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定价权之争_青青子衿_新浪博客

阴谋论还是市场规律2010年01月16日 03:33{dy}财经日报

阴谋论调贯穿《货币战争》的始终。但是从常识上讲,我们很难接受这样一个说法:200多年前的英国人亚当·斯密、100多年前的奥地利人欧根·冯·庞巴维克、当代的美国人米尔顿·弗里德曼……这些经济学家穿越时空,勾结在一起,编造了一个弥天大谎欺骗世人;同时,他们还勾结了小布什在总统就职演说上作秀,勾结了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在哈佛大学的学生面前作秀……

所谓阴谋,只能是少数人的谋划。所以,需要有一个拥有30万亿美元资产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存在,忽悠并操纵了以上这些不同时代、不同地方、不明真相的人们,阴谋论才能成立。至于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不是真的有30万亿美元,这个问题嘛,既然是阴谋,自然就看不见,既然看不见,就没法有证据,于是也就不需要有证据。或者说,解释得通就是证据。

有人说,证明一件事情存在很容易,证明一件事情不存在太难了。不错,不过证伪主义的哲学思考方式在此时再次发挥作用:如果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办法证明一个理论是错的(不具有可证伪性),那么这个理论往往就是没有用的。

还是来看一个具体些的例子吧。

十二年前我刚接触有色金属行业的时候,铜铝价差很小。那时铜的全球平均生产成本大约是1600美元/吨,铝是1200美元/吨,但是在1997~2003年长达6年时间当中,铜铝价差大部分时间在400美元以下。铝企业日子很好过,铜企业日子很苦,经常被迫减产。

当时有这样一种论调:世界上生产铜的都是赞比亚、智利这种穷国,而铝的生产企业多来自发达国家——加拿大铝业、美国铝业、法国铝业,这三家企业的铝产量占据全球40%以上的份额。所以铜价就该低,铝价就该高。

1999年6月铜价跌到1360美元的时候,铝价在1260美元。随后必和必拓公司关闭了北美年产20万吨的铜矿(这些铜矿的现金成本高达每吨1900美元),费尔普斯道奇公司也跟进减产,才逆转了铜价的颓势。

不过好景不长,2001年科技股泡沫破灭,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全球铜市场供应过剩达到了70万吨,铜价再破新低跌至1335美元(铝价1250美元)。市场把目标锁定到更低的价格,因为世界{zd0}的产铜国智利的平均生产成本在1100美元。但此时的智利国营铜工业公司已更换了总裁,改变了以往的经营思路,仅在必和必拓宣布减产后的第二天就声明跟进减产10万吨,甚至都没来得及拿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这成为扭转供应过剩、填饱肚子的{zh1}一个馅饼,铜价仅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回升到了1500美元。

2002年美国经济在复苏之路上颠簸的时候,铜价再次跌落至1450美元(铝价1290美元)。智利国营铜工业公司又率先在行业内宣布减少20万吨销售,并且认真履行了他们的承诺,虽然铜出口是智利的主要外汇收入来源。他们的这一举动马上在价格上得到回报,后来铜铝的价差就开始不断扩大,犯了经验主义错误的买铝抛铜的套利者就悲剧了。

今天,在全球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铝价涨到了2250美元,而铜价已是7400美元。智利仍然是一个欠发达的国家,他们那里也没有金属期货交易所,智利国营铜工业公司销售铜的时候都是参考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价格,但并不妨碍他们获得超额利润。这一切源于他们自身的改变,只有按市场规律办事才能真正拥有定价权。

有市场就会有竞争,有竞争就会有胜负。阴谋论{zd0}的用处,就是给失败者挡上一块宿命论的遮羞布,除了能增加点茶余饭后的谈资以外,并不能解决任何具体的问题。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铜定价权之争_青青子衿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