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马一丙共聚物对碳酸钙垢阻垢机理的动力学研究
同济大学化学系(上海·200092) 朱志良 张冰如苏耀东 倪亚明
[摘要】甩加品种于过饱和溶液中的方法测定了CaCO3晶体结晶生长的动力学过程,得到了不加阻垢剂及加阻垢剂两种条件下的结晶生长反应速率常数。结果表明,及同济大学测试中心研制的丙烯酸马来酸共聚物(AA-MA)能明显地阻止溶液中CaCO3在晶种表面的结晶生长,研究发现,阻垢的机理主要是阻垢剂对CaCO3晶种表面具有吸附作用,从而抑制了CaCO3的结晶生长,这种吸附作用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特征,并且CaCO3晶体对PBTCA的吸附属于单分子化学吸附,吸附于微晶表面的活性增长点。
关键词:阻垢机理;CaCO3;马丙共聚物;动力学研究;;水处理
在xx水中CaCO3的浓度等于或大于其饱和度,即倾向于结垢.并且CaCO3 的溶解度随着湿度的升高而减少。在冷却水系统中.水温高于环境温度的各种场合下,CaCO3的结垢都带来严重的后果。利用加阻垢剂进行阻垢的方法是众多阻垢方法中相对高效的一种,在当今的工业水处理领域中,应用碱性、不控制pH的水处理技术呈增长趋势,近几年来低毒、xx配方的聚合物尤其是共聚物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已成为环境水处理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从文献报道来看.尽管有关共聚物的阻垢性能的研究报道很多,但由于共聚物组成、分子量分布及结构均较复杂,因此.有关共聚物阻垢机理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少。同济大学测试中心以倪亚明教授为首的课题组研翩成了,TJ系列高效新型低磷水质稳定剂.并已成功地应用于宝钢等大型企业中,其中起阻垢作用的主体成分之一是丙烯酸和马来酸共聚物(AA-MA)。笔者主要用动力学方法研究及共聚物AA—MA对CaCO3垢的阻垢机理.并探讨阻垢剂的低限量效应问题。
l 实验部分
1.1 实验试剂及设奋
1.1.1 实验试剂
高纯水、CaCl2(分析纯)、Na2CO3 (分析纯)、NaHCO3(分析纯)、KCl(分析纯)、 (南京化工厂)、马丙共聚物(同济大学测试中心)。
1.1.2 实验设备
微孔过滤器(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生产)、PHS一25型PH计(上海雷磁仪器厂生产)、TB一l磁搅拌器、双壁恒温反应池(自制)、32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生产)。
1.2 晶种的制套
于25℃ 快速混合0.2Omol/LCaCl2溶液和0.20 mol/L Na2CO3溶液,新生成的沉淀置于母液中过夜陈化,然后洗涤沉淀,每天数次,共一个星期。再将晶体置于0.020 mol/L NaHCO3溶液中陈化1个月。由BET吸附法测得表面积为0.77m²/g.
1.3 过饱和溶液的制备
于25℃ 在双壁恒温反应池中加入一定体积的CaCl2溶液和NaHCO3溶液,井加入KCI调节离子强度,过饱和溶液用0.20 mol/L NaOH溶液调节pH到一定的值,过饱和溶液的稳定性通过溶液pH恒定至少0.5 h来保证。
1.4 实验方法
结晶实验是在双壁恒温反应池中进行,温度维持在25℃,于过饱和溶液中加入晶种后,反应开始,伴随着CaCO3结晶的进行,溶液pH 的变化用pH计测定,每次实验前后pH计都用四硼酸钠标准缓冲溶液校正。溶液中钙离子浓度的测定是从反应器抽取等量的非均相溶液用0.22μm微孔过滤器过滤.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滤液中钙离子浓度。
2 基本原理
2.1 没有阻垢剂存在时的晶体生长动力学
在过饱和溶液中引入晶种后,溶液中将发生下列反应
Ca2+ +CO32- =CaCO3
根据化学动力学的质量作用定律[9】,对于双分子的基元反应,应是二级反应,即:
B.R.Smith和F.Sweetl】。]认为,CaS04在晶体表面结晶生长的动力学方程式可表达如下:
式中,c为CaSO4的浓度;Cs为饱和度;A 为晶种表面积;n为反应级数。经过实验测得n =2。G.H.Nancollas和M.M.Reedy 根据实验得出CaCO3结晶生长的动力学方程式如下:
式中,Tca是时间t时溶液中的钙离子浓度;k是速率常数;s是晶体生长的表面积;Tcae是平衡时钙离子的浓度,其值根据实验pH 计算出平衡[Ca32-]浓度,然后根据下式计算:
活度系数由Debye-Hfiekel方程式ƒi=-AZ²[I²′³/(I¹′²+1)-0.3I]计算
方程(1)积分得:
TcIi为起始钙离子浓度,以(TcI—TCae)﹣1=Tt(TCai—Tcae)-1 =T0表示,则(3)式可表达如下:
T — To=kst。
2.2 阻垢剂对晶体表面的吸附作用
在阻垢剂存在下,假定阻垢剂对晶种具有吸附作用,根据Langmuir等温吸附理论,在一定的阻垢剂浓度(即吸附质浓度)C下,阻垢荆对晶体表面的吸附速率:υl=κlC(Ι—α),解吸为 υ2=k2α,其中C为阻垢剂浓度, α为晶体表面活性生长点(即吸附点)被阻垢剂覆盖的分数,k1 、k2为速率常数,达到平衡时 υt=υ2,即:
KlC(1一α)=k2α(4)
而在一定的阻垢剂浓度C下,阻垢剂存在时结晶生长的表观速度常数将下降,假定阻垢剂对微晶的吸附是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则CaCO3在晶体表面结晶生长的表观速率常数k在阻垢剂存在下将下降为k’,k’与晶种表面未被阻垢剂覆盖的面积有关,即k’=k(1一α),其中k为没有阻垢剂时的速率常数,故α=1一k’/k代入方程(4),整理得:k/(k—k’)=1+k2/(klC) (5)
可见若实验测得k/(k—k’)与阻垢剂浓度存在以上比倒关系,则阻垢剂与微晶间的吸附属Langmuir等温吸附,亦即阻垢剂对CaCO3徽晶表面的吸附属单分子层化学吸附。
3 结果与讨论
图1为无阻垢剂对钙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表1为无阻垢剂时的实验数据,图2是在表1实验条件下方程(1)的典型积分曲线,由此可求出结晶生长速率常数k值.表1各实验所得的速率常数k值平均为86.62 L2/(mol-min·m2)。表2是在阻垢剂及共聚物从~MA存在下的实验数据,其中k’为阻垢剂存在下的结晶生长速率常数。图3为存在下,钙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4为表2条件下速率方程的积分睹线,圈5及图6为k/(k—k’)对阻垢剂浓度倒数C-1的变化曲线。已有的研究认为,阻垢剂的机理可能主要有下列原因所致。
(1)可以增加离子强度t增加碳酸钙的溶解度,从而达到阻垢目的;(2)螯合作用:阻垢剂在水中可产生带负电的离子。并与钙离子形成络合物。降低溶液的过饱和度,从而达到阻垢目的;(3)表面吸附作用:吸附在晶种上抑制结晶生长.从而达到阻垢目的;(4)分散作用:阻垢剂是带负电的离子,能吸附微晶,使微晶分散;(5)畸变作用:阻垢剂吸附于晶格点上,使晶格生长受到干扰而歪曲,垢层松软.易脱落。
图1(左) 无阻垢剂时钙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图2(右) 无阻垢剂时结晶生长动力学的积分曲
线(数据取自实验6)
从表2、图3、图4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和AA—MA能明显地抑制CaCO3结晶生长速度,并且随阻垢剂浓度的增加,结晶生长速度显著下降,对PBTCA来说,5.948×10-8mol/L的即可以xx抑制碳酸钙的结晶生长,如此低剂量的阻垢剂对离子强度的改变应可以忽略,另外溶液中钙离子与浓度比为2.7 x10ˉ4:1,这种非化学计量的浓度比用络合效应也无法解释。从实验结果(见图5、图6)也可毗看出,k/(k—k’)与阻垢剂浓度倒数近似地里线性关系,因此碳酸钙晶种对水溶液中的阻垢剂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特征,即碳酸钙对的吸附属于单分子化学吸附,吸附于微晶表面上的活性增长点。
4 结论
(1)PBTCA和AA—MA都属羧酸型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解离成负离子,在碳酸钙微晶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属于单分子化学吸附,并对碳酸钙的结晶生长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
(2)TJ系列水质稳定剂中主体成分之一的
AA—MA也具有良好的阻垢效果,其阻垢作用是毗对微晶表面的吸附作用为主,但由于共聚物的复杂性,故AA—MA对应的图5线性不如,即AA—MA的实际阻垢情况与Langmuir等温单分子吸附有一定差距。
(3)根据结晶螺旋位错理论,微晶表面的活性增长点数是有限的。当某个活性增长点被阻垢剂分子覆盖时,将使该活性增长点周围的晶格点都发生位错,因此极低的即可以抑制结晶生长.也说明了阻垢剂的抑制结垢作用具有低限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