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等中原城市群9城市联袂谋求中部龙头(图)_蓝色星空_百度空间

中原城市群上演9市“连城诀”,专家认为,九市功能定位的核心就是要实现群内各市优势互补,提升中原城市群整体竞争力,使中原城市群在中部城市群中做“龙头”。

专家认为,中原城市群位于北京、武汉两个特大型城市引力真空地带,以郑州为中心,500公里以内没有特大型城市,区位优势明显,有利于城市群发育。

中原城市群中,郑州开封率先融城。

核心提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4》,中原城市群在中国15个城市群竞争力排名中位居第七位,超过武汉、长株潭、合肥城市群,成为中部城市群的“龙头”。昨日上午,河南省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完成并正式实施。初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东连开封、西接洛阳、北通新乡、南达许昌等9个城市的十字形核心区,奠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通过九城市功能定位,实现九城市范围内大小城市从空间和内在经济联系上的紧紧相连,提高中原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专家认为,九市功能定位的核心就是要实现群内各市优势互补,提升中原城市群整体竞争力,使中原城市群在中部城市群中做“龙头”。

中原城市群九市功能定位

郑州:河南省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化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

洛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科研开发中心和职业培训基地,中西部区域物流枢纽。

平顶山:中国中部化工城,中原城市群化工、能源、原材料、电力装备业制造基地。

许昌: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轻纺、食品、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生态观光区。

漯河:中国食品城,中原城市群轻工业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南部区域物流中心。

开封: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纺织、食品、化工和医药工业基地,郑州都市圈重要功能区。

焦作:国际山水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能源、重化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

新乡: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汽车零部件、轻纺和医药工业基地,职业培训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北部区域物流中心。

济源:中国北方生态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

九市构成紧密联系圈实力位居中部之首

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地区性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4》,中原城市群在中国15个城市群竞争力排名中位居第七位,超过武汉、长株潭、合肥城市群,成为中部城市群的“龙头”。

而中原城市群也是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及中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之一,并将成为参与国内外竞争、促进中部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开发空间模式为3大圈层

中原城市群区域开发空间模式为3大圈层———以郑州为中心的都市圈(开封作为郑州都市圈的一个重要功能区)、紧密联系圈(其他7个节点城市)和辐射圈(接受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的周边城市)。明确提出中原城市群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工业发展重点向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新郑漯京广、新焦济南太行、洛平漯等四大产业发展带集聚,通过“产业簇群化”发展,努力形成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在此基础上,中原城市群的建设发展将综合考虑集合城市、圈层结构和产业发展带的交互作用,积极谋求城市群的整体协调发展。

在中部城市群做“龙头”

在《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中原城市群九市功能定位更加明确,专家认为,中原城市群各市虽都有自己的优势,但并未实现真正的优势互补,而在未来的发展中九城市要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突出中原城市群组团优势,而九市功能定位的核心就是要实现群内各市优势互补,提升中原城市群整体竞争力,使中原城市群在中部城市群中做“龙头”。

城际之间通列车

大力发展航空运输,加快扩建郑州国际空港,加快干支线机场建设,力争2010年民航旅客吞吐能力达到8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突破600万人次,2020年突破1200万人次。巩固提升铁路枢纽地位,提升郑州铁路枢纽地位,形成“40分钟”铁路通勤圈,争取开通郑州-洛阳,郑州-许昌-漯河等城际列车,扩大现有京广、陇海线货物运输能力。

“十一五”末,区域内公路网密度超过60公里/百平方公里,一二级公路比重超过40%,干线公路基本达到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标准。

强化郑州中心城市地位

强化郑州中心城市地位,围绕建设“现代商都”,集中力量建设中心城区,推进郑东新区建设,力争2010年新区建成区规模达到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60万人;改造提升老城区,2010年前,全部完成老城区现有城中村改造任务;进一步发挥开发区聚集功能,力争到2010年,出口加工区面积达到2平方公里,出口创汇超过20亿美元,成为出口创汇核心区

。提高中心城区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建设方便快捷的城市交通网络,步行10分钟可抵达公交站点,提高排水系统荷载能力,到2010年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127万吨,日处理污水能力80万吨;提高城市供气供热系统,到2010年,中心城区集中供热率达到50%,居民燃气使用率达到95%;重塑郑州绿城风貌,到2010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0%,2020年超过45%。力争2010年,市区人口规模超过400万人,全市生产总值占中原城市群的比重达1/3,真正成为带动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龙头。 卫星城跨进中等城市行列

“十一五”期间,在加快巩义、偃师两市发展的同时,考虑现有人口规模和产业发展基础,重点培育郑州、洛阳的卫星城市,以及其他小城市,力争新郑、新密、新安、伊川、辉县、长葛、禹州、舞钢8市(区)市区人口超过20万,进入中等城市行列。2020年,力争登封、卫辉、汝州、长垣、孟津、沁阳、尉氏、孟州、宝丰等9个市(县)成为中等城市。

8县(市)适时建区

8个县在纲要中被规划适时撤县(市)建区,包括中牟县、荥阳市、修武县、博爱县、许昌县、新乡县、叶县和宝丰县。

22个小城市紧跟中心城市

有22个人口20万以下的小城市也被列入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加快宜阳、洛宁、栾川、嵩县、汝阳、开封、兰考、杞县、通许、叶县、郏县、鲁山、温县、武陟、获嘉、原阳、封丘、延津、鄢陵、襄城、临颍、舞阳的发展,跟上群内9个中心城市和其他中等城市的发展步伐。

符合条件的乡镇撤镇建区

纲要还指出,中小城市在发展中要结合城市空间发展布局,引导小城镇发展,合理规划中心镇的功能定位,适时推动符合条件的乡镇撤镇建区和撤乡并镇。重点以交通通道为依托,积极支持巩义回郭镇、偃师岳滩镇、首阳山镇等一批产业基础扎实、人口集聚度高的重点镇发展,培育产业集群,丰富城市体系

节点城市选中巩义、偃师、新郑、长葛

在发展9个中心城市、建设中小城市的同时,如何实现这些城市之间的无距离联系,使各城市真正连接到一起,实现中原城市群的组团优势?建设各市之间的节点城市被单独列出。

纲要提出,在郑州和洛阳、郑州与许昌之间县级城市中选择人口规模较大、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巩义、偃师、新郑、长葛等市(县)作为重要节点城市加快发展。

中心城市郑州与副中心城市洛阳之间,巩义与偃师被作为节点城市建设。巩义中心城区近期向东呼应郑州发展,远期向西呼应洛阳发展;偃师中心城区近期主要向西、向南呼应洛阳发展,远期向东呼应巩义发展。

新郑、长葛被作为郑州与许昌、与群内南部城市之间的两个重要节点城市加快建设。新郑中心城区近期主要向北呼应郑州发展,远期向南呼应长葛发展;长葛中心城区近期主要向南呼应许昌发展,远期向北呼应新郑发展。

四大产业带整合区域资源

四条产业带将以重要的交通干线为纽带,支点城市为载体,中小城市为支撑,其目标为整合区域资源、加强分工与协作、促进产业集聚、加快产业融合,分别为: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新-郑-漯(京广)产业发展带、新-焦-济(太行山)产业发展带、洛-平-漯产业发展带。

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

以中心城市郑州、副中心城市洛阳和开封作为产业、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的高势能辐射源,并以沿线巩义、偃师为二级节点城市,以中牟、新密、荥阳、上街、吉利、孟津、新安、义马、渑池等为三级节点城市,在开封至渑池300公里、310国道两侧约30公里范围内展开,此产业带带动作用非同小可,牵动群内三大主要城市。

新—郑—漯(京广)产业发展带

此产业带将形成纵贯中原城市群南北、呼应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及武汉都市圈、连南贯北,与郑汴洛工业走廊形成十字形工业区。

新—焦—济(南太行)产业发展带

此带自东向西依次穿越新乡、焦作、济源三市并包括三市所辖的辉县、获嘉、修武、博爱、沁阳、孟州6县(市),可辐射整个豫西地区。

洛—平—漯产业带

洛—平—漯产业带穿越三市以及所辖的汝州、宝丰、叶县、舞钢等县(市),向西南辐射南阳等豫西地区,向东辐射周口等豫东地区。

初步形成“十”字形核心区

按照《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规划,“十一五”期间,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是:郑州市的核心地位显著提升,9市功能和主导产业定位基本明晰,东西发展轴线的郑汴洛工业走廊、南北方向的新郑许漯产业轴线和新焦济产业带、洛平漯等四大产业带已具雏形,初步形成“十”字形核心区,并形成区域内任意两城市间两小时内通达的经济圈。

九市连城诀郑州开封率先融城

开封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副主任徐铁滚,在开封已经生活了40余年,见证了开封市数十年的兴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看着开封一步步落后于周边城市,心里很不是滋味,便一直思考如何让开封的复兴之路,2000年时,在他的思想中开始闪现郑汴一体化的念头,并且愈发的强烈,为形成郑汴一体化的整体思路,2001年时,他专门到河南大学进修区域经济学。最近一两年,他的心情变的越来越好,按照他的说法,他的郑汴一体化梦想,正逐渐地变为现实。

郑汴联席会议制度下月确定

2002年时,徐铁滚就清醒地认识到,实现郑汴一体化必须要有一个协调机构。他认为,郑、汴二市同为省属直辖市,二者在政治地位上平等,没有直接的管辖关系,因此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时,只能各自考虑自己行政权力所许可的范围,只能调配范围内的资源,不能和周边城市形成优势互补,有时候即使考虑到这个层面,由于权辖所限同样无能为力。

他举例说,假设郑州要规划一条东西向轻轨,由于行政体制的限制,郑州在制定这一规划时无法将开封纳入战略规划,其实只要轻轨再往前延伸延伸十几公里,便可以到达开封,如果这个愿望能够实现,对加强两市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的流通讲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因为行政体制的制约,这一愿望很难付诸实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郑汴一体化的实施,在其它的方面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对此,他建议,应建立一个凌驾于两市之上的协调机制和两市之间的联席会议制度,需要由省政府 可以委托发改委 牵头组建一个更有xx性的协调机构来承担起协调任务。

徐铁滚的这个理想终于得到了实现,他高兴地说,6月5日召开的“郑汴一体化座谈会”,已为郑汴一体化基本上扫清了行政障碍。因为两市在这次会议上达成了初步共识:要尽快建立郑汴两市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年上、下半年各召开一次;根据工作需要,经两市任何一方提议,也可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别在郑州、开封两市轮流进行。

两市之间10月通公交

对于郑汴一体化在交通方面的对接,徐铁滚也早有自己的想法,他在2004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提议立即着手开通郑州和开封之间的公交车辆,连接二市的轻轨和开封通往郑州机场的高速公路也应该优先上马;二市间的公路收费站如现时取消有困难,起码公交车辆的通行应取消收费;在郑汴公路和连霍高速公路之间再修建一至两条连接两市的高等级公路。开封也应该规划轻轨,与郑州已经纳入规划的轻轨进行连接。”

徐铁滚认为,如果按照刚刚公布《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执行,两市之间的交通通畅程度比他原来设想的效果要好的多。规划中提出的关于加快郑汴快速通道建设,推进城区的措施都非常的具体,对两市加快人流、物流和金融流的发展都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就交通设施来说,规划中提到要建设开封南绕城高速,与郑州西南绕城高速连接,形成开封至郑州新郑、开封至新郑国际机场的快速通道。改造310国道郑州至开封段,尽快建成一级公路,提高通行能力。按城市道路标准,今年10月底建成郑州金水东路至开封大梁路的连接线,同步建设供排水、电、气、暖、通信等地下管网,在沿线展开加工业、现代物流业、商住、文化和生态建设布局。加快推进郑州至徐州的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适时规划建设郑东新区――中牟――开封城市轻轨,力争在“十一五”末,在郑州与开封之间就有两条高速公路、一条一级快速公路、一条城市道路以及陇海铁路,交通就便的异常的便捷。

据介绍,郑州铁路客运专线枢纽站、郑州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郑州铁路零担货运中心、郑州高速公路客运枢纽站、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郑州航空货运物流集散中心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也要充分考虑与开封的衔接。谈到这一问题时,徐铁滚说:“省里这样做的目的应该很明确,在郑州的一些交通设施,{zd0}限度地和开封进行共享。”

“无论是郑州,还是开封,通公交后,市民都会得到很大的实惠,在开封,前几年就有人梦想着郑州和开封之间通公交了,从省里的规划来看,这个梦想在今年10月份就可以得到实现。”徐铁滚说,他也已经了解到了一些关于郑汴一体化进展的一些情况,目前省交通厅、省建设厅,郑汴两市交通、城建主管部门以及交运集团、公交公司,分别就郑汴城市线的公交车辆配置、服务方式、运营模式、线路和场站设置,投融资方式及相关措施等,提出了具体方案和建议。郑汴两市政府还将分别组织市属有关部门,对方案进行进一步细化和衔接,确保今年10月底实现公交互通。

徐铁滚说,实现两市公交互通应该不是一个大问题,障碍主要表现在各方的利益分配上,其实这也很容易解决,可以组建一个各方参股的股份公司在两市之间运营公交。

电信、金融要同城

徐铁滚在完善自己的郑汴一体化思路的几年中,还走访过许多市民,一位名叫李春晓的市民曾对他说,取消异地存取款手续费,实现ATM异地取款,实行金融“同城”应该成为郑汴一体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方便快捷安全高效低耗的金融网络,可以使三市企业、居民在空间上距离大大缩短。

而徐铁滚设想的同城待遇除金融外,还包括电信,他认为电信和金融同城,首先对于个体经营户有很大的好处,会促使两市商品的迅速流通。让他感到欣喜的是,在这方面也有了突破,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消息说,郑汴两市电信同城工作将分两步进行,{dy}步由省通信管理局牵头,会同两市行业部门及电信运营商,于本月下旬研究提出降低两市间通话电信资费的具体操作方案,第二步要搞好两市固定电话区号合并的前期规划工作,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争取。在本月下旬,两市金融同城工作也将有所突破,届时围绕实现票据同城结算、异地xx、出口企业开立经常性外汇帐户,进口付汇备案视为同城业务办理等问题,都会提出一些可操作性方案。

徐铁滚说,在2004年时,他设想如果能在郑州和开封两市之间实现电话和金融同城,两市百姓将会大大受益,想不到这么快就要实现了。

让他还没有料到的是,在这次规划中,对于两市之间人流、物流、金融流起极大促进作用的郑汴“两市质检互认制”也有望实施,根据,6月5日“郑汴一体化座谈会”会议精神,两市之间经国家认证的质量技术监督机构出具质检报告的产品进行互认,同时,工商、农业等有关部门,还要围绕两市工业品、农产品市场准入制问题进行研究,争取在7月上旬召开的郑汴两市市长联席会议上形成初步意见。

两市功能实现互补

在郑汴二市的功能区分上,徐铁滚认为,两市应该进行统一规划,开封应以郑州的“后花园”加以建设,强化为郑州服务的功能,以休闲旅游、文化教育、卫生医疗、承办大型会议、会展为主,重点建设大型会馆、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创造{zj0}居住环境。从近期看比较可行的是在郑州召开的大型会议和会展可让开封承担或在郑州召开的大型会议在开封设置分会场,以此为切入点,逐步完善其功能。

他看了《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后说,这一规划比他设想的要具体和更具操作性,比如要求开封充分发挥开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突出文化、教育、旅游、休闲、娱乐功能,通过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设恢复古城风格,尽可能恢复原有水系,焕发古城活力。加快郑州市的休闲、娱乐等服务功能与开封衔接,使开封成为再现宋都繁华风貌的东方不夜城和郑州都市圈中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休闲娱乐功能区,实现与郑州市的功能互补。

“让中牟发展,开封和郑州才能实现真正对接,实现一体化。”徐铁滚称。在规划中,对于中牟的发展也进行了具体的规划,支持中牟撤县设区,建设中牟组团,增强对郑汴两市的支撑和连接作用。有关部门将尽快编制并实施郑州至开封区域控制性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居民区、产业集聚区和生态功能区。

在规划中,郑州和开封的产业布局将会被统筹考虑,突破中牟规划限制,引导郑州的制造业、物流业等产业向东布局,支持开封新上工业、物流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项目向西集中,加快中牟汽车零部件工业园区建设,吸引零部件以及相关产业进入园区,形成贴近整车生产的区域性产业集群。规划建设与开封杏花营工业园区相邻的中牟东工业园区,逐步形成郑汴紧密相连的产业带。徐铁滚建议说,未来的郑州和开封,将是中原地区的大市场,在功能和分工上,郑州和开封应该进一步细化,在物流业上进行分工合作。

徐铁滚说,郑汴一体化不是摊大饼,尽量要节省土地,并且要和旅游结合起来,两市尖的生态共建,推进生态对接方面的措施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按照规划,在郑州和开封两市之间主要干道两侧要建设绿色走廊,在郑东新区与中牟之间、中牟与开封之间,建设森林、绿地生态调节区,发展都市型农业和观光农业,实现绿化和观光的充分结合。

本报2004年就开始xx“郑汴一体化”

《郑州晚报》记者xx“郑汴一体化”问题,源于开封宋网论坛上一篇标题为“开封会被郑州兼并吗”的帖子。经过近半个月的采访,本报于2004年12月17日,用3个版的篇幅推出了《郑汴一体化悬疑》,并于当日被新浪网在头题位置转载,在全国引起了轰动和争议。

《万人激辩郑州兼并开封》是这个重磅报道的首篇。这篇文章回顾了“郑汴一体化”概念的形成过程。专家还在该文中从历史渊源割剪不断、两城间隔仅有30公里、郑汴城市正在相向发展、居住休闲开封优势明显和联则互惠互利5个方面,阐述了郑汴一体化在中原城市群中先行的理由。

在第二篇《郑州开封一体化之民间设想 》中对郑汴一体化进行了取消“过路费”、郑汴之间通公交、电话邮政实现同城、银行存取款要“同城待遇”等方面进行了设想。

在{zh1}一篇《郑州开封一体化悬疑门槛》中,许多专家和市民为实现“郑汴一体化“,还提出了实现”郑汴一体化“可能遇到的现实困难。

文章来源:郑州晚报



郑重声明:资讯 【郑州等中原城市群9城市联袂谋求中部龙头(图)_蓝色星空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