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里:转基因是解决粮食问题{wy}的技术吗?_工人阶级作家赵剑斌_新浪博客
神化转基因的危害--转基因是解决粮食问题{wy}的技术吗?
作者:    文章发于:    点击数:

转基因是解决粮食短缺现状“{wy}可取”的技术吗?  

   

摘要 单个基因的转移只对改变质量性状有作用,对农作物产量、品质等数量性状几乎没有影响。换句话说,转基因并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作物品质,所谓转基因水稻“口感好”、“产量高”或转基因大豆“出油率高”与所转基因毫无关系,当前99%的转基因作物是针对作物抗性(抗虫、抗除草剂)的,用转基因手段改变作物抗性,只是部分替代农药实现保产稳产的暂时性措施之一,绝无增产功效。所谓转基因是解决粮食短缺现状“{wy}可取”的技术的论调是对转基因的公开神化,这种神化只能淡化或掩盖转基因的潜在风险,误导作物育种发展战略和学术发展方向,误导政府决策,损害政府形象。  

   

最近,有关方面人员做客人民网,逐条驳斥媒体对转基因作物的质疑。他们认为,转基因食品不存在风险,可放心食用,并批评媒体的“负面”舆论妨碍了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  

    在谈到我国未来10年的粮食增产计划时,有人认为:常规育种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是单靠常规育种不行,一定要和新技术结合;转基因技术是解决粮食短缺现状一个“{wy}可取”的技术,就中国制定的2020年新增粮食1000亿斤的具体目标来看,转基因技术商业化也是必由之路。  

在笔者看来,上述关于“转基因是解决粮食短缺现状一个‘{wy}可取’的技术”的论调,与“常规育种还有很大潜力”自相矛盾,不符合科学事实,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说法,是对舆论的公开欺骗。  

一、     转基因并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从种性上讲,农作物产量取决于农作物品种内部的基因组成(基因型)。凡是从事作物育种的农业科学工作者,无一不清楚作物产量性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数量性状。所谓数量性状,是指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决定农作物产量性状的“多基因”之 “多”,可以说成千上万,甚至可以说多到涉及农作物的每一个基因。我们知道,生命系统或基因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农作物产量的提高有赖于涉及农作物产量的所有基因之间的整体协调性的提高,因此,任何指望通过增加或改变个别基因就能增加农作物产量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其实,无论从事常规育种还是从事转基因育种的人都清楚这一点。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农作物品种是通过转基因提高产量的。国内是这样,国外也是这样。目前的转基因都是单个基因的转移,单个基因的改变只能影响质量性状。所谓质量性状就是单基因或少数几个基因控制的性状。比如说作物的抗虫性、某些花的颜色等。目前99%的农作物转基因基本上都是转抗虫基因或抗除草剂基因,而且多数抗虫转基因转的是Bt基因。转Bt这个基因,通俗地说,就是给当前高产优质的农作物品种装上一个“制毒”基因。这个基因在作物体内表达后,直接产生一种毒蛋白,虫子吃了就死。因此,转Bt这个基因可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暂时替代杀虫农药,xx而已。如果对水稻生长发育造成危害的不是虫害,而是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穗颈病等病害,或者过几年后所抗害虫对Bt毒蛋白产生了抗性,那么,这个Bt“制毒”基因也就毫无意义了。因此,转Bt基因对农药的替代作用也是暂时的、很有限的。而某些人所谓的转基因水稻“口感好”、“产量高”也{jd1}不是转Bt基因的功劳,所谓美国转基因大豆比中国本土大豆品种出油率高,也与那个抗除草剂基因毫无关系。  

有谁听说过给水稻喷洒农药有“改善口感”、“增加产量”的效果吗?有谁听说过给大豆除草能增加大豆出油率的吗?没有人听说过,过去没人听说过,将来也不会有人听说。因为农药的作用是防治病虫害,除草的作用是减少杂草与作物争夺阳光和养分,两种措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和在一定范围内保证农作物品种种性得到正常发挥,是保产稳产的措施之一,而绝没有保产稳产之外的其他功效。因此,说“转基因是解决粮食短缺现状(或增产粮食)‘{wy}可取’的技术”是对社会大众的实实在在的欺骗。  

那么将来会不会通过转基因技术直接改变农作物种性状,提高农作物产量呢?我个人认为,通过转基因直接增产的可能性极小。因为农作物产量性状涉及的基因数目太多,而且,对这些基因之间如何相互作用的认识至今没有丝毫进展,迄今为止的一切(基因重组)育种方法都不过是一种“黑箱方法”,即人们并不知道或不xx知道哪些基因参与了重组以及这些基因是如何重组的,而人们最xx的重组效果最终也都要根据田间试验结果进行评价。  

也许有人会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许多农作物的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或即将完成,可是很多人并不清楚,在进行农作物产量育种时,知道基因组DNA顺序组成与不知道是一样的。即使将来把农作物基因组的所有基因和蛋白质功能都弄清楚了,还是不大可能弄清楚这些基因或蛋白质之间极其复杂的互作关系,以及这种互作与农作物产量的关系,即使将来的转基因技术发展到象粘纸片一样简单,转基因对改良农作物产量性状也几乎是无能为力的。就说现在的单个基因的转移吧,虽然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将基因转给受体生物后,被转基因能不能在受体生物中表达,以及表达后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也是毫无把握的。可以说,当前的转基因能不能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气”。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在近百年之内转基因几乎没有可能解决粮食增产问题。  

 

 

二、我国的粮食安全取决于土地红线和农产品价格,而不在于种子  

必须承认,我无法得到我国粮食产量的准确数据。但一些众所周知的公开信息还是可以用来说明问题的。近年来,网上一直存在18亿亩红线之争,这说明我国的农业用地存量可以达到18亿亩。18亿亩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国人口峰值即使达到18亿,人平耕地也有1亩,按现在的粮食亩产量计算,并不存在粮食短缺问题,因此也就根本不存在需要通过转基因这个“{wy}可取”的技术来让粮食增产的问题。  

从农业科学或农业生产实际来讲,种子改良已经达到令人相当满意的水平。如果说,近年来我国粮食单产和总产量徘徊不前,甚至有所下降的话,这决不是种子的问题,而是土地抛荒、双季改单季、地力退化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粮食定价太低或农民种植成本太高而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的。因此,解决粮食“短缺”(或增产)问题,决不可能靠“转基因”,而只需要保住18亿亩土地红线,或通过调整粮食价格,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解放农业生产力就可以了。  

曾经有不少人认为,1978年以后,由于实行了包产到户,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了。实际的情况是过去多年累积的农业科技成果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果的集中释放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农业科技贡献就是优良农作物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由于农作物品种种性的极大改善,广大农民从此几乎不需要花费太多劳动——到后来有的甚至只要在田里撒上一把谷子,就能获得高产。但是,多年以后,农资价格连年上涨,住房、学费、医药费番了千倍万倍,而粮食价格仅上涨了10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因此受到极大伤害,很多农田出现大面积抛荒,过去种双季稻的很多也都改种单季稻了,由于多年不施农家肥,土地出现板结、退化,最终导致粮食单产和总产量徘徊不前或下降。这个问题实际上与“三农问题”是紧密相连的。为此,只有改变现行农产品价格,还利于农民,保护好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才能真正确保农业增产增收,最终确保我国粮食安全。而一旦走上所谓的“转基因技术商业化”的“必由之路”,最终也只能是让少数人(国内国外的利益共同体)从农民那里更多地分夺一部分财富,增加农业种植成本(转基因种子价格大大高于普通良种种子价格),使本来已经严重的“三农问题”雪上加霜,而不可能真正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三、     神化“转基因”作用的危害  

 

 

“转基因技术是解决粮食短缺现状一个‘{wy}可取’的技术”,这个论调不仅是对舆论的公开欺骗,同时也是对转基因的公开神化。神化转基因的作用不仅无助于粮食“短缺”问题的解决,而且还会产生诸多不良后果。  

一是误导作物育种战略和学术发展方向。无论从当前的育种实际,还是从基因作用的复杂性来讲,转基因都只能作为育种的辅助手段加以尝试。可是,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转基因一直顶着“高科技”、“分子水平”的光环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盲目追捧,以至于在学术界一度形成了转基因可以包打天下的错误认识。甚至于在某些人看来,只有转基因才能代表育种的方向,只有转基因才代表{zg}学术水平。弄得从事常规育种的农业科学工作者自感低人一等,弄得科技管理部门不见“分子水平”不予立项,弄得一些高校的生物技术专业连普通遗传学课程也成了选修课,弄得一些研究形态学和数量遗传学的硕士生、博士生绞尽脑汁也要在自己的论文中加上一点PCR或RAPD的内容以显示其“水平”,给人一种“驴肉不粘狗腿”的感觉,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  

其实,从学术水平上讲,转基因仅仅是一个技术而已,一个别人发明的技术,自己拿来用一用,并不能说明自己有什么水平。据我所知,在转基因领域,不少人是半路出家,根本没有遗传学和育种学的基本理论功底,仅仅是学了一点“技术”就自鸣得意,其实是一种非常无知的表现。  

二是掩盖转基因的潜在风险。由于转基因被说成“{wy}可取”的技术,这就似乎表明了转基因才是未来育种最“科学”的方法,似乎只有支持转基因才是崇尚科学,否则就是“反科学”。事实上,在最近的有关转基因的争论中,已经有人把质疑转基因说成是“反科学”。因此,这种对转基因的公开神化,极大地妨碍了人们对转基因技术的理性认识,掩盖了转基因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三是误导政府决策,损害政府形象。最近有人给质疑转基因的人扣上一顶承受不起的大帽子,说反对转基因就是为了“妖魔化政府”。其实,真正“妖魔化政府”的不是质疑、反对转基因的人,而是那些压制别人意见,无视转基因的潜在风险而要“霸王硬上弓”的人。把转基因说成解决粮食短缺“{wy}可取”的技术,实际上就是要在社会大众还不能接受的情况下,要求政府强行推进转基因,这样做的结果实际上是要将政府与社会大众对立起来,陷政府于不义,损害政府形象。  

总之,神化转基因,把转基因说成解决粮食短缺“{wy}可取”的技术是极不恰当的,也是不利于转基因争论最终达成理性一致的。可是,对某些人而言,他们不顾一切地神化转基因究竟有什么好处呢?在我看来,除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弥社会大众的不满情绪,淡化乃至掩盖转基因的潜在风险外,最终的好处恐怕就是有可能让某些人得偿所愿地走上“转基因技术商业化”这个“必由之路”了。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易里:转基因是解决粮食问题{wy}的技术吗?_工人阶级作家赵剑斌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