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江
人物档案:郭太星,36岁,聊城市东昌府区道口铺办事处郭庄村人,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澄浆玉泥”传承人。
民意表达:“澄浆玉泥”传统技艺是黄河文化和鲁西民间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很高的保护开发价值,建议政府部门加大省级非遗申报力度,尽快对该技艺进行保护开发;同时也希望社会人士参与传承、发掘、整理和创新,以期实现产业化。
郭太星在雕琢他的“澄浆玉泥”作品
(刘江 摄)
历史:
明朝入聊 曾进皇宫
据郭太星介绍,“澄浆玉泥”技艺是指用锦袋取黄河泥浆,通过过滤、沉淀,除去杂质,得到一种极细腻的泥。先辈艺人主要用此泥制作活字印模、澄浆砚台、粉彩茶罐、澄浆花盆等“澄浆玉泥”艺术品。选土需要经过8道工序,大概需要3至6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成品。
“我所在的郭庄村村民全都姓郭。”郭太星说,听村里老人讲述和村中郭氏宗谱记载,明朝,郭姓先祖从山西迁入始建郭庄村。他们同时带来的还有一门赖以养家糊口绝技,即“澄浆玉泥”技艺。
《东昌府志》上有这么一段记载,说的是从郭庄走出去的明洪武年尚书郭敦(1370年—1431年),考虑到故乡东昌府千年黄河淤泥和山西手工艺人精于“澄浆玉泥”技艺等有利因素,遂建议其弟郭山在明东昌府西南(今东昌府区湖西办事处岳庄居委)建澄窑一座,并雇用山西绛洲澄泥窑工移民200余人,由道口铺郭庄村郭姓祖先担任主要技师进行艺术品的加工制作。
后来,这门技艺逐渐传授给徐姓、王姓、刘姓、念姓等窑工。再后来,因徐姓窑工较多,渐成村落,即为现在的岳庄居委徐窑村,村名延续至今。
郭山的澄窑主要制作活字印模等印书用具,山水盆景等家具摆件,砚台、笔洗、笔筒等文人文玩,米缸、面缸、茶叶罐等御用器皿。出窑后,窑头{jp}用10余种中药炮制后,用金箔包装好全部通过运河运进皇宫御用收藏。而这座澄窑也被历代皇帝指定为贡窑,窑中精品全部进入官宦人家,窑尾次品则全部砸掉,禁止流入民间。
现状:
传承不易 孤独守望
郭太星说,自古以来,“澄浆玉泥”制品广受世人尤其是文人墨客的喜爱,“这是因为它用{ctr}原料、纯手工制作,产品透气性强、光泽度好、健康、环保,具有很高的可观赏性和收藏价值。‘坚如铁,润如玉’是对‘澄浆玉泥’最形象、最真实的描绘”。
令人遗憾的是,到了近现代,由于京杭运河断航等历史因素、“澄浆玉泥”工艺过于繁杂的限制以及现代工业的冲击等,这门技艺渐渐走向衰微。在东昌府区,现在掌握此技艺的人越来越少。
郭太星自称郭庄村郭氏第13代传人,“对老辈子留下来的东西充满感情”,前些年他曾先后跟爷爷、伯父等长辈系统学习“澄浆玉泥”工艺。
一心想让“澄浆玉泥”技艺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的郭太星,在文化部门的支持下,自2006年年底开始对此技艺进行专门挖掘整理和保护开发,并在国家工商总局抢注了“东昌轩”品牌。
2008年,“澄浆玉泥”技艺成功入选聊城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消息如给郭太星注射了一剂强心针,让他在保护、传承老辈人传统技艺上的动力更足了。
现在,郭太星在郭庄村建了一座澄窑,严格遵循传统工艺烧制茶叶罐、蛐蛐罐、鱼盆、山水盆景、砚台、笔洗、笔筒、镇纸等。他的产品除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国内大都市热卖外,还漂洋过海远销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国家。
不过,郭太星总觉得这毕竟是“小打小闹”,并没有真正形成大产业。再者,如今掌握“澄浆玉泥”技艺的人少之又少,“我就像一个孤独的守望者,有些力不从心”。
想法:
免费授徒 发扬光大
多个事实证明,目前,“澄浆玉泥”技艺及其产品有极高的受欢迎度和很广阔的市场前景。2008年山东省文博会,郭太星的茶叶罐等系列作品受邀参展,广受文化界人士好评;2009年国家园博会公开征集园艺作品,他的璧山凌云图、青山平远图、泰岱翠屏图3件作品入选参展;在2009年聊城市委外宣办举办的全市对外交流礼品和外宣纪念品评选中,郭太星的“澄浆玉泥”作品斩获二等奖。
“澄浆玉泥”技艺是黄河文化和鲁西民间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很高的保护开发价值。如何让这门技艺发扬光大,郭太星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想法。期盼政府部门积极申报省级“非遗”,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扶持,尽快对该技艺进行保护、开发。希望社会人士参与传承、发掘、整理和创新,以期实现“澄浆玉泥”技艺的产业化。
郭太星表示,自己愿意打破祖辈“家族传承”、“密不外传”的陈规,敞开胸怀,免费接收爱好者学习“澄浆玉泥”技艺。
“将来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这门传统技艺,有越来越多的‘澄浆玉泥’产品销往国内外,这是我{zd0}的心愿。”郭太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