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上) - fanzhong001的日志- 网易博客

浮沉 (上)

2010-01-28 21:37:42 阅读6 评论0 字号:

   原创                                           (记我的一位朋友——林石)                            范中 

林石是我认识近四十年的朋友,我们曾经在同一个街道的生产组工作,又曾是志同道合的画友。在改革开放年代里,为了生活的需要,我们都被迫下海经商,一度成为经商中的合作伙伴和搭挡。然而险风恶浪的商海,把我们拢在一起后又打散,无情的商海狠狠伤害了我们彼此间的友情。我们都各自饱尝了搏击商海的咸涩苦辣,而他更是在起起伏伏的商海中沉沉浮浮,浮浮沉沉………

(一)

三十多年前,我从农村回到上海,被暂时安置在街道生产组工作,在生产组里,我认识了林石。当时的他,能画一手好的国画,能写一手好的书法,我们一见如故,很快成了好朋友。我们经常在一起画画,聊天,他博学多才,古今中外,谈天说地,在他身上我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每到星期天或空闲时间,我们就聚在一起,他住的曹杨新村的单间,成了我们的画室。尽管我学的是西画,他专攻国画,但并不影响我们对绘画艺术的交流。我们在一起画静物,画石膏像,搞美术创作,我们的美术作品都曾在区工人文化宫的美展中展出过。

后来他调入区集管局负责工艺美术的生产经销工作,并负责区工艺美术商店工作。期间,由于我刚结婚不久并有了孩子,生活比较拮据。他常照顾我,曾收购我十几幅带有“行画”格调的油画,以聊补我生活的急需。对这位朋友,我一直是怀着感激和珍惜友谊之情,要不是曾有过的我们这一段共同下海,从合作到分开的不愉快经历,我们也许会成为毕生的挚友和画友,但是现在能留给我们的却是深深的遗憾和刻骨铭心的教训。

(二)

一九九零年,我从原单位辞职后到上海联合广告公司做美术设计,在这期间,由于工作关系,我接触和熟悉了广告业务,并认识了许多广告圈子里的朋友和广告客户,当时我萌发了想自己下海,建立广告制作经营部的想法。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路过长风公园时看到前面的路口新开了一家工艺美术商店。我推门进去一看,竟然看到好友林石,多日不见,不知他怎么会当上这家商店的经理?见面一阵问候,我问他:“你怎么钻到这里来了?”他回答说“噢,是这样,原来我负责的美术商店歇业了,现在是靠朋友的帮助在长风街道承包了这家商店”。当问及这里生意如何时,他连连摇头:“这儿地段不好,居民的文化素质不是很高,工艺品几乎是无人问津,现在连营业员的工资都发不了,看来是维持不了多少时间了。”这时我突发奇想,我一直想建立广告经营部,就愁找不到门面和合法的经营执照,眼前不都是现成吗?再加上有这么好的朋友。“你看,我们是不是可以合作,能不能再成立广告制作经营部,前店后工场,扩大一下经营范围?我来负责广告的业务”他连称“太妙了!太好了!”我们一拍即合,再加上林石本身就是画画出身,真是照顾到老本行了。我们越说越投机,越说越具体。就这样,建立广告制作经营部的事定下来了。

说干就干,我干脆辞去了在联合广告公司的工作,一心一意,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和林石合作,办起了广告经营部。我和林石成了经商中的搭档,我负责对外业务联络,他负责工场间的制作安排,一个对内,一个对外,真是配合默契。由于当时广告行业还处于刚起步阶段,广告业务量很大,广告制作的单位不多,再加上我熟悉广告业务,广告圈的朋友又多,所以业务真可谓蒸蒸日上。没多久,我们经营部就大有起色,业务搞得红红火火。

每天我清晨外出,到天上布满星星的夜晚才回家。但每天无论回来多晚,总能看到工艺美术商店还亮着灯,林石总是静静地坐在一边,看着书,等着我回来。然后我们就一起去路边的台湾小吃店吃上一碗麻辣喷香的汤米线,边吃边安排第二天的工作。

就这样,在我们齐心合力的努力下,我们广告经营部的营业额直线上升,业务越做越大,最兴旺时,有七家大型的广告公司都把制作业务交给我们。我们制作工场间规模越搞越大,最多时有近三十位制作人员,天天加班加点还来不及做。广告圈的朋友称我和林石是“黄金搭档”,在工作中我们是相互信任,相互依赖,一心一意经营着我们的经营部。

(三)

我们的广告经营部运转了一年多,规模逐渐增大,我们的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经营部在区里有了小小的名气,长风街道更是把我们当作“开拓致富渠道”的典型来宣扬。正好这年的春天,“第二届四川自贡灯会”在我区的长风公园举办。这次灯会规模颇大,场馆的布置和广告任务很重,区里非常重视,工商,市容,区计划经济委员会,区宣传教育部等部门联合成立灯会筹备会。筹备会知道长风街道有个颇有实力的广告制作经营部,专门委派区计经委的副主任找到我们,要我们负责灯展的全部场馆布置和广告制作,任务重,工作量很大,时间又很紧张。因为这是区里的任务,我们是非常的重视,于是我们回绝了外面的所有广告业务,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这次灯会的业务中。结果“自贡灯会”办得非常成功,所有的会场布置和广告制作都很到位,区领导非常满意。我们经营部的制作能力和业务能力在这次灯展中得到很大的锻炼,并很痛快地赚了一笔可观的利润。灯会的成功,我们广告经营部的名气更响了。这时区里拟计划筹备成立区级广告公司,据说广告公司的名字也是区长起的。区广告公司由区计划经济委员会(俗称计经委)筹备此事,区计经委副主任找到我们经营部,要林石和我出来搞广告公司。

是去?还是不去?我们一时心里都没有底。现在的经营部搞得很热火,业务又多,正是赚钱的大好时机,而现在却要放弃这些去搞广告公司,经营的方向要朝“公”字号跑,私营模式转为公,是利是弊,确实有点吃不准。我和林石商量,林石的态度非常的坚决:“去,一定要去,这是往上做大的一个机会。”他的理由是:“区里是干部编制,企业有区里撑腰,会越搞越大,搞事业总要朝上走,不要顾眼前的利益。”区计经委主任也找我们谈话,承诺以后都要转入干部编制,养老生病都有依靠,大公司总比小的经营部要好。我被说服了,于是,随波逐流,开始来到新的区广告公司工作。

很快,区广告公司开始运作。一上来由于得到区里的支持,各管理部门对广告公司是大开绿灯,公司的业务发展很快。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全区主要好的地段设置的户外广告媒体,几乎大半都是我们公司的。广告客户纷纷找到我们公司,合同定单一叠一叠,那时我整天忙得不亦乐乎,感到事业确实是做大做强了,和以前搞经营部以制作加工为主的规模来比,确实现在是要过瘾多了。广告公司有了好的开头,上面的领导都很满意,林石和我还受到了区长的召见,区长化了近两个小时和我们谈了市容面貌的建设规划,要我们抓住机遇,区广告公司要作出成绩。

从区长那里回来,林石非常得意地对我说:“我在区集管局那么长时间,还没和区长面对面说过话,这次广告公司的工作才开了个头,区长就找我们谈话,说明区里对我们很重视,以后好好做,前景会很光明的。”他接着又说:“还是做大好,赚钱是小事,作出成绩后以后还能做干部,做头头,现在区广告公司的级别就等于是一个处,经理就是处级干部。”当时听到他说这话,我尽管有点感到刺耳,但以为是开玩笑的话,所以没太在意。区长接见没多久,林石被正式任命为广告公司的总经理兼企业法人代表,我和另外一位从计经委调来的人任命为副总经理。

(四)

林石如愿以偿的当上了广告公司一把手,真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他把公司的所有编制模式全按区办公室的一套照搬。他向长风街道租用了一幢新村的全部底楼做办公室,整个公司有各办公室十几间,部门七八个,有烧饭的,清洁工,办公室主任,文书,每个部门都有部经理,连财务人员也有四人之多,真是人多枪多,人强马壮,和以前真是大不相同“鸟枪换炮了。”广告公司确实就是不一样,办公室搞得挺有气派的,还配有轿车和面包车各一辆。林石俨然当上了总经理后,“林总林总”听得多了也入耳了,自我感觉在事业上算是彻底“成功”了,在商场上算是“人物”了,他有点头重脚轻,沾沾自喜,渐渐地他开始懒得管理公司业务和公司财务,而是整天应酬吃喝,总经理架子十足,上班要车子接送,外出时前呼后拥。

广告公司尽管业务还是很好的,但慢慢的公司却显露出了危机。首先由于我们公司是区里扶持的,各个部门都帮过忙,于是这些部门的头头脑脑都把各种关系硬塞进公司,什么所长的小姨子,局长的外甥,科长的儿子等等,连烧饭的都是什么干部的亲戚,打招呼进公司的最多时竟然有十来人之多,没办法只好都安置在业务部。这些人在公司大都整天无所事事,混日子拿工资,但仗着有后台,谁也不能得罪,整个公司的风气变得懒散,无法管理。其次广告公司在外面名气太响,都认为是有钱地方,是“肉头”,所以几乎是每天中午都有这部门那部门的头头领导,或者是这关系那上级前来谈工作,来检查或纯粹坐坐看看,总免不了吃喝一顿,而且还不能怠慢,招待的规格也是越来越高,交际应酬的费用越来越大。

公司开销日益增大,公司人员不断增加,最热闹时,连工场间在内有七八十人之多,每月光发工资就要十几万,但真正扑在公司业务中,拼命维持公司的也只有十来人。公司越来越庞大的支出,就像一只大大深深的黑洞,再多的利闰,也很难填满。时间一长一折腾,公司渐渐由盈变亏,入不敷出,并开始向银行xx来维持公司的开销。

而在市场上,由于大家都认为开广告公司是很赚钱的行当,所以纷纷成立广告公司,就我们区来说,大大小小的广告公司新开了数百家,这样一来,市场竞争变得非常激烈。我们公司在市场上业务一统天下的局面被彻底打破,新的广告公司都用降低广告费价格的方法参与市场竞争,这样一来,我们公司承接广告业务变得很困难,广告营业额也在逐步下降。

但林石根本就没意识到公司生存的危机感,他仍然端着总经理大老板的架子,高人一等,他从不过问公司财务状况,不懂财务,不关心公司业务情况,也不具体管理公司,只知道吃吃喝喝,听听汇报。由于缺乏管理,整个公司上行下效,,现状越来越差。到后来公司成了这样一个习惯,每天上班的时候几乎看不到人,只有我负责管理下的设计部工程部几人在工作,而到中午十一时半才陆续看到人,大概十来分钟以后人会一下子出现,几十号人排着队盛饭,直到争先恐后把饭吃得一干二净为止,吃完中饭大家再排着队抢着洗澡。到了下午二点以后,公司又归平静,公司的人大都跑得不见了踪影。是不是区里的工作部门都是这样的?我不知道,只是听说区里的部门办公时一杯茶一张报纸是常见,但总不至于连人影都摸不着,门面还是要装装的吧。我们是企业,企业靠赢利生存,赢利是靠不断努力,苦干换来的,天上不会掉馅饼,全吃光了用光了公司只有“玩完”。

为了公司的生存,我除了拼命完成业务赚钱来尽量维持公司外,开始对公司的人员进行了管理,并多次在公司的会议上提出必须要整顿,并缩减人员的意见,但这一切都引起公司一些人的不满。那些社会上各部门各单位流传的所谓“机构的通病”人际关系,在我公司曼延开来,公司搞业务做实事的人不多,但吃饱饭说闲话的倒不少。公司一时有了这样的说法,说我们公司林石是当权派,王(指另一位副经理)是逍遥派,范是公司实权派。

这些无稽之谈,闲言碎语也传到林石的耳里,他很不舒服。也许他以前在机关呆过一段时间,对那些官场权势很敏感,他开始猜疑,多心。我和林石的关系也起了很大的变化,我们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一开始我们正副三位经理是在一个办公室工作,后来林石借故管理便利把我和另外一位副经理分开办公,他自己一人单独占据总经理室。平时在公司他指手划脚,发号施令,连对我说话口吻都带有上级对下级的味道,他除了奉承拍马的好话听得进,连一点意见也听不进,他xx变了,他已经不是当初和我一起搞经营部时,晚上在灯光下边看书边等我,那位重感情,重情谊的合作朋友林石了,而是一位高高在上,感觉特好,空摆架子不做实事的现成大老板了。

 我清楚认识到,现在面临着的这一切,都是由于当初走错了路,我和林石都不应该轻易踏进带有“公”字号的企业里,在吃大锅饭的公司里是没有任何出路的 。现在的广告公司,就像是一只烂了心的大苹果,外面有层皮包着看不出,还挺艳丽,里面全烂光了。我和林石的关系,也像裂了缝的瓷碗,已经难以愈合。

我决心离开这带有“公”字号的广告公司。

(未完待续)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浮沉(上) - fanzhong001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