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慨:不期而遇(1)_盛京码字者_新浪博客

 

秋夜山路

 

上了岗,天就黑下来。绵延起伏的山脉渐渐消融在夜色里。

这里是长白山区的一个县城的一个公社:大勃吉。像许多贫瘠的山乡一样,它也有自己的歌谣:大勃吉,石头多,出门就爬坡。

晚风徐徐吹来,摇动着四周的针叶林和混交林——哗——哗——似乎是在一瞬间,天就黑得如同锅底。正是月黑头的日子,伸出手在眼前晃一晃,看不见。我还有20里的山路要走,要穿过一座坟茔地,涉过莲子河,就是金沟子;然后开始爬第二道岗,下了岗,就是我的家——集体户(青年点)了。像往常走黑道一样,我拿出电工刀,打开,再放进书包里——但书包带不能系上。这不是防人,是防狼。

下岗了。

 

咕嘎——一只猫头鹰在不远处的林子里叫了一声,稍顷,对面和周围的山谷便传来它的回声——

咕嘎——

咕嘎——

这里应该是那片开阔的沼泽地了,塔头草是最难割刈的家伙!

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轻轻的。我的手本能地伸进书包。

“前边那位大哥,您去哪个屯儿?”

 

一个女孩子的声音,而且不是当地口音,是齿音很重的普通话。没说的,我的战友,知青,不是狼。握着电工刀的手松开了。

“哦,我去船底山。”

“那太好了,我是金沟子集体户的,能和你搭个伴儿吗?”说话间,她已经走到了我的身边,我能隐约感受到她身上散发出的热气——看来她是一直在后面紧紧的追着我走的……

我是船底山户的。

哦,听你的口音就知道,还是老乡啊。

不,我是沈阳人。

哦,能问你贵姓吗?

我姓金,你呢?

我姓安。

 

哦,看来又是一朵金达莱!这是我插队吉林后认识的第二朵金达莱。{dy}朵“汉化”得太厉害,不讲了。

烟瘾上来了,但已经掏出烟盒的手又放了回去。我不想使她产生我要看她的脸的误解……

渐渐的,能依稀看到她身体的轮廓了;我想这对她也是一样。

我们争抢着说话,都意识到,两个素昧平生而且根本不知道对方什么样子的年轻人,走在这漆黑的山路上,一秒钟的沉默都是很难堪的!而且对于一个男性来讲,任务更为艰巨更为光荣——一个朝族女孩子,要下多大的决心才敢喊住我——我必须使她尽快摆脱拘谨和戒备,戒备是一件令双方都很累的事;我说话必须注意词汇的挑选,因为我说话向来以放浪形骸著称!任何一句能引起歧义的话,都会使她万分紧张……

 

就这样,我们两个人的话语在逶迤而漫长的山路、林间、山谷中清晰地回荡着……

莲子河很快就到了——相对论果然厉害。

“金哥,有时间到户里玩儿啊?谢谢你陪我走了这么远!”

我笑了,说:“这实在不用谢呀,没有你,我也得走这条路。”

“可没有我,你早就到家了。我从岗上就看见你,走路像飞似的……”

 

“快走吧,有空也到我们户里来玩儿!”

“好的——你快走吧。”

“你进了屋我就走。”

她没说话,顿了顿,然后转过身一溜小跑……

集体户的门开了,透过昏黄的灯光,我看见她的身影,一闪就不见了。

 

一年以后。

在船底山大队学校教室。1977年桦甸县文艺汇演大勃吉公社代表队的排练就在这里。作为代表队的业务队长,刚满23岁的我,浑身散发着轻狂和浅薄。

 “金老师,你认识小安子吧?”舞蹈队员王清丽问我。

“小安子?”我摇头,但立刻反应过来,“哦,是你们户的小安子?”

“她说她见过你……”

“严格说,是听过我。如果硬要说见过,那也就是一个黑糊糊的影子。”

“她让我给你代好……”

“谢谢,你回户时别忘了也替我给她代个好。”

“就这些?”

“嗯。就这些。”

 

王青丽那双好看的眼睛眯了起来。她是吉林知青,来自金沟子集体户。高高的个子,鹅蛋脸儿。

“啊对了,她是朝族吧?”

王青丽笑了,点点头。

其实在此之前,每次去公社或者去县城,经过金沟子时,我都向她的户里望一望。那里有一个和我走了12里山路,却不知我什么样子的朝族女孩儿。文静、腼腆、有礼貌。同样,她也和一个不知什么样子的汉族大男孩儿走了同样远的山路……

小安子成为我心中永远的想象。

这样很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张极其珍贵的照片是在网上找到的,题目是《桦甸的山》。向作者致意!

这座山就是我插队时每天要看到和多次登上过的山:船底山。我的集体户就在照片

最左边那座小山的后面。照片前部是一条小溪,我曾经喝过这条小溪里的水,很甜

很甜。我和小安子那天晚上就走在这条小溪边的路上。

照片左边远处那一片开阔地,就是她的集体户所在地:金沟子。我要顺着金沟子继

续前行,翻过船底山的山坳,再走几里地,才是我的家:船底山大队所在地的三小

队集体户。

房东女儿(也曾经是我的学生和校鼓号队的队员)告诉我,船底山上的密林早已被

砍伐一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左下方带有红色方块标志的公吉乡,就是当年的大勃吉公社。

蓝色方块就是我和小安子邂逅的地方,是一处山岗。图上方红色

方块处,就是当年的金沟子大队,我在那里住过一个月,修渠、

挖河、护坡、崩山放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了清茶馆,也就是当年的船底山大队二小队,再往山下走几里地,才是我的家:

三小队集体户。就是说:船底山很大很大,很高很高,很长很长……

图中的稗子沟,我曾经领着我的八年级(那时大队学校代初中,叫“戴帽”)学

生去那里砍腊木杆,一个男生被野蜂蜇了,脖子上起了大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人生感慨:不期而遇(1)_盛京码字者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