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stroke)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中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发病率远远高于出血性脑卒中(hemorrhagic
stroke,HS),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7%,动脉粥样硬化(artherosclerosis,As),特别是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IS的重要危险因。
目前许多试验研究表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是缺血性脑损伤的主要作用因素。从As启动的中心环节——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氧化成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到缺血再灌注()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的xx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破坏,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作用贯穿了AIS的始终。
CRP是一种典型的急相反应蛋白,在感染、炎症和组织损伤时可迅速升高,是人体炎症反应最敏感的指标之一。正常人体中CRP含量极低(1
mg/L),hs-CRP增强测量法可检测的{zd1}血清浓度达到了0.2~10mg/L,从而使应用CRP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成为可能。CRP也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一个血液标志物,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清CRP
浓度升高与脑卒中相关,认为其与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脑卒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与CRP
相关的炎症反应参与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过程,其可能的机制有:xx补体系统,参与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促进血栓形成;活化单核细胞、粒细胞直接或间接造成血管损伤;促进单核细胞释放组织因子,造成机体凝血-纤溶机制失衡,导致血栓形成;引发炎症反应诱导血管平滑肌硬化增生,并使白细胞释放蛋白酶、血栓纤维帽破裂,直接导致血栓形成;CRP
水平与血浆铁蛋白水平正相关,铁超负荷可促进LDL的氧化,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生的危险性。目前也有关于CRP与细胞黏附分子(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CAM)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在不同浓度CRP中孵育的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漏出率显著增加并呈剂量依赖性( P
<0.01),同时介导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AM-1)以及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的表达显著上调。
在一项基于60~90岁人群的研究中,hs-CRP水平与脑室周围及皮质下白质损害有关。根据DWI将患者分为皮质梗死、浅表小梗死、缘带梗死及深部梗死模式,hs-CRP在皮质梗死患者中{zg}。对156名II型糖尿病患者及性别、年龄匹配的156名对照进行前瞻性研究发现,高血浆hs-CRP水平是非致死性心脑血管事件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两组间CR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糖尿病患者CRP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Montaner发现颈内动脉系统脑卒中hs-CRP
水平可以反映病情轻重程度。姜雅珍等回顾分析了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hs-CRP水平,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CRP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且与病情轻重程度正相关,CRP水平与缺血性卒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在此过程中,研究者们谨慎地注意到CRP水平升高可能并非疾病的结果,而是在对组织损伤、感染、炎症以及(或者)免疫和环境刺激的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已知在吸烟、肥胖以及纤溶活性异常和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个体中,CRP水平更高。这一“标记物Vs机制”的争论仍在继续并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孙卫亚动态检测20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RP浓度,
结果显示卒中组CRP浓度急性期升高,明显高于脑出血组和健康体检者组,CRP在发病第3d达高峰,7d开始下降,21d明显下降,但仍未接近正常水平。但钟长扬等对107例脑梗死患者血CRP
进行测定发现,脑梗死后72 h 其浓度开始升高,7d左右达高峰,至14 d 时接近对照组水平,其中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者CRP
水平{zg}。由此可见CRP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在外界损伤因素的作用下,血管内皮组织受到破坏,通透性增强,血液中LDL大量向内皮下浸润聚集,并与受损组织细胞释放的大量自由基相结合,形成氧化修饰LDL(ox-LDL)。ox-LDL不再被受游离胆固醇负反馈调节的脂蛋白受体(LDL-receptor,LDL-R)识别,而由巨噬细胞表面的清道夫受体A(scavenger
receptor-A,SR-A)识别,因此更容易被巨噬细胞识别并吞噬形成泡沫细胞,而后者是动脉硬化形成的关键环节。
此外,ox -
LDL还能刺激内皮细胞分泌多种炎性因子和粘附分子,诱导单核细胞粘附、迁移进入动脉内膜并转化为巨噬细胞;诱导内皮细胞增生、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移行;促进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形成;抑制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um,NO)释放,促进血管收缩,加剧As的炎症反应等,通过多种途径启动和加速AS斑块形成。目前普遍认为ox-LDL是导致As的重要因素,已证实在动物及人类动脉硬化斑块中存在ox-LDL。
Feng-Shiun等基于在体外试验中ox-LDL与神经毒性有关这一研究发现,提出了ox-LDL可能存在于梗死后的大脑实质细胞中的假说,并认为ox-LDL可能影响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研究发现缺血性脑卒中亚急性期的特征为ox-LDL抗原决定簇出现在星形胶质细胞中,而不是在神经元或小胶质细胞中,{zd1}剂量的ox-LDL对小鼠星形胶质细胞的原代培养也是有影响的,即小鼠星形胶质细胞暴露于{zd1}剂量的ox-LDL中也会受刺激分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但不会改变NO的产生。这些结果{dy}次证实,ox-LDL存在于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脑实质内,并提出ox-LDL可能xx自然免疫(innate
immunity)从而直接影响神经元存活。
MMPs是影响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重要生物酶,能够特异性与细胞外基质结合使其降解,并促使单核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迁移,导致斑块纤维帽降解,造成斑块破裂。MMPs在xxxx系统疾病炎症反应中可攻击脑血管的基底膜,破坏血脑屏障(BBB),导致脑出血和脑水肿,并对神经元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在有BBB破坏的神经系统疾病中MMPs表达明显升高。MMPs主要受四个因素调控:活性氧簇(ROS)、ox-LD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其中ox-LDL、是影响MMPs水平与活性的关键因素。
Zhao等认为:卒中患者血浆MMPs浓度增高可能与预后相关,MMPs对神经血管的水解作用可能是r-PA溶栓xx后水肿和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的基础。然而,与其在卒中急性期的有害作用相反,MMPs及其他神经血管水解酶在卒中后的修复过程中可能起到有益作用。在梗死灶周围皮层,MMPs可以介导神经血管重建,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共同参与组织的修复和重建,对MMPs的延迟抑制会减少重建相关标志物,这一现象可能与生物有效生长因子的减少相关。
MMPs中MMP-9与脑卒中的关系最密切。脑缺血再灌注时MMP-3、MMP-9表达显著升高,其中MMP-9与BBB破坏的关系已经明确,BBB被破坏后,血管内的大分子物质进入脑组织,引发脑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并进一步释放炎症因子,形成炎症反应的正反馈。Horstmann等发现与健康对照相比,MMP-2及MMP-9
在缺血过程中增高,MMP-9及层粘连蛋白水平随梗塞面积和xx方式不同有显著差异;与接受低体温疗法的患者相比,MMP-9在t-PA溶栓xx的患者中显著升高。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新发高血压患者(发病后24小时内发现高血压)血浆MMP-9水平高于慢性高血压病史患者及血压正常患者,且与3个月不良神经功能预后独立相关。
MMPs抑制剂能明显减小缺血体积、减轻脑水肿、减少出血。新近研究表明,MMPs广谱抑制剂还具有显著抑制神经细胞迁移的功能,提示MMPs与神经细胞迁移的内源性机制有关。Peter
J
等发现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早期(平均发病后6小时)F2IPs(F2-isoprostanes)升高,且与MMP-9相关,但未显示与NIHSS评分,
DWI 梗塞体积, 90天Rankin 评分, 或CRP有关。Guang J 等发现CD47
是一种介导中性粒细胞迁移穿越血管壁的细胞表面糖蛋白,CD47基因敲除的小鼠脑缺血(大脑中动脉阻塞90min)后缺血脑组织微血管中的MMP-9表达上调,但显著低于同类未敲除基因小鼠,梗塞体积以及大脑半球肿胀程度也均低于未敲除基因小鼠,因此得出结论认为CD47与神经细胞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并在促进MMP-9上调中起作用,而MMP-9被认为是神经细胞炎症反应的标志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