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落户重庆:环保部瞎眼了还是受贿了?_roomx的百度空间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 刘阳) 多家媒体今日发布消息,备受各界瞩目的巴斯夫获得了国家环保部的批准,顺利通过了“环保大考”,这则消息也再次牵动环保人士的神经,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就认为,项目一旦做大,则难以保证其产业链企业不会给三峡水域造成污染。

  巴斯夫重庆MDI项目被批准后,将落户在三峡水库库尾、长江北岸的重庆化工园区之中。该园区位于重庆主城区下游53公里处的长寿区晏家街道。在重庆市政府的规划中,重庆化工园区将被打造为西部{zd0}的化工基地。从项目公布之日起,巴斯夫重庆三峡库区MDI项目是否会对长江流域造成潜在污染威胁,沿岸居民还能否共饮一江水,就成为热议的焦点。

  MDI的主要成分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具有高毒性、高污染、高风险等性质,贯穿绝大多数化工产品的生产流程。巴斯夫曾向媒体公开表示,公司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美国吉斯玛、韩国丽水和中国上海都运行着{sjj}的MDI生产装置,这些装置都符合最严格的安全标准。计划的重庆项目将充分利用巴斯夫数十年所累积的经验,在技术和安全环保方面运用新技术新发现。

  对此,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为,巴斯夫在环境管理方面有比较多的经验,也有相关技术和雄厚的资金,但是企业一旦做大,就会有一批周边配套的供应链企业,特别是原材料和运输等企业建设起来,由于在原料和产品的运输上都会涉及到三峡这一敏感的区域,特别是成本较低的水路有可能会成为运输{sx},所以不能保证这些环节不会给三峡水域造成污染。

  据新华社8月11日报道,在长江三峡大坝—葛洲坝水域曾发生集装箱落水事故,约有62个集装箱落入江中,其中部分属于危化品集装箱。(至今没有打捞起来,没有技术也没资金打捞)

  马军说,不能保证重庆MDI项目万无一失、绝不会危及三峡和长江的生态,也不能保证巴斯夫的化学品不会掉进长江里。他呼吁,在加强巴斯夫供应链的管理的同时,巴斯夫应该让公众充分参与进来,使其将来的运行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形成一个“防患于未然”的公众参与机制。

  民间组织绿家园的负责人汪永晨介绍说,之前已有很专家对此提出了异议,在重庆这样一个库区修建化工厂确实应该慎之又慎,除了环保部通过这个项目,她提议还应召开一个听证会,让利益相关群体都来发表意见。

  截至目前,巴斯夫在中国拥有30个生产基地,分布在从吉林到广东的沿海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的上海、南京等地。这其中,MDI是其{zj1}代表性的产品,2007年6月,巴斯夫与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及当地政府签署了相关合作备忘。2008年08月29日,巴斯夫重庆MDI配套项目正式动工。巴斯夫和重庆市政府计划到2013年实现这一年产40万吨MDI生产装置的机械竣工,而到2014年将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

这就是跨国公司公关的力量,环保部除了收钱投降,还能干什么?

重庆市是以邻为壑,转嫁灾难给湖北,因为重庆主城区在长寿的上游,即使出问题,也是乡下的长寿和下游的湖北倒霉。

象这样的高污染项目,摆在海边比摆在长江边风险要小很多。

相关阅读:

  

  

  

----------------

大型化工项目落户三峡库区被指威胁水资源安全

巴斯夫重庆MDI项目环评通过,。

  “在长江尤其是三峡库区,也是下游六省一市水源地上建巨型化工厂,是谁给的胆子?!”一时间,网民围绕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热议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而巴斯夫重庆MDI项目,不过是威胁三峡库区环境安全的众多化工企业中的一家而已。

  重庆市按其“十一五”规划,在三峡库区的长寿、涪陵、万州建立三大化工基地,发展天然气、石油、医药、盐化工等产业。

  据报道,目前,三个化工基地之首的重庆化工园区,已正式入驻企业70家,协议引资超过600亿元,其中跨国公司16家,世界500强企业11家,上市公司19家。

  在巴斯夫重庆MDI项目引发的争议中,公众对三峡库区环境安全的关心、对该项目环评公示信息和程序缺陷的质疑,与重庆市有关部门对外界质疑的低调和回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月7日,媒体披露了巴斯夫重庆40万吨/年MDI项目环评通过环保部审查,“面临环保大考”,等待有关部门{zh1}批准的消息,引起公众高度关注。

  巴斯夫重庆MDI项目被批准后,将落户在三峡水库库尾、长江北岸的重庆化工园区之中。该园区位于重庆主城区下游53公里处的长寿区晏家街道。在重庆市政府的规划中,重庆化工园区将被打造为西部{zd0}的化工基地。

  炙手可热的MDI

  受金融危机影响,去年11月,德国巴斯夫公司在全球关闭了80家工厂。与此同时,这家全球{zd0}的化工企业却斥资80亿元,在重庆建立年产40万吨的MDI工厂。该项目谈判持续数年、总投资金额从最初的20亿元、40亿元飙升到现在的80亿元,足以让人感觉到MDI这一新兴化工材料无法阻挡的神奇魔力。

  MDI的主要成分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是生产聚氨酯最重要的原料。聚氨酯既有橡胶的弹性,塑料的强度,又有其他合成材料无法比拟的优点,应用广泛。

  MDI市场潜力巨大。中国目前已经成为美国之外的MDI全球第二大市场,年增长率8%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生产MDI的企业,全世界屈指可数,主要集中在德、美、日、中四国。烟台万华是中国{wy}拥有MDI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高企的技术壁垒、丰厚的利润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让MDI炙手可热。

  据报道,巴斯夫重庆项目投产后,将形成年销售产值500亿元人民币的天然气化工集群,利税超过100亿元,可直接或间接带动库区25万人就业。

  但高毒性、高污染、高风险,贯穿绝大多数化工产品生产流程,是化工行业一直难以摆脱的魔咒。一个化工产品诞生,在原料采购、运输、仓储和生产环节,都蕴含着隐患和风险。

  据绿色和平实验室提供的资料,在MDI的一般生产工序中,需要先通过苯和硝酸的反应制造硝基苯。硝基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和氢发生反应,生成苯胺。与甲醛反应后形成重要的中间产物MDA,MDA再与光气反应生成MDI。其中,硝基苯是易爆物质,且毒性极强,长期接触会对xxxx系统造成严重损害。苯胺同样是可以通过皮肤和呼吸系统摄入的剧毒化学品。光气剧毒易挥发,过量吸入会导致人肺衰竭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就是因硝基苯爆炸引起的,苯和硝基苯就是罪魁。光气则是2008年齐齐哈尔光气泄漏事故导致18人死亡的祸首。

  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教授艾南山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化工企业是高危险高污染行业。化工产品的工业污染处理,一直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以污水处理为例,就没有一个一体化的模式,不同的化工产品产生的污染差异很大,需要不同的方法治理。科学家一直希望研究出一种普世解决方案,比如超临界治理等等,但进展不大。”

  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1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民间环保人士,几乎众口一词认定,化工污染和事故,毋庸置疑地威胁着三峡库区和长江水资源的安全。

  三峡库区不能承受之重

  在重庆的化工产业布局中,沿三峡库区布局了长寿、涪陵、万州三个化工基地,分别发展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和盐化工。

  一位了解项目背景和内情,但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环保专家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在三峡库区建三大化工基地有很高的风险,要充分地论证,听取各方面专家,包括中下游各省市群众的意见,再慎重决策。三峡库区的长江水,关系到沿岸几亿人。人畜饮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南水北调、东线用水都会有风险。政府要证实和充分研究这个问题,不能武断地作出决定,以免像厦门PX一样,已经投资了几个亿,{zh1}被迫撤销、搬迁,造成巨大浪费。

  专家还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去年,国家环保部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巴斯夫重庆MDI项目的研讨会,一位前化工部副部长坚决反对。他的理由是MDI生产需要用光气,光气毒性大,要有很大隔离带和缓冲带,仅缓冲地带就要几平方公里。

  专家表达了他的忧虑:重庆市的专家和发改委认为项目应该上马。他们认为引进的是德国{zxj}的技术。但是,{zxj}的技术也无法确保万无一失。只要化工项目在三峡库区存在{yt},隐患就如影随形。

  长江论坛秘书长、前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翁立达则从三峡库区水资源现状出发,提出自己的看法:“三峡水库形成以后,水文情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水流很慢,坝前到库尾的水位差只有不到30厘米,水库基本是平的。水体的自净扩散能力,或者说纳污能力、环境容量都受到很大影响。三峡库区水质保护问题很严峻,虽然没有超出预计,但是库区支流已经开始富营养化,多处暴发了水华。”

  艾南山教授认为,建设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重庆和四川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长寿老化工区的企业也应该缩减,现在大规模地沿江新建化工基地的做法,有很高的风险。产业转移也要设立高一点的门槛,特别是不要依赖重化工业。重化工业的污染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zh0}别建在库区,政府应该正视而不是回避这一点。

  2月15日,时代周报记者前往重庆化工园区“MDI一体化项目现场”,登上位于西山下的河泉水库堤坝。河泉水库位于当地人称的西山山麓,是7万人口的重庆长寿区晏家街道人畜饮用水源地之一,水库容量200万立方米。水库堤坝下的河泉水厂,每天向晏家供应近3000吨饮用水。

  “我回去得问问,环评中是怎么考虑晏家水源地的。”与时代周报记者同行的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负责人吴登明说。专家指出,化工产品MDI,从生产安全角度讲,工作区距生活区至少需要几平方公里的缓冲带,还要隔离带。而现场所见则是,MDI一体化项目现场指示牌,距离晏家生活区及水源地,都在不足3公里的半径以内。

  在重庆市环保局网站和重庆化工设计院公布的《巴斯夫重庆MDI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简本上,只有污染物处理技术的介绍,并没有诸如与水源地和生活区相关的内容。也就是说,如果晏家居民的水源地依然是河泉水库,那么,不论巴斯夫重庆MDI项目位于“MDI一体化项目现场”的任何位置,都无法满足通常高毒性、高污染、高危险化工项目的安全规划要求。

沿江化工布局之困

呼唤真正的环评公报

  自厦门PX事件、成都彭州化工事件以来,在重化工业项目的立项和建设中,公众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已经成为全社会环保意识和公民意识彰显的象征。

  而巴斯夫重庆MDI项目,此前公布的环评公报却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众多专家、公众和环保人士一致的看法是,该项目环评公报披露的信息不足,方式有缺陷,忽视公众的知情权,回避舆论监督。

  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杨勇在书面答复时代周报记者的采访时,对环评提出三点看法。

  {dy},环评公示内容太简单,缺乏提意见的依据和判断。比如废气、废水等没有排放总量数据。也没有建设等环境质量背景和环境容量规划。项目污染物处理工艺、排放标准、投资和成本等均没有交待清楚,这样的公示意义不大。

  第二,环评结论说该项目对环境质量无明显影响,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这种结论太模糊,不好判断。

  第三,环评应该把巴斯夫在全球的相关化工项目环保业绩情况作公示,让公众了解。

  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会长吴登明则强调,在水环境容量的评估中,三峡库区应当以湖泊作为环评依据,若以河流为标准,就不符合实际。

  另有环保人士也要求,应该公布参加环评的专家名单和评语,让环评过程阳光化,让环评专家真正担负起环评者的责任,保障环评结果真实不虚,维护环评的尊严。

  2月13-14日,时代周报记者连续致电该项目环评第二次公示电子文本后所列的环评单位电话,均无人接听;多次致电重庆环保局工作值班电话以及宣教处电话,侥幸接通一次,工作人员以环评意见还在收集整理中为由,对记者的提问不予回应。

  时代周报记者致电重庆市政府新闻办,电话无人接听;致电项目投资中方代表重庆化医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王珂。王珂声称对该项目的情况不清楚,让记者直接询问“MDI一体化项目”指挥部。记者请求提供指挥部电话时,王以不知道为由拒绝。

  在采访屡屡碰壁的过程中,时代周报记者从公布重庆巴斯夫MDI项目环评第二次公示简本的网站重庆在线以及重庆化工设计院网站发现,作为联合环评承办人之一的重庆化工设计院,只有乙级环评资质,而且是该项目中方投资人重庆化医投资控股集团的下属企业。

  2月15日,星期天,重庆市环保局网站于下午6时15分在环保信息栏目发表了《重庆MDI项目环境保护情况》的信息。15日,该信息被新华社以“重庆环保局:重庆MDI项目能够保证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为题转载,文中强调项目技术先进,环评合格。

  巴斯夫公司{dj2}回应

  2月13日,时代周报记者通过电话和邮件采访了巴斯夫北京办公室媒体公关部田丽君女士。“MDI生产过程中产生一种叫光气的气体,是公众和我们做化工的人最关注的一点。它是整个项目当中最重要的部分。”田丽君认为,巴斯夫30多年MDI安全生产的经验,可以确保重庆项目MDI的安全。

  时代周报记者请田女士确认,巴斯夫在全球是否还有类似重庆MDI项目的项目,选址在河流上游,大型水库库区。田女士称水运是大型化工企业原料的主要运输方式,巴斯夫企业建在河流和海边是惯例。但后来在邮件中,巴斯夫重新确认重庆MDI项目是该公司{wy}设在河流上游库区的MDI项目,但巴斯夫位于德国路德维希港的总部在莱茵河上游,是建于19世纪的世界{zd0}的一体化化工综合生产基地。

  提及绿色和平组织指责巴斯夫在环境污染信息公开方面对中国使用双重标准,并且至今没有向中国公众公布其在华工厂的污染物排放信息,巴斯夫回应时代周报记者称:“我们遵守中国法律,政府规定公布的信息,都公布了。”

  2月17日,时代周报记者收到巴斯夫公司方面发来的邮件,是巴斯夫就外界对重庆MDI项目质疑的{wy}回应。内容除重申巴斯夫生产的安全性以外,谈到了选择项目所在地重庆的理由。

  巴斯夫称:“接近原材料货源、市场的发展潜力、技术人员的支持、物流的相关配套以及环境等各方面。环境、健康和安全一直都是我们对所有的项目选址的一个最重要考虑条件。巴斯夫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和(韩国)丽水的MDI装置也都是基于以上的考虑因素而建立。”

  “重庆位于长江上游的战略要地,是中国五邻省的门户城市以及西部地区经济生产和运输的枢纽,拥有8.2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和近4000万人口。”

  “重庆是中国的西部门户,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可以服务于内地市场以及全中国。”

  在邮件的{zh1},巴斯夫再次强调:“更重要的是,重庆自身有一个宏伟的发展计划。MDI项目只是重庆化工园区的装置之一。”这可以理解为,巴斯夫重庆MDI项目落户三峡库区,重庆市政府的想法更重要,在巴斯夫之前那里已经有数十家化工企业。

  沿江化工布局之困

  一位从事了20多年化工环保的专家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上游库区建化工基地,全世界xxxx!”

  在2007年的“两会”期间,就有“长江流域产业布局必须调整”和“建立水环境安全预警机制”的呼声。

  长江论坛秘书长翁立达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全国一半以上的化工企业集中在长江流域。每天进入长江的生活和工业污水相当于一条黄河。”

  “如果沿江各省市均按已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布局相关产业,那么长江流域水环境安全非但不能得到有效保障,而且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和隐患。”全国政协委员陈凌孚对于长江流域“十一五”的重化工产业布局深表忧虑。

  如何解决化工布局之困,艾南山教授认为,要打破现有格局,化工园由国家集中布局、集中管理,统一治理污染,实现真正的一体化,这样才能将其对环境安全的威胁降到{zd1}。

  翁立达认为,因为三峡水库的存在,库区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就应该区别对待:“如果没有三峡水库这个因素,上化工项目,武汉、南京能上,重庆也应该没问题”。

  “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方面效益巨大,主要的受益者是中下游。但它也有不利的一面,主要体现在库区。”翁立达认为,库区数千万人口要生存,就要引进工业,发展经济,这可以理解。但如何解决库区环保和发展之间的矛盾,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果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对受损方的补偿机制,比如财政转移支付等,问题就难以解决。本报记者 唐明灯(时代周报)

-----------------

巴斯夫能否通过环保大关还是未知数

本报记者 文静 重庆报道

  化工厂的废水废渣经处理后排放,是否将影响长江母亲河?三峡库区是否适宜大规模发展化工项目?

  要进入库区的世界化工巨头巴斯夫,正受到环保因素的反复考量。

  2月4日,重庆市环保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1月12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主持召开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巴斯夫重庆MDI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意见。作为国家发改委核准该项目前的关键要件,该项目的环评已花了一年多时间。

  “但这还不是{zh1}的结果。”该人士说,只要环保部的正式批文没下,最终项目是否落户重庆还难说。近期,周生贤将亲临重庆考察,就项目具体细节和重庆市政府进行磋商。

  全球{zd0}MDI产地拟落户库区

  早在去年9月,重庆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年会期间,巴斯夫全球执行副总裁薄睦乐睦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环评一关是重庆巴斯夫MDI项目获批的关键。

  继巴斯夫在南京投资的{zd0}单体项目——扬子石化-巴斯夫一体化项目之后,巴斯夫在库区{zd0}的投资就是重庆MDI项目,设计25万吨天然气制乙炔单台装置规模和40万吨MDI单台规模,将成为全球{zd0}的MDI生产基地。这也是迄今为止,重庆引进的规模{zd0}的外资工业投资项目。薄睦乐表示,如果获批顺利,该项目预计2012年投产。

  作为聚氨酯的主要原料,MDI广泛应用于生产PU浆料、PU鞋底原液等,巴斯夫预计未来10年,聚氨酯市场以每年6%左右的速度增长。

  巴斯夫为何落户库区?

  巴斯夫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长关志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重庆拥有生产聚氨酯的天然气资源优势,且聚氨酯产品所面对的客户是建筑和汽车等行业,而重庆这些行业的发展空间巨大,因此该公司落户重庆长寿化工园区,以辐射西南。长江边的长寿化工基础好,这里集中了中石化的川维厂、BP公司的扬子乙酰公司、长寿化工厂、长风厂等企业,有着成熟的产业工人和技术优势,且配套完善,一期集装箱码头已建成。

  按照长寿化工园区的说法,该项目投产后,将形成年销售产值500亿元人民币的天然气化工集群,利税超过100亿元,可直接或间接带动库区25万人就业。

  争议:会否污染母亲河?

  然而,这却极大的考量着库区的环境安全。

  据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的统计,20世纪70年代末,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量不足100亿吨,到2005年已直逼300亿吨;在长江流域3万多公里的评价河长中,劣于Ⅲ类水的河长1998年约为19%,2005年已增长到27%左右,劣于Ⅲ类的水体主要集中在城市江段和部分支流。

  虽然国家明确规定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采取关、停、并、转和限期治理的制度。但事实并不乐观,据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对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市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调查发现,许多企业治污进度迟缓,还有一些企业基本上停止了治污进程,超标污水依然直接排入长江。长江流域的污水处理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然而,化工项目往往伴随着高污染、高毒害。在库区发展化工项目,是否将对母亲河造成伤害?一直以来,关于库区是否适宜发展化工项目业界都存在争论。

  去年11月,环保部在重庆专门召开了三峡库区化工、石化产业环境与发展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西部地区尤其是三峡库区要加快发展,赞成在三峡库区发展化工石化产业。

  但专家们明确表示,针对三峡库区环境敏感因素,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库区化工高起点,相关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严格控制化工、石化产业发展中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确保污染物的累计影响不会威胁库区水环境的安全;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进行发展;把环境风险防范作为重点内容加以考虑;统筹制定化工石化产业规划,从规划角度对发展规模严格控制。

如何防范环境风险

  尽管专家意见同意发展化工,但巴斯夫MDI项目颇费了一番周折。

  事实上,由于关系重大,重庆MDI项目一筹建,环评审批权就上划到环保部手里。2007年12月12日,重庆MDI项目环评{dy}次公示。到去年11月3日,项目第二次公示。直到去年12月1日,环保部才通过了技术符合审查,专家们对“副产氯化氢气体的处理利用”、“盐水的处理利用”及环境风险防范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认为要落实补充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措施,并强化环境风险防范。

  记者从环境影响报告书看到,巴斯夫对MDI项目“三废”的治理和排放将采取一系列措施。

  MDI预聚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将通过废液焚烧炉来焚烧或经专用洗涤剂洗涤后排放,MDI生产工艺尾气含甲苯、甲醛和苯胺,将燃烧处理等。

  在污水的处理上,巴斯夫承诺,MDA装置中和萃取工序产生的盐水和MDI焚烧炉产生的烟气洗涤水,去MDA装置盐水精制工序精制后,做重庆天原化工有限公司氯碱装置的原料,不外排。

  固废有氨蒸馏废液和精馏残液,将通过焚烧处理。MDA装置产生的废活性碳及污泥,将送重庆市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处置。苯储罐的废气吸收液将送焚烧炉处理。

  在排污方面,长寿化工园区还实行了公用工程一体化。MDI项目员工的生活污水可直接排入园区污水管网,经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达一级标准后才能排放到长江。

  除了“三废”,MDI项目还需通过消声、隔声、减振等措施,解决还有来自凉水塔、冷冻机、大功率机泵等连续产生的噪声,避免扰民现象。

  环境影响报告书{zh1}称,拟建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正常生产时所排废气、废水和产生的噪声对大气、地表水和声环境影响较小;项目投产后不会使现有环境质量发生明显变化;项目建成投产后具有良好的环保、社会和经济效益。

  环保部公布的拟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上称,重庆MDI项目总投资80亿元,环保投资达6.96亿元,废水污染物排入外环境量及废气污染物排放量均满足重庆(长寿)化工园区及其北部拓展区总量控制要求。

  “尽管该项目通过了技术审查,但具体细节还没定。”重庆市环保局一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环保部对此有更高要求。

  “巴斯夫{zh1}能不能通过环保大关,环保部的批文没下,一切还是未知数。”他说。

(21世纪经济报道)

---------------

绿色和平质疑巴斯夫重庆MDI项目

记者陈宏伟2月12日北京报道 今天,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对巴斯夫重庆MDI项目的环境安全及审批程序提出质疑,强烈要求巴斯夫在更大范围彻底公开该项目环境影响信息,并希望相关部门在审批过程中严格监管,谨慎决策。

  来自绿色和平科学总部实验室的说法称,尽管MDI挥发性小和容易储存管理的特性,决定了它本身对环境和人体的毒性危害并不强烈,但其生产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原料和中间产品却十分危险。

  据称,在MDI一般生产工序中,需要先通过苯和硝酸的反应制造硝基苯。硝基苯毒性极强,且非常容易通过皮肤接触吸收,长期接触会对人的xxxx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值得注意的是,硝基苯正是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中的主要污染物。

  在催化剂作用下,硝基苯和氢发生反应制造出苯胺,苯胺同样是可以通过皮肤和呼吸系统摄入的高度有毒化学品。硝基苯和甲醛反应后形成重要的中间产物MDA,MDA再与光气反应生成MDI。而根据公示信息,该项目建设内容既包括MDI生产装置,也包括硝基苯和苯胺生产装置。

  对于该项目环评公示,绿色和平也提出疑义:“如此重大和可能产生巨大环境风险的化工项目,环评报告直接由环保部负责审批,公示却只由项目环评方重庆化工设计研究院刊登在重庆环保在线网站上,且只有不到10个工作日的征求意见时间,这显然与该项目的环境影响重要性不对等。”

  去年,绿色和平曾指责巴斯夫在污染物信息公开方面存在“双重标准”:在其他国家公开了污染物排放信息,而在中国内地的15家生产型独资、合资公司均未向公众公开污染物排放信息。 (中国经济时报)

---------------

巴斯夫落户三峡 次生灾害如何防范

近日各大媒体都在热议世界化工巨头巴斯夫计划在长江三峡库区建设全球{zd0}MDI产地,并有消息说环保部已原则上通过了巴斯夫重庆MDI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意见。(据2月7日《21世纪经济报道》)

  笔者发现,在网上已经两次公示的环评报告中,有一点“遗漏”不能不令人担忧,就是在目���世界{zd0}的水库库区建设全球{zd0}的化工产地,地质次生灾害将如何防范。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5月23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地震发生后,灾区76%的化工企业处于停产状态,41%的国控、省控重点源受到地震影响,仅成都、德阳、绵阳、广元等地就有59家危险废物生产单位。(2008年5月24日《上海证券报》)灾难发生一旦停产会对企业有影响,但更有影响的还是公众的安全。

  应该说,过去的抗震减灾工作,忽视了对次生灾害的研究,对化工企业次生灾害的严重危害性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5·12地震后,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化工企业要对本企业进行次生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对各个已建和新建的重大次生灾害源进行单因素的危险性分析。

  全球{zd0}的化工企业在三峡库区落户,也有专业人士说不在环评之列。但是必须正视的是,近年来媒体上有关三峡地质灾害频频发生却时有报道:

  2008年4月18日重庆市政府通过华龙网报道:三峡库区这一带由于地质原因,一直以来本身就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在试验性蓄水以来,由于水位的提高,进一步诱发了库岸滑坡的地质灾害,对库区局部房屋、土地以及局部专业设施造成了损毁。据统计,从试验性蓄水以来,“我们库区的12个区县出现了93处地灾险情”。

  2009年1月8日《时代周报》报道:至2008年11月2日,三峡水库坝前水位上升到海拔172米。11月3日,巫山县巫峡镇龙江村1000米长地段出现重大滑坡险情。

  2009年1月8日《南方xx》报道:三峡古城奉节现在仍在寻找着生存的新路。十余年来,围绕新城所在,奉节已三度易址。在奉节新县城的23平方公里内,有54处滑坡、300多处高边坡,全县已经调查的灾害点已经超过800处。

  化工巨头进军这样的地区,如何防范地质灾害,不能不让人关注。环保部已经原则上通过的巴斯夫重庆MDI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人们虽然能够看到:拟建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正常生产时所排废气、废水和产生的噪声对大气、地表水和声环境影响较小;项目投产后不会使现有环境质量发生明显变化;除了“三废”,MDI项目还需通过消声、隔声、减震等措施,解决还有来自凉水塔、冷冻机、大功率机泵等连续产生的噪声,避免扰民现象。但是,关于这样大的化工企业将如何应付地震和地质灾害?这样的灾害评估由谁来做,又由谁来向公众公示?

  2007年,厦门的PX项目和金沙江上游的阿海水电站环评报告,都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其中公众的参与和民间环保团体的参与,都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在经济建设中,越来越重视公众参与。

  2007年12月12日,重庆MDI项目由生态化工设计院做的环评{dy}次公示。时间为2007年12月10日至2008年1月10日;网上显示的阅读数是804次。这个项目的第二次公示时间为2008年2月20日至2008年3月4日阅读数为1693次。这些数据之少、仅仅是“阅读”(而不是听证或专项书面调查),显然不足以证明实现了公众参与。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在我国已经有了很好的例证。那么,在公众热议全球{zd0}的化工企业将建于世界{zd0}的水电站的库区时,真诚地希望,尽早召开听证会;并让有关部门和企业对化工建设将如何防范地质次生灾害做出的评估也能公之于众,让一个如此大型企业的利益相关群体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最终形成一个“防患于未然”的科学决策,这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大事。

  □汪永晨(北京 环保记者) 新京报

-------------

地质次生灾害评估还要国土资源部来做,不是环保部一家发了批文就有效的。

认真看了一下各家报纸的报道,感觉这个项目问题很大,重庆市政府、市环保局和环保部,以及项目业主都是心中有鬼,害怕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还没批准就强行上了配套项目,造成不能上也要硬上的态势。

最明显的一点,利益悠关方出现在环评单位名单中,这简直就是违反基本的法律规定,违反回避原则,这样的环评结果自然该作废。

作为联合环评承办人之一的重庆化工设计院,只有乙级环评资质,而且是该项目中方投资人重庆化医投资控股集团的下属企业。

难道环保部瞎眼了?面对重庆环保局这样非法选择环评承办机构的做法,居然让他通过?



郑重声明:资讯 【巴斯夫落户重庆:环保部瞎眼了还是受贿了?_roomx的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