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电视市场国产与外资陷入50%拉锯战_家电_挖贝网

  50%,这条线成为拉锯的焦点。

  3月17日,国美宣布与夏普彩电签订的12亿元订单产品将投放市场,其中70%是由国美定制的新品和畅销品,平均价格优惠达30%以上。鉴于夏普此前一直在液晶彩电的产品及价格方面保持着双双{lx1}的地位,此番大规模出货无疑将拉近整个的价格上限,从而改变中外品牌的竞争格局。来自渠道的消息显示,三星、索尼等外资品牌一个月前就已悄然将主流产品型号价格下调10%左右,由于外资品牌在价格敏感性上高于国产品牌,使得外资品牌的销售量迅速上升。

  来自苏宁电器的销售数据显示,2月份以来,合资品牌市场占有率由2008年底的40%左右攀升至55% ;而此前2008年四季度,国内彩电企业的市场份额从50%迅速上升到60%左右。

  对于这种变化,国内彩电企业负责人表现得异常紧张。“的数据更多地体现了一二级市场的变化,但目前国内品牌主要的精力在‘家电下乡’工程上,我们在三四级市场的增幅远远高于外资品牌。”海信电器总经理刘洪新表示。康佳多媒体营销事业部总裁穆刚则认为,随着平板产业链逐渐成熟,上游资源已经成为一个共享的平台,国内品牌不再受制于液晶屏的供应。

  外资风光不再

  2009年1月在福建举办的“海峡两岸平板显示产业战略合作”上,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支持下,海峡两岸11家平板显示企业签署内地彩电企业向台湾液晶面板企业采购21.9亿美元的意向书,意向采购金额比2008年增加了59%。与台湾面板企业的良好合作无疑将进一步加强内地彩电品牌的竞争力。

  业界普遍认为,夏普之所以在中国市场下此“猛药”,主要还是来自日本市场的亏损压力。2009年日本夏普正面临着自1956年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预计亏损额为1000亿日元(约合11亿美元),并因此关闭了此前一直引以为傲的多条液晶面板生产线,其中一直负责生产电视机面板的龟山{dy}工厂也将停产半年。原本在大屏幕占有优势的夏普最近也不得不调整策略,用大尺寸面板生产线切割小尺寸液晶面板,由此拉低其终端产品的市场价格。

  从大势上看,金融危机影响{zd0}的是欧美市场,而外资品牌企业{zd0}的销量份额恰好就是欧美市场,他们在国外的销量份额是中国市场的五六倍。经济危机使得欧美市场利润大幅度下滑,直接拖累了其国内市场。投资巨大的液晶生产线原本是日资企业赢利的利器,如今却成了拖累。

  每年三四月份,是彩电新品竞相上市的集中时段,许多品牌借此高调启动彩电市场的春季攻势。

郑重声明:资讯 【液晶电视市场国产与外资陷入50%拉锯战_家电_挖贝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