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我是东北人- 妙手侠客的博客- yixuexinguan - 和讯博客
勿忘我是东北人 [转贴 2009-11-11 23:32:23]   
 

东北,古称,是中国东北方向国土的统称,以山海关和乌兰察布盟为分界,包括和内蒙古东部(即“东五盟”,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土地面积为14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2004年GDP总量1.6万亿元,占全国的11.76%,人口1.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9.18%,是我国东北边疆地区自然地理单元完整、自然资源丰富、多民族深度融合、开发历史近似、经济联系密切、经济实力雄厚的大经济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1689年之前清东北领土中国东北一词源于近代。辛亥革命后,特别是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后,中华民国开始用东北来取代清朝发祥地的原有名称。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在中国一般用东北或者东三省、东北三省来称呼满洲地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这三个省份。后来东三省的西部划入内蒙古自治区,因此内蒙古东部(东五盟)也属于东北地区。

  东北和辽东、关东、关外、满洲具有前后相继的承接关系,只不过具体所指的地域范围有很大差别。春秋时期燕国在东北建有辽东郡、辽西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燕国故土建立辽东郡,大体范围即今天辽宁省和吉林东南部,秦代长城东起点即为辽东。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将徐达修建山海关,从此东北方向领土即以关东、关外来指代。天聪九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皇太极发布改族名为满洲的命令,满洲既是族称,也是地理概念,从此东北方向领土即以满洲称谓。站在历史学角度来看,东北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东北指代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之前大清朝在东北方向上的全部领土。大致上西迄贝加尔湖、叶尼赛河、勒拿河一线,南至山海关,东临太平洋,北抵北冰洋沿岸,囊括整个亚洲东北部海岸线,包括楚克奇半岛、堪察加半岛、库页岛、千岛群岛。辽东是东北南部的地理概念,一度用来指代广阔的东北地区。历史上的辽东一度包括汉四郡(朝鲜半岛汉江流域以北大部地区)。狭义的东北指代东北三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或说东北四省区(包括内蒙古东部)。

  东北人的定义是指世居和定居在这片黑土地之上的一切人民,是出生和成长在东北大地上的中国人,是对东北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xx深厚的地域情结的关东儿女。

  东北人的来源:河北人,山东人等

  闯关东

  闯关东,中国近代史上农民向移民的运动。关东指山海关以东地区,也叫关外地区,原来满族人的“龙兴之地”,清朝初年曾有短暂的开放,康熙七年(1668年)推行封禁政策,以致造成东北地区大量的无人区。1860年,面对沙皇俄国对东北地区领土的蚕食,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上疏朝廷,呼吁开禁放垦,鼓励移民,获得采纳。于是直隶(今河北)、山东等地区无地或者少地农民纷纷进入东北地区开垦荒地。这个过程持续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数百万关内农民移民到东北地区。

  【闯关东文化】 十九世纪中叶,虚掩的山海关大门敞开,流民潮涌,汹涌澎湃。人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人的流动实际上就是文化的流动。“闯关东”浪潮叠起,意味着中原文化向关东地区大规模挺进,文化交流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如果说“闭关”时代的文化交流表现为中原文化对满洲固有文化的“侵蚀”,受到“封禁”的人为干扰,那么,在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中原文化迅速在关东地区扩散,“喧宾夺主”了。

  “对绝大多数的山东移民来说,东三省无非是山东省的扩大”。

  山东村、河北村等在关东的“复制”,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数占{jd1}优势,他们有充分理由保持,所谓“聚族而居,其语言风俗一如旧贯”即是。他们可以不必改变自己,削足适履,去适应当地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使用当地的语言文字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同样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赵中孚在论及“闯关东”的意义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会意义上,东三省基本上是华北农业社会的扩大,二者之间容有地理距离,但却没有明显的文化差别。华北与东三省之间,无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观念、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大同小异。最主要的是东三省移垦社会成员,没有自别于文化母体的意念。”

  面对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的扑面而来,关东文化不可能没有丝毫戒心,也不可能没有“土客”矛盾产生,如《黑龙江述略》载:“而雇值开垦,则直隶、山东两省为多。每值冰合之后,奉吉两省,通衢行人如织,土著颇深恶之,随事辄相欺凌。”辽宁安广县(今吉林大安市新平安镇)也是一个例子,《安广县乡土志》记载:“县属未经设治以前,蒙古未谙耕种。徒资牧养,一片荒芜。嗣经汉民来境垦种,公旗得获租利。然因族类各异,言语不通,情意未能浃洽,蒙古多欺凌之,……迨光绪三十年(1904年),奏准委员勘荒,招户领地。客民闻风而至,……蒙古亦渐事稼穑。”

  值得注意的是,与中国其他地理大区的情况不同,东北三省的居民对“”这一概念的认同感大于对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认同感,即首先认同“东北人”的身份,其次才是对省籍的认同。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与该地区的独特历史、风俗习惯及语言的统一,关内关外形成鲜明对比! 发源于东北的乡土娱乐有二人转、秧歌、吉剧、踩高跷。其中踩高跷在古代文献有关渤海国的记述中就有描绘。 东北地区的文化教育设施、教育普及率和升学率在中国属于上等水平。其中以机械、冶金和军工产业的研究水平最为发达。 东北区位于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东、北、西三面与朝鲜、俄罗斯和蒙古国为邻;隔日本海和黄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南濒渤海与华北区联接,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东北区总面积为127.1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2.9%;2007年全区总人口为1.203058亿(含内蒙东部),占全国总人口的近10%;近代我国行政区划变动最频繁的是东北地区,但是,作为大地区概念的“东北”则相当稳固,由来已久。

  水绕山环、沃野千里是东北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土质以黑土为主,是形成大经济区的自然基础。南面是黄、渤二海,东和北面有鸭绿江、图们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环绕,仅西面为陆界。内侧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的高山、中山、低山和丘陵,中心部分是辽阔的松辽大平原和渤海凹陷。东北区平原面积高于全国平原面积的比重,松辽平原、三江平原、呼伦贝尔高平原以及山间平地面积合计,和山地面积几乎相等;东北拥有宜垦荒地约1亿亩,潜力之大国内少有。广大的山区,蕴育着丰富的森林,总蓄积量约占全国的1/3,目前仍是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1995年木材产量占全国38.4%。 受纬度、海陆位置、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区属大陆性季风型气候。自南而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热量显著不同,大于等于10℃的积温,南部可达3600℃,北部则仅有1000℃。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在辽南各地可正常生长;中部可以生长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谷子、水稻、甜菜、向日葵、亚麻等春播作物;北部则以春小麦、马铃薯、大豆为主。自东而西,降水量自 1000毫米降至300毫米以下,气候上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农业上从农林区、农耕区、半农半牧区过渡到纯牧区。水热条件的纵横交叉,形成东北区农业体系和农业地域分异的基本格局,是综合性大农业基地的自然基础。 东北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比较齐全。主要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钼、铅、锌、金以及稀有元素等,非金属矿产有煤、石油、油页岩、石墨、菱镁矿、白云石、滑石、石棉等。这些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分布在鞍山、本溪一带的铁矿,储量约占全国的1/4,目前仍是全国{zd0}的探明矿区之一。松辽平原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探明储量占全国50%左右。大庆油田是目前中国的{zd0}油田,辽河油田为中国第四大油田,此外还有吉林油田,是东北区能源工业、化学工业、轻纺工业的重要基础。东北区煤炭资源的保有储量约723亿吨,煤种虽比较齐全,但总量不足,而且分布不均匀,60%在内蒙古东部,27%在黑龙江,13%在辽吉两省,产销地结合不理想。东北油页岩储量占全国{dy}位,3省都有分布,具有开发潜力。南部沿海的海盐,东部山地的石灰石也极其丰富,发展化学工业和水泥工业条件有利。东北区的资源对建立冶金、燃料动力、化学、建材等基础工业有比较充分的保证。 东北区水资源比较丰富,地表径流总量约为1500亿立方米,但分布不理想,东部多于西部,北部多于南部,需进行区域性调水,才能根本保证本区发展的需要。本区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有1200万千瓦,充分利用后不仅可以节约煤炭和石油资源,而且对东北电网的调峰、调频将起重大作用。 东北区南部濒临黄海与渤海,沿海渔场面积为5.6万平方海里。另外,还有水库、湖泊淡水面积1358万亩,为发展海运和水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总之,东北区除矿产与工业外,其土地、热量、水分、海洋、植物资源等条件,对建成为全国性的大型农业(粮豆、甜菜等)基地、林业基地、牧业基地以及渔业基地、特产基地提供了可能。

  【东北全境人口】2007年,1.203058亿(含内蒙东部),1.324417亿(含内蒙全区)

  辽 宁:4298万

  吉 林:2729.82万

  黑龙江:3824万

  内蒙古东部:1178.76万

  内蒙古全区:2392.35万

  赤 峰 市:439.3万

  通 辽 市:309.46万

  兴 安 盟:160万

  呼伦贝尔市:270万

  【东北全境土地面积】:199.14万平方公里(含内蒙全区),145万平方公里(含内蒙东部5盟市)

  【东北全境耕地面积】:4.96023亿亩(含内蒙全区),4.461168亿亩(含内蒙东部)锡林郭勒盟耕地面积没有统计。

  辽 宁:陆地总面积14.8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9.29万公顷(约合6139.35万亩)。

  吉 林:土地总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全省耕地面积553.78万公顷(约合8306.7万亩)。

  黑龙江: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全省耕地面积ll98.95万公顷(约合1.798425亿亩)。

  内蒙古: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5.51万公顷(约合1.103265亿亩),草原面积8666.7万公顷,居全国之首。其中内蒙古东部土地面积46.3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42.03万亩。

  锡林郭勒盟: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17.2%。人口总数100.6万

  赤 峰 市:9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9.622万公顷(约合1494.33万亩)

  通 辽 市:595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78万公顷(约合1556.7万亩)

  兴 安 盟:6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0万亩

  呼伦贝尔市:25.3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91万亩
     呵呵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东北似乎都是转折点的,现在电视电影也开始对东北进行挖掘了,如《地上地下》尽管拍的让我看着直笑,一看导演就是个“医盲”人都心脏3分种了,让女主角几拳头给垂跳了,当时看的时候都笑死我了,还有就是男主角被子弹压住了大动脉,使心脏供血不足,产生的心脏停止......(连通心脏的血管俗称冠状动脉).无话说了,但那种不让好人死了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东北人吗,就是坚强.一般的手法都无法表现出来,只有弄出些奇迹,才能表现出来啊,卫士理再现,在东北人的身上是不过份的!

 

郑重声明:资讯 【勿忘我是东北人- 妙手侠客的博客- yixuexinguan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