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开车窗广告的面纱_龙潜水_新浪博客

撩开车窗广告的面纱

 

    近日看到一则新闻《车窗广告遮视线 潜江人也坐过站》(潜江日报1月13日),这让笔者想起了不久前重庆市和南昌市公交车站点商业命名的有关报道。重庆、南昌等地从几年前开始实行公交车站商业有偿命名以来,许多古地名、特色地名车站纷纷冠名为﹡﹡专科医院、﹡﹡楼盘或﹡﹡宾馆等等,常会出现同一个站台有两个站名,一个站名是市民熟悉的老地名,另一个则是站台附近广告客户花钱买的站名,难怪“本地人也会坐过站”!?撩开车窗广告的面纱:我们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一种公共资源被商业阉割的丑剧。它“暴露”的问题,不仅“忽悠”了市民,也让市民忧心,而它也绝不是偶然的,这只是城市公交在向市场化方向发展的众多问题中的冰山一角。

    “公交”之所以是“公共交通”,就在于它的公共属性,它是为市民生活服务的,为重塑城市形象而存在的,不是唯“短期培训班”、“婚纱摄影”、“餐饮酒楼”、“xx妇科疾病和不孕不育”之类属马首是瞻,不是商业提线下的木偶,不是金钱遥控下的招牌。这些“谁出钱谁冠名”的车窗广告,不如老地名方便乘客识别,而且还出现了一些等不登大雅之堂的站名,令城市文化和形象都大煞风景。打着“公交优先,百姓优先”的旗号,干着“赚钱优先,百姓靠边”的行当,真是一出绝顶双簧戏。

    透过车窗,我们想看到潜江的城市美丽风景,想看到三口之家尽享天伦,想看到尊老爱幼的搀扶、牵引过路,想看到ATM机前井然有序,想看到对小偷小摸行为如过街老鼠——人见喊打的正义气象……我们需要“短期培训班”,我们也需要“婚纱摄影”,但我们更需要宽阔的视野,以看清前行的方向。因为,玻璃之外才是我们的生活。

    对于车窗广告带来的不便,窃以为,有关部门既要“疏”,又要“堵”,规范其市场秩序,一是要进行“xxx”式的xx,让他们挪到“视线”之外;二是要将公益广告图回归“正位”,弥补流动城市风景线的缺位;三是对广告背后的利益线要用法律法规这把标尺来衡量,不允许将公共资源进行私有变卖。

    撩开车窗广告,我们期待一座水乡园林的锦绣“潜城”!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撩开车窗广告的面纱_龙潜水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