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航模加分岂能成有权有钱者的游戏

浙江绍兴一中2009年参加航海模型加分测试的19名考生中,13名考生的家长分别是越城区副区长、市建行行长、市财政局副局长、市交警支队科长、市教育局科长、绍兴一中党委书记、绍兴一中分校党委书记、绍兴一中分校副校长、古越龙山股份公司董事、绍兴汽运集团公司副总、昌安实验学校校长等——地方权势人物,其余6名都是教师子女——“近水楼台先得月”。(5月15日《中国青年报》)

据08年高考成绩统计,浙江考生每增加一分就可超过200多名竞争者;该测试可带来的20分高考加分,自属“资源稀缺”,“奇货可居”。

据报道,在杭州萧山,参加航海(建筑)模型要交600元报名费、1.5万元培训费,培训一个月(实际上只是在每周双休日进行),几乎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前6名的成绩标准(可获20分高考加分)。这笔不菲的费用约相当于一名学生高中3年开支的总和,但“令不少学生、家长趋之若鹜。”而在绍兴,有家长反映:“在经济发达地区,普通家庭不是说出不起这笔报名费与培训费,就是你家孩子想报名参加也‘无门’。这种高考‘捡分’班压根儿不向外招生。”——一名知情者透露:“曾在不同应酬场合亲眼见到,教育部门同志主动向一些领导干部了解有没有孩子参加高考,并指点此项加分政策的操作流程,运作成功后皆大欢喜。”

我想,即便出得起这笔费用,这“经济门槛”也是设的恁高而与普罗大众之绝多当属“绝缘”的吧?换言之,若是寒家子弟在这方面果具特长,也要因之而被排斥在外、“野有遗贤”的吧?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领导表示:今年,“浙江{dy}次对申请高考加分的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的考生进行现场测试,目的是把‘吹竽的南郭先生’清理出队伍。”但我以为,即便加设此环节,同样也非上策,因为在“测试标准”上也还是摆脱不了“是否搓成了橡皮泥”的公平性质疑!一方面,部分考生家长提供了一本《世界航海模型联合会航海模型竞赛规则》,结论:以约20年前的竞赛规则来测定当今的航模速度,毫无疑问是“低门槛、高xxx”(浙江教育考试院新闻发言人张江琳也承认了这点,并称“标准太高,家长与选手不满意;标准越低,xxx越高,社会更不满意”);一方面,浙江部分“三模三电”训练队存在既做教练员,又做裁判员,还做器材销售员的现象——训练队教练很多是省内“三模三电”运动队退役运动员,平时招收学生训练,并负责购买材料、建造模型与销售,到后又当大赛裁判;而更关键处还在于:教育考试院和体育部门存在一条高考体育加分项目报名、测试的利益链条,譬如浙江今年参加“三模三电”测试的学生有700多人,食宿自理并每人报名检测费140元,这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正所谓“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屁股决定了脑袋”!

所以,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应把查处“滥竽充数”的环节前置,严查、彻查报道中所反映的这种“权、钱分肥”、“闭门造车”的现象到底存在不存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如存在,涉事者一律取消其资格!因为,这已经违悖了一项正式比赛(尤还和高考公平相关)所应有“公开、公平、公正”的程序正义要求,而异变成了一颗损害社会公平的、黑色的腐败毒瘤!

浙江教育考试院负责人透露:在制订浙江省2009年高考加分方案时曾考虑过取消“三模三电”项目,但{zh1}予以保留,增加现场测试环节,并谓“高考政策涉及千家万户,不可以突然变化、调整”,一步到位取消阻力会很大。而这样做,并不是“突然变化、调整”,也并不是“一步到位取消”,而只不过是“宁缺毋滥”而已。至于来年是否取消,据知“北京等国内很多省市已相继宣布取消‘三模三电’加分”,当然可以立足实际,顺应潮流。

郑重声明:资讯 【高考航模加分岂能成有权有钱者的游戏】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