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瑞华: 享受在爱的童话里_李新叶_新浪博客

                                 阎瑞华: 享受在爱的童话里

                                       (征求意见稿)

    女人与女人间的互相渗透,往往{zj1}滴水穿石般的力量。 这种力量,萌芽期毫无知觉,突然间顿悟时,便会诧异地发现,你的追求、憧憬和向往,已有了诸多的不一样。

    法国快乐文化的熏陶,使阎瑞华早已洗尽铅华,听她讲话,就像在细无声的春雨里沐浴,虽没有骤雨的酣畅,却点点滴滴沁入心田。她无意改变他人,却对无数人产生过影响。尤其对于我,其一次次的碰撞、xx,享受的不仅仅是心灵的盛宴,且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

    分享是幸福的,但愿我的讲述能给您带来温馨和愉悦!

 

                                “我选择了这个五口之家”

     2008年大年初二,为了参加在开元大酒店举行的“第9届归汴游子大团聚”的活动,阎瑞华一家提前到达了开封。

    当晚,几位朋友在“开元”相聚,孩儿提时结下的友谊,一见面,便口无遮拦地滔滔不绝,聊着聊着,竟围绕“女人、爱情和事业”展开了争论。

    朋友甲说:“为了男人,女人是绝不能放弃事业的!比如说华子(阎瑞华的小名),不到15 岁就已考上开封市文工团,16岁在话剧《救救你》中担任女一号,当时在大众xxx公演时多轰动啊, 她却在一片挽留声中辞职了。而后跑到开封高中,在父亲的住处(其父阎耀斗时任该校党委书记)不分昼夜地发奋了一年,考上了北京传媒大学(当时为北京广播学院)的播音系。同班同学里,有大家熟悉的央视新闻联播的主播李修平,扮演过邓颖超、央视《夕阳红》的主持人黄薇等,幕后的也多在{gjj}媒体的重要岗位。当时,华子是83级播音主持的团支部书记、班长,是那届的{dy}批学生党员,毕业后,被分配到广东电视台做主持人。假若她不是为了爱情远嫁法国,她现在身上的光环不会比李修平他们少。为了爱情,将自己的青春年华、聪明智慧以及如日中天的事业,全献给了一个男人!傻子,不值!”

    朋友乙有些激动,她说:“不是傻子,是幸运!如果有一个男人值得我放弃,我也会赴汤蹈火、不惜一切!人生能有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也不枉费做一次女人。比起她的同学,华子确实显得太普通了。可你没感觉到她是生活在爱的童话里面吗?她活得多么自由、惬意、美丽啊!还有华子的丈夫迪迪,那是一个多么纯粹的男人,你看他那双眼睛,纯净的像个孩子!迪迪是法国居里夫人大学的教授,会  5 国语言,他有过走向仕途的机会,但他拒绝了。平时,他除了工作,就是一心一意地去做丈夫、当父亲。大家都说实话,咱们中的哪位丈夫能经常带着老婆到大自然中陶醉?咱们的孩子们,有哪一个每天晚上是在爸爸的故事声中入眠的? ”

  价值观决定了选择,争论永远不会有结果。激烈地争执中,有朋友问华子:“你坦白交待,看到你的同学一个比一个有名,后悔过吗?”

    华子说:“接受现实,一点点经营付出;享受你所拥有的,达到快乐的制高点。这就是我的生活态度。 ” 

  华子说:“我和修平是很好的朋友,她非常喜欢我的3个儿子。她有她的生活方式和幸福,我有我的生活方式和幸福,我们都在为对方祝福!去年,我去参加北广播音系20年同学大聚会,开始,我确实有所顾虑,没想到大家对我特亲。尽管他们不少是大碗、是领导,却让我感觉到了他们对我的羡慕  ,说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和3个懂事的儿子。那一刻我就明白了,任何选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他们对我的羡慕,是羡慕我的生活里充满了温馨和快乐。多元化的社会就应该有多元化的选择,这里面没有贵贱之分。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重点,当我决定嫁人或是准备生孩子时,我就开始了一生最美丽的事

——我要让‘爱’ 充盈着我的家!我每天都在享受当妻子、做母亲的成就感!总有朋友觉得我放弃国内的事业太亏,其实,我放弃的不就是些 功名利禄、灯红酒绿之类的东西吗?,为了自己最亲的人放弃那些,我甘心情愿啊!”

                  

                                 “ 爱需要不断地更新”

 

    2007年的10月13日,在北京参加完老同学的聚会,华子一家回到了郑州。第二天,我和女儿去看望他们。

   华子的丈夫迪迪能说一口流畅的普通话,见来了老朋友,就请我们看他电脑中的帆船图片。他说,华子给他们的无动力帆船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绿色阳羽”, 说着, 他又将一幅世界地图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上面标示着“绿色阳羽号”环球的航线——从法国西海岸的la Rochelle港出发南下,途径西班牙,葡萄牙,摩洛哥,加纳利群岛,而后抵达佛德角。在佛德角穿越大西洋做航前各种准备。然后,经过大约20天左右的无着陆航行,抵达西班牙,到大西洋另一边的安的列斯群岛(加勒比海湾)。从那里,进入巴拿马,穿越巴拿马运河正式进入太平洋。在太平洋期间,要造访无数个岛屿,然后抵达澳大利亚。经澳大利亚到印度尼西亚,进入印度洋。之后取道菲律宾,台湾,日本,韩国,最终抵达中国。航程总计大约2万海里,途经30个国家50个岛屿,历经五大洲,三大洋。

    那年,华子的大儿杰明 13岁,小二阿芒11岁,小三西萌 5岁,华子伉俪也人到中年,如此一家人去穿越大西洋? 太平洋?印度洋?对我来说,闻所未闻、不可思议,华子说:“再有3年,杰明将要走出家门去上大学,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家庭即将‘解体’。我太爱我的孩子们,正是出于对他们的爱,我们决定实施这个2到3年的环球行。从家庭意义来说,使得我们这个5口之家能够有机会同甘苦共患难,共同度过‘解体’之前一段终身难忘的美好时光。从孩子们的角度来说,使孩子们能够目睹人文历史的种种沿革,亲身了解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学会如何生存,从而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两年多后,华子一家结束{dy}阶段的航海回到故乡,居住在一栋没有晾台、烟囱设在楼道、卫生间只能容纳一人、房间里除了简单的生活必需品就是书籍和电脑的旧式楼里。

   {dy}次上她这个新家时,我问从西方来到东方,又住在如此简陋的6楼,家人习惯不习惯?

   华子说:“比起海上风刮日晒的生活,我们现在是在天堂啊。全家人对物质没有什么要求,不喜欢的就是天天生活在钢筋水泥和车水马龙之中,不像在海上,尽管有时晕得两天吃不进饭,却能享受蓝天白云、日出日落的美景。”

   我问她:“航海全球游,是迪迪先提出来的把?”

  华子说:“这是迪迪30年前的一个梦想,这些年,他的许多业余时间都用来钻研设计船的图纸了,作为妻子,我是被他的执着感动了,所以决定帮助他去实现这个梦想。更重要的是,我不帮助他实现这个理想,他这辈子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迪迪图纸设计出来以后,我们就在远郊买了一个农庄,农庄附近有森林、有湖水,平时,我们的院子里,会光顾一些野生的刺猬、松鼠、白兔之类的小动物。就是再这样的环境里,我们开始按照图纸动手制造。”

    华子说:“对一个人品质和潜力的了解,是需要平台的。尽管我和迪迪已经生活了十几年,自认为非常了解他。其实,他身上还有许多我平时忽略或是没有发现的闪光点,正是自己动手制造的过程,让我看到了他的专注和勇气。” 

  制造一艘能抗拒12级风浪、能盛淡水、能发电通讯、能吃喝拉撒、能学习玩耍的船,其工作量该有多大。为了享受这个过程,也为了节省开支,他们一家齐心合力,开始了刨工、钳工、木工、油漆工、装卸工、组装工各类项目的工作。

  迪迪电脑里的图片,多是出自西萌之手。那年他5岁,开始履行男子汉的责任:凡是遇到连他的两个哥哥也钻不进的地方,就由西萌钻进去工作。更多的时候,他拿着摄像机和照相机,记录下了“帆船”从一块木板、到初具轮廓、到组装成型、到装车运输、到驰进海港、到扬帆出发 的整个过程。

   图片里的华子,如同一位熟练工:锯木板时,头上裹得只剩下眼睛,全身上下灰蒙蒙的;油漆船体时,带着厚厚的口罩,诺大的围裙上到处是斑驳的色彩。

   听华子说,他们的船采用的是‘三明治’式的制作方法。所谓‘三明治’制作法就是船板中间一层是木材,两面是玻璃布,木材头和玻璃布之间靠一种特殊的树脂胶粘连在一,包括所有的衔接部分全都是一些不同的树脂胶粘接在一起,整只船没有一颗钉。

    这样,每一个完成的部件都要经过无数道工序的付出。比如说坚固太阳能板块支架,他们先是在两个钢管儿之间加上小木板,小木板之间先要用树脂胶粘接在一起成形,然后再把玻璃布用树脂胶包在上面,接下来再上坯料,干了之后再打磨,{zh1}还要漆一种禁止太阳辐射的漆。

   假若在国内,华子肯定也会出入美容厅、美发店,也会请保姆打理家务,做过演员、当过主持人的华子, 不仅天生丽质,且有着1.74的身材,为了造船,她已顾及不到自己的白皙的皮肤了。

   我曾问过她:“那么复杂、琐碎、笨重、脏累的工作,那么耗费体力、精力、心血的事情,就靠你们两个大人、3个孩子,怎么就能坚持下来的呢?”

   华子说:“当我感到殚精竭虑、身体达到极限的时候,我就想放弃,一百次都想过放弃!可是,迪迪从未有过动摇。作为总设计师、建造师和未来的船长,他比我付出的更多,他给我的永远是自信和激情。说心里话,我之所以咬牙挺了过来,首先是为迪迪感动,再则是为了孩子:每天放学回到家,映入他们眼帘的是父母在为一个美丽的理想忙碌着。迪迪展示给他们的父亲形象:就是坚毅、专注、不放弃、不动摇!虽然我们已经结婚十几年了,还时常有怦然心动的感觉。他是一个真正的男人!

 

                                   “ 一切都是有限的”

 

    去年10月份,华子一家在海上航行了8个月后,考虑到孩子的学习,他们将帆船抛锚在一个xx港口,回到了郑州。

   开封天成双语学校的董事长游广连闻讯后,即刻邀请华子、迪迪到校做报告。

   “天成”是寄宿学校,孩子们的父母多是事业上的成功人士,在他们眼中,能和父母一起漂洋过海,简直是xx幸福,所以,他们的话题,多是中国式的提问。

   学生甲:你们的船有多大?可坐几个人?在船上怎么生活啊?可以看电视、玩游戏吗? 

   华子:我们的是一个9米长、5米宽的双体帆船。近水游玩可承载8人。远航时,只能承载一家5个人。在船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床位。船上有卫生间、小冰箱、淡水桶……我们是太阳能发电,遇到阴天就不能发电,所以,孩子们不能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也是有限制的,包括饮用水,每天只有那么多,谁也不能多用一点。
  记得有{yt},天气特别的炎热,西萌就拿一瓶冰凉的淡水往头上浇,我顺手给了他一巴掌。看到儿子委屈的样子,我即刻承认自己不应该打他。但他对自己的错误必须有所认识,我这样做,就是要让孩子永远记住: 一切都是有限的,既是一滴水、一点电,也是不可浪费的。

   学生乙:3个儿子不上学能行?还有你们不上班吗?

    迪迪:在法国,函授教育特别的规范和丰富,这主要是为了配合大人们带着孩子去远游。远游,表面看是去玩,其实是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比如:冒险啊、勇敢啊、毅力啊、生存能力、团队精神、增长见识啊等等。至于我们的工作,只要想办法,就会两不误的。比如:我可以提前完成我的课时任务啊,或者我将他们送到一个小岛,让孩子的妈妈陪他们参观考察,我飞回去完成工作再飞回去。总之,会有很多办法的。

   学生丙:夏天我们去游泳,我爸、我妈、我爷、我奶,家里所有的人全反对。你们带孩子到大海里飘游,你们就没想过危险?

    华子:什么叫一望无际,这次航海,我是真真切切的感觉到了。茫茫大海,我们的小船就是一片小叶子,一个浪头打来,就可能翻船。一切一切的意外我们都想到了。但当我们想去感受另一种生活,想去追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没有付出是根本不可能的。当然,守着你的家一辈子,重复着一辈子同样一种生活方式,可能比较保险(未必)。但我不想这么活者,人的一生太短暂了,正因为我珍惜生命才选择这种生活方式。

  当然,为了安全,我们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我们安装了定位仪,当出现问题时,它会立即发出信号给所有的海上救急中心,救援船就会在48小时之内赶到出事地点。我们的船上有救急筏,大家就会立即跳进去,救急筏里有供几天内生存的食物和药品。平时,我们只要上甲板,每个人都必须腰系安全带,这是{jd1}不可马虎的事情的。

   学生丁:在船上玩几天可以,天天在那么窄小的环境中生活,又要遭遇各种各样的风险,你们哪来的勇气和意志?

    华子:说实话, 我时常有一种幸福感,感到我们全家很幸运,这种幸运,决不是因为物质财富的拥有,而是总有机会遇到充满爱心的善良人。

  在拉罗歇尔港口,有{yt},一位看上去70岁左右的老人绕着“绿色阳羽”不停地东看西看,这时我正好在甲板上忙活着,于是我们就很自然地问候起来。当然,在这个地方聊的话题99%都是船啊,航海啊什么的。

  跟这种人聊天我最感兴趣的是,想知道他们是否有过远航的经历,比如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当我提出这个问题时,老人的回答顿时使我愣住了!他告诉我,他已经14次穿越大西洋,14次!我不敢相信,又问了一句,他的回答仍是,14次。瞬间,我不知说什么是好,痴呆般地盯着眼前这位瘦小的老人,那么普普通通,那么慈祥,没有任何一丝张扬的举止。

   我很好奇地又问他,那么您还打算再次远航吗?其实问这句话时,我有点后悔,70岁了,不是在嘲弄别人吗!但他的回答又一次把我镇住了,他说他打算去亚洲,一个人航海去亚洲,现在还在学习,学习旅游。学习旅游?这句话太好了。的确,有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有想真正了解一种文化的旅游。他说如果想很好的了解一种文化、一个民族,包括饮食、语言、历史等等都要有充分的准备,所以他现在正在为下次远航学习。

   当我告诉他自己对远航有点担忧时,他又很真诚坦率地鼓励我:把船坚固好,这是指硬件。另外,一定要细心,稳当,不得有一丝马虎。没问题,你们能行,一定能行!

   还有一次,是我们中国的正月十五,就在这个夜晚,我们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特大台风。

  台风从晚上 10点半开始,当时的风速是每小时80,但到了凌晨1点半左右,风速达到了160!平时这个时候一家人早已入睡,可今天没有一个人有睡意。风,不停地嘶叫,撒野般狂吼着。作为船长的迪迪始终站在船舱前端观察。

  我恐惧的坐在床上,台风的每一阵狂叫都会使“绿色阳羽”剧烈颤抖。我的心也在颤抖。此时我最担心的就是“绿色阳羽”无法抗拒这大自然的肆虐,一瞬间被席卷在不知哪个小岛上。担心,焦虑,各种最坏的设想一涌而来。

    就在这时,迪迪的电话响了。凌晨2点谁会打来电话?

    “奥卫耶!”我们的技术师!

    技术师说:“台风再有一个多小时就会过去,一定要xx守住!你们的航海生活从现在就开始了。‘绿色阳羽’能够抗住!”

    “绿色阳羽”能够抗住!就是这句话,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一家人似乎同时长喘了口气。风虽然还在不停地咆哮着,但我们似乎有了希望。孩子们在我们的故事中慢慢地入睡了。

    奥卫耶的信息是准确的,差不多凌晨4点台风渐渐收敛。

    原来,奥卫耶那一夜都守在电脑前,一直在网上注视着海洋天气预报。第二天他告诉我们,那天晚上他已经作好了准备,一旦情况进一步恶化,他就立即来接我们到他家去。

    在奥卫耶这样的好心人面前,没有语言能够表达我们的感激,只能用心声默默与之交流,我相信心灵感应。

   说到这里,华子的眼圈红了。孩子们以最热烈的掌声表达了他们的感动!

         

                                      “最想炫耀的礼物”

  

    1月2日下午,华子及加拿大幼儿教育学者许耘到一所xx的学校演讲,当我们途径一个幼儿画展时,华子问我:“怎么样?”我说真好,年龄这么小,就画这么棒!华子说:“若是我的孩子,我就不让他们上这所学校。你看,从这些画中看到的全是统一、整齐、同样、要求、规范,却看不到个性、看不到张扬、看不到想象。”许耘即刻有了共鸣:“我也不会让我的孩子跟着这样的老师。‘限制’不应该用在思维方面,孩子这面小就有如此多的束缚,将来孩子还能有什么创造力……”

   她俩演讲完后,我们一起去吃饭,途经一家餐馆前,几位乞丐正在向人们伸手。华子同兜里掏出钱,一一给了3个儿子,儿子们给了乞丐。这时,一位路人提醒华子:“他们天天在这里,是骗子。”

  华子说:“我知道他们是职业乞丐,可现在不能告诉孩子,我要保护他们的同情心,我要鼓励他们的爱心。”

 两件小事,让我进一步理解了华子的“母亲的使命,就是雕塑伟大的灵魂 ”的含义。

   国内的母亲,有不少陷入了“功利大军”:炫耀自己的孩子认了多少字、钢琴弹了多少级、成绩排名多么靠前、获过多少大奖、考上了什么重点学校……华子从不炫耀这些,她也说儿子,比如:航海时,孩子们远远发现一只小狗陷入了困境,在征得父母同意后,卸下橡皮船,3人齐心协力划到小狗的身旁,给它送去了肉和淡水;航海时,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钓鱼,各种各样的鱼足可以弥补他们饮食上的缺憾,但每每欢呼又钓上一条鱼后, 就会说:“鱼会疼、会孤独、回想家的,还是让鱼儿去找自己的爸爸、妈妈吧。”此次回到郑州,他们住的楼下有一条流浪猫,孩子们发现后,就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它买了猫食,每天定时给小猫儿送去。

   每年,华子伉俪都会受到孩子们的礼物,每个礼物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每每说起,华子都会热泪盈眶,心中充满了满足和幸福。

  2008年圣诞节前夕,由于造船的劳累和艰辛,华子忘记了给孩子买礼物。西方的孩子是非常看重圣诞老人的礼物的,正在华子为自己的疏忽内疚时,孩子们突然拿出了他们精心给父母买的毛衣和围巾,这是他们用父母给的零花钱买的。他们说,他们很为自己的父母自豪,感谢母亲给了他们一颗博大、善良的心,感谢父亲给了他们勇敢和坚强。

   华子说:“孩子们的未来由他们自己做决定。我能做到的,就是创造条件,让爱在他们心中扎根,让他们有一颗平常心,让他们有快乐的能力!”

                             

                 “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不久前,本报财经部新闻部的主任屈艳枝向我约稿,当时,跑进脑中的{dy}个身影就是华子。可是,当我拿出自己早已写好的稿子时,又犹豫了。

  去年2月份,也就是“绿色阳羽”就要启航的前夕,华子接到了凤凰卫视一位记者的电话,对方说:“一个女人同丈夫带着3个儿子,用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船去远游的,你是中国{dy}人。我们要全程拍摄,要每天跟踪报道,我们要给你们提供世界上{zxj}的通讯工具……”

  听到这样的帮助,华子有过心动,但最终拒绝了。她对我说:“他们提供的东西,是极其珍贵的,尤其在海上,质量高、信号好的通讯设施是非常重要的,但将自己的生活变成全世界都去xx的新闻,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我们带着孩子,计划用两年半的时间航海全球行。我们一家5人要共处在这艘小船上,共同体验漂流、港湾、风暴、意外、走访、喜悦……我们的家庭是一个集体,在这个集体中每个人的角色都不同,有尊重、命令、民主、体贴、共担等等,在某中程度上是为了锻炼了孩子们将来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一家人共同度过了这么个时刻,我想是终生难忘的!所以,我希望我们一家安安静静、平平静静的去完成我们的梦想。这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更是我们全家的一种憧憬!这些年来,从迪迪开始勾画图纸,到我俩四处购买造船的各种材料,再到在船上安装各种生活设施,再去办理各种各样的手续等等,点点滴滴,我们体验到很多、很多……这些年,我们就是这样生活的:除了完成自己本职工作,就是实现一个梦,再去实现一个梦。即使我们的船下不了海,但设计船、造船的过程,也足让我们全家享受了很多!所以,我仍希望过这种宁静的生活。 ”

    他们航海到达西班牙后,又有一些媒体要宣传,她又拒绝了。为什么拒绝了呢?她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一位航海家,参加一项{sjj}的航海比赛,当他遥遥{lx1},马上就要达到终点、即刻就可名扬世界时,却掉转方向,避开了“巨额奖金 ”、“一夜成名”、“鲜花掌声”,而后继续航海,继续他原来的生活。这位航海家说:“获得了{dy}名后,我的人生目标就会发生转变,我不喜欢让外界左右我的生活。”若干年后,这位航海家仙逝在一座岛屿上,他曾驾驶的帆船作为一个标志,被他的崇拜者保护了下来。此次航海,华子一家登上这艘船,正是这位不曾谋面的航海家,让华子再次拒绝了外界的诱惑。  

   航海{dy}阶段结束后,回国的{dy}站是北京。北京的同学让华子一家下了飞机就在酒店等待,而后,一个个开着车聚在了一起。听着3个孩子讲述他们海上的xx经历,这些见多识广的同学无不感叹地说:“我们班怎么就出了个华子呢!你太伟大啦你!”有几位主管新闻的同学说:“面对你,我们感到惭愧啊,咱们是搞媒体的,怎么就没好好报道呢?中国的教育,缺得不就是这种‘精神层面’的教育吗?”

   从北京回到故乡不久,华子就收到了央视一个栏目组的邀请,他们要来拍摄专题片,华子再次拒绝。

 《开封日报》的记者去采访华子,她会拒绝吗?

                 

                                    “开封——我的感恩{dy}站”

 

   1月22日的傍晚,接到华子的电话,有点兴奋:“在开封,迪迪也有粉丝了。”

  原来,河南大学的几位学生在英语角认识了迪迪,便邀请迪迪来开封玩。迪迪正在编写《趣味汉语》,和他聊天,学生们感到特开心,他们说:“学校要求学习第二语言,我们特想学法语,渴望了解法国的文化,可没有教授法语的老师。”

   妻子对故乡的热爱,迪迪是看在眼里,落实在行动上。自结婚后,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提前把工作安排好,随家人在开封住一段时间。其大儿、二儿就是在开封实验幼儿园学的汉语。”

    此次回国,华子先是受朋友之邀在全国的糖烟酒展销会上作了几天翻译,由于其对中西方文化的精通和中法文化交流学会会长的身份,请她到上海做翻译的、请她做法国红酒总代理的纷至沓来。

    再后来,开封的几位朋友专门登门造访,希望到法国举办开封书法、摄影展 ,希望联手搞个“开封文化法国行”  。 

  真正让华子心动的,是她作了几场关于家庭教育的报告后,所受欢迎程度深深地打动了她。这些年的用心学习和积累,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报效祖国吗?可如果长期留在国内,首先就要考虑迪迪的心灵需要——唯有让他感到人们需要他,他才可能安心下来。如今,迪迪有了到开封教授法语的想法,华子能不高兴吗?

   分享着华子的快乐,我对她说:“您这些年对家庭教育的研究,不仅国内急需,也是开封万千个家长所需要的,通过《开封日报》告诉读者,您能做什么,不就能为更多的人服务吗?”

  沉默。

   而后,华子说:“开封,有我太多的恩人、 贵人和朋友。报恩,应从我的家乡开始。你写吧,只要家乡需要。”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阎瑞华: 享受在爱的童话里_李新叶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