让中国的学生在“中式英语”学习中虚度,倒不如取消“四六级”之类的骗钱误人之考试名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自己想学的东西。事实上,学习英文{zh0}的方法是直接送国外培训数月,缺乏语言环境及职业目标的英文学习,其实都是在做无用功。

哲学上说,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大学同样如此,其任务是将年青人培养成合格的人才而不是一个工具,如果仅仅是为了“有用”,那大可以去多研发一些机器人来代替,而不需要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发展自己的才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是没有用的,甚至所有的人文学科都是没有用的,而其中特别以英语最为没用。

道理很简单,英文仅仅是语言工具,舍此并无他用,相比而言,语文倒不仅仅是语言工具,而具备更多的人文内涵。作为中国的大学,如果学校当局刻意的贬斥本国的文化,这种急吼吼的心理倒是更加的令人深思。

上海六高校之举,势必引发示范性效应,其结果将是给中国已经恶化的人文环境上再撒一把盐。如此思量,上海这六所高校的当局者也未免过于糊涂!

 

 

郑重声明:资讯 【自主招生不考语文乃崇洋媚外作怪】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