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文化-民间艺术舞台(秋色)

 “秋色”,是丰收的景色之意。“佛山秋色”是佛山古代民间艺术活动的称谓,也作佛山传统民间艺术的总称。

  秋色又名“秋宵”、“秋景”,是佛山独有的大型民间文化娱乐活动。 过去秋色多在秋收时节的晚上举行,表现形式上分为灯色、车色、马色、 地色、水色、飘色、景色七大类。明永乐年间发展起来,各种精美的工艺品,通过游行 的形式来展出,并表演舞龙、舞狮、十番、锣鼓柜等助兴,让群众观赏评议。年复一年,技艺越来越高超,规模越来越大。

  早在明朝时期,为庆贺丰收,每于秋收之余,佛山人利用手工业的边角料:如纸、碎布、丝绸、香胶、蜡、陶泥、竹木以及农副产品:如蚕茧、谷豆、鱼鳞、瓜果、萝卜等,以扎作、粘砌、纸扑、雕刻、剪贴、雕塑、灌注等技法,制作成各种仿铜铁器物、仿陶瓷古玩、仿花鸟虫鱼、瓜果等,达到以假乱真、奇巧斗胜的艺术效果,流传下来,成为“佛山秋色”艺术品的独特制作风格。秋色还包括有彩灯扎作、头牌花车、化妆造型及各种表演艺术、民间音乐等。

  每年秋夜,人们在商定的晚上,各自将自制的工艺品及各项节目参加游行表演,逐渐形成富有地方民间特色的佛山秋色赛会,佛山人称为“出秋色”,每到赛会举办之日,佛山城内,万人空巷,盛况空前。

  秋,是指秋季,丰收之意。色,是指景色。秋色,就是秋天举行的会景游行活动。

  xx的佛山传统秋色,早在明代永乐年间(1403年~1425年)就已经出现了,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当时佛山是一个商贾云集和小镇,异常发达的手工业,培养了不少能工巧匠。人们在秋季丰收之后,用手工业生产的边角废料和小商贩剩余下料,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参加游行,酬谢神明,报答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好年景,逐渐形成佛山xx的秋色赛会,佛山秋色工艺品也由此得名,据说,最早是丰收之后的秋夜,儿童们用茭笋壳扎成小“龙”,龙身上插满香火,穿街过巷游舞。后来,人们用各种材料制成各种祭供品参加游行,稍后,游行队伍中又增加了举旗、提灯、耍狮、文艺表演、杂技、武术等。从儿童无意识的舞火龙活动到人们有意识、有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就是佛山秋色的产生过程。佛山秋色的发展完善。

  佛山秋色由于没有一个固定行业,都是民间自发搞起来的活动。农民和小商贩利用本身所从事的行业,自觉、自发、自愿地进行艺术创作。以铺为单位发起。秋色同佛山的政治,经济、人民的生活有密切关连。在收成好的太平时期。人民安居乐业多有秋色游行之举。明代后期,由于战乱,民不聊生,很少举行秋色赛会。民国初期,人民生活安定,秋色游行又逐渐得到恢复,不久,佛山工商来又衰落,秋色活动日渐消退,不少传统的手工艺作品相继失传。建国后,在百花齐放,百家xx的文艺方针鼓舞下,佛山的秋色艺术得到了恢复,并且由秋色艺术没有形式行业到有了一个独立的民间工艺企业—1956年佛山市工艺美术研究社成立了。1982年的大型秋色活动是历史上{zd0}的一次,至今人津津乐道。

  佛山秋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演,以民间生活、爱好、风情为依据,是表演艺术与工艺美术结合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主要内容包括“色”:车色、马色、飘色、水色、地色和灯色。有扎作工艺品、仿古工艺品、花卉工艺品、果品工艺品、鳞蚧工艺品五个门类。每次的秋色巡游,大体有两种形式,一是表演艺术,即扮演故事、车心、乐队、龙狮舞等,二是艺术品陈列观赏评比,如灯色、台面、担头、头牌、罗伞、龙、狮等手工艺品。出秋色时,各单项的先后次序是有严格规定的。它基本上分为十九项:一起马(游行前导讯号),二以灯笼队开路,三是大灯笼,表示游行正式开始,四是唢呐队,五是飞报马,六是头牌(帅旗)幡旗,七是罗伞,八是舞龙,九是灯色,十是台面(放在台面上的各种艺术品的统称),十一是担头(担挑着各种艺术品游行的总称),十二是车心(有一定内容的扮演节目),十三是陆地行舟(即陆地上划龙船),十四是十番(即民乐队),十五是锣鼓柜,十六是表演节目,扮演戏曲或历史故事的场面,十七是大头佛,十八是踩高跷,十九是狮子队。

  佛山秋色的特色

  佛山秋色{zd0}特点就是以假乱真,出奇致胜。因为秋色艺术是手工业工人的农民、小商贩创作的,它主要表现平发的理想和情趣。比如秋色中的担头,就是由扮演小商贩的人将“水产鱼虾,水果花卉”等,肩挑车拉,沿街“叫卖”。

  秋色作为民间艺术,特别有地方特色,使用的材料大多是下脚料和农副产品,瓜果、鱼鳞、稻秆等都是制作秋色艺术品的好材料。在佛山市工艺美术研究社的展厅里,就有鱼鳞灯和墨鱼骨灯、瓜仁灯以及用通草和灯芯草制作的秋色灯等等。浓厚的乡土气息、显著的行业特征也是佛山秋色的一大特点。制作秋色的人们总是将他们赖以生存的手工艺品和农副产品当作制作秋色艺术品的主要项目,如仿陶瓷制品,令人真假难辨,仿酒菜佳肴令人垂涎。据老一辈的工艺美术师介绍,秋色赛会中制作的仿生水果,与真正的水果放在一起,就连那些经验丰富的评委们也分不清真伪,六十年代,物资匮乏,曾有人在买到“水果”后,张口就咬,结果发现这水果竟然是泥做的。很多制作秋色的人都以自己的行业为创作对象,如经营水产的多制作鳞蚧类作品,经营玉器古玩的多以制作仿古工艺品见长。

转自:QQ1209093281 空间

郑重声明:资讯 【佛山文化-民间艺术舞台(秋色)】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