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年左右的蓬勃发展,韩国电影具有了影响世界的能力。然而随着配额制缩减、产业泡沫化等问题出现,韩国电影面临一个日益尴尬的局面,甚至出现了整体下滑趋势。2009年奉俊昊、朴赞郁等都将推出重量级作品,以此带动整个韩片的反弹也是不无可能。
文/木卫二()
导言:
新世纪以来,经过十年左右的蓬勃发展,韩国具有了影响世界的能力。这十年中,从光头运动开始,围绕电影配额制等问题,韩国电影可以说是生于忧患。不过随着配额制缩减、产业泡沫化还有海外销售的停滞等问题出现,韩国电影面临一个日益尴尬的局面,甚至出现了整体下滑趋势,这一态势到2008年9月还是没有得到缓解。现在人们把希望寄托在电影发展基金的投入还有电影制作环境能够进一步优化,可以说到了举步维艰的境况。
“光头运动”。
蓄势待发
“光头运动”的爆发为了维护韩国电影配额制(简单说就是强制规定电影院每年每个厅都必须上映146天的本土电影),当初韩国要加入WTO,必须开放开放外国电影配额。但1997年跟1998年时,韩国电影占据的市场比例仅有25%,远逊于外来电影的75%,尤其是好莱坞电影(当时香港电影已经无力回天)。一旦没有配额制保护,电影院肯定拉下本土电影转放更多的好莱坞电影,其后果不堪设想。
1998年危机到来,电影人团结一致,携手并进,把光头运动和有组织的示威抗议持续到了1999年,迎来了斗争高潮。光头运动的直接结果不仅让政府作出了让步,还有把《生死谍变》送上了历史舞台。作为一部韩国出品的商业大片,它造成了电影院满座以及观众多次买票进场支持的盛况。总之{zh1}结果就是它创造了一个票房记录,也把本土市场xx打开。1999年到2000年的两年,韩国电影的占有比例提高了10%,能到到35%到40%。
《生死谍变》票房惊人。
需要指出的是,政治民主化、审查制度的放宽、经济社会的发展、融资政策的便利加上艺术电影势力的抬头,韩国电影在90年代末期已经有了自由环境,打好了腾飞的基础,姜帝圭、洪尚秀、、许秦豪等导演已经崭露头角。做个直观比较,它当时的底子就相当于xx崩盘前的台湾电影(当然现在的台湾电影一般只有1%的占据比例),处于弱势,但凭借配额制保护倒也不是不堪一击。
《我的野蛮女友》掀起“野蛮”潮。
韩流来袭
2001年开始,随着《朋友》和《我的野蛮女友》的出现,韩国制作迅速类型化,青春片、爱情片、喜剧片、帮派片等领域出现了许多代表作品。其他像性喜剧,温情片《外婆的家》均取得400万观影人次以上的好票房,这本身已经预示韩国电影市场势头相当良好,最为重要的是本土民众对韩国电影有了满满心。韩片也抓住这一井喷机遇,掀起了亚洲风潮。
《醉画仙》让林权泽成为{zj0}导演。
2003年《实尾岛》和《xx回忆》同样取得票房佳绩,一直到2003年,韩国电影和外来影片始终能够分庭抗拒,各守半壁江山。另外林权泽在2002年的上凭借《醉画仙》获得{zj0}导演,同一年在xxx电影节凭《绿洲》获得{zj0}导演。
《xx回忆》曾成为三个月之久的韩国票房{gj}。
韩国电影在商业和艺术领域取得了双丰收,其中《xx回忆》也在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获得银贝壳奖,堪称阶段代表。韩国的进步从林权泽的角色转变也可以得出结论,在90年代他的多部作品还是票房保证,进入新世纪老人就不再需要完成这样的任务。换话说,韩国观众已经主动选择了更加商业化、更具买点的影片。
2004年到2006年,韩国电影每年都有一部过1100万观影人次的大片级影片,它们分别是《太极旗飘扬》、《王的男人》和《怪物》。应该说这三者的影响力强大,比如《太极旗飘扬》一部电影的票房抵得上三部的《特洛伊》,拉动作用明显。此外《欢迎来到东莫村》、《马拉松》、《老千》、《美女伤心》等影片也是类型片领域的模范标兵,以《外出》为代表的影片在输出到近邻日本时取得了惊人成绩,朴赞郁、金基德等人在国际电影节上也是获奖连连。
《太极旗飘扬》由姜帝圭联手、。
总之,有着这些电影的保驾护航,韩国电影在这三年间始终维持着60%的占有率,电影市场的观众人数也从1997年的4752万攀升到了2006年的1.64亿,受益{zd0}的自然是本土电影。这在好莱坞电影垄断多数国家地区市场的今天,韩国确实是民族电影的一个奇迹。
崔岷植街头抗议缩减配额。
薄暮之光
然而2006年开始,韩国的法宝逐渐失灵——其实是韩国政府决定主动缩减配额制,7月1日起本土影片配额减至一半即73天。电影人依然抗议,但民众的爱国情绪不比当年。不过恰恰是2006年后半年里,几部韩片的票房高得吓人。至少这一年在数字上,韩片没有出现明显回落。
到了2007年,电影产业泡沫化问题开始出现,两年来《台风》、《中天》、《韩半岛》、《黄真伊》等大片在票房上相继出现失利,达不到赢利点不说,有的连一半投资都捞不回。中等水准的影片制作不再有票房等方面的保障,中低成本的影片活力不够陷入瓶颈,创意不足踩进泥沼,高投入、低收益的局面困扰着投资人和电影公司。
2007年韩片的占有率回落了十个百分点,回到了2001年的水平。这一年没有破1100万的大片,甚至鲜有值得褒奖的影片。以两部最卖座的影片为例,的票房高收在全世界人民看来都是个笑话,如不是光州事件的题材致胜,也很难取得盈亏平衡。
如果没有国际市场也难盈利。
这一问题还发生在今年《三个家伙》身上,如果失去国际市场的拓展,影片单靠国内票房同样无法盈利。同时韩国电影市场收入也出现减少,这是十年来的{dy}次负增长,本土影片观众群的流失率接近30%。对外输出上日本市场几近沦丧,外埠需求不足,被引进后上映也缺乏竞争力。
2008年即将过去四分之三,这一年的韩国电影依然无法出现千万级别观影人次的大片,春节档、暑期档、中秋档的票房数字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缩水,对比形势{zh0}的2006年,更是跌幅惨痛。{wy}值得庆幸的几部高票房影片终于不再跟着摆烂,不被看好的情况下,等片在非热门档期里创作了票房佳绩。关键还在于影片质量过硬,值得赖,只是这样的影片在现在的韩国电影里实在太少。很难说这一年的韩国电影还会不会继续走下坡路,占有比例上可能会维持50%的震荡,票房数字上可能也不至于出现骇人的下跌,但韩片如何摆脱目前的颓势,实在是个棘手的难题。
结语:对韩国电影来说,救市的呼声其实是最需要一部重量级制作的拉动,比如旗帜人物姜帝圭再次出山。不过现在没有风声,一切安静得有点可怕。然而点燃希望之光的可能性始终存在,2009年奉俊昊、朴赞郁、等人都将推出重量级作品,以此带动整个韩片的反弹也是不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