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辣椒死棵病的诊断与防治_农技110_新浪博客



辣椒死棵病是造成辣椒植株死亡的几种病害的总称,具有发病急、危害重、损失大的特点.防止死棵病已成为当前辣椒生产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1、原因分析

据调查.目前辣椒死棵病主要的发生季节一是在秋季.即秋冬茬辣椒定植后到初果期;二是在春季,45月份发病严重。辣椒死棵病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

11重茬栽培

重茬栽培是造成辣椒死棵最重要的原因。重茬栽培使土壤中病原菌基数增多,尤其是保护地设施的相对固定和连年重茬种植使土壤酸化、碱化、盐渍化程度越来越高。土壤中病残体数量逐年增多,病原菌含量不断增加:加之保护地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又适宜病害发生,病菌从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植株后繁殖危害,在适宜的条件下传播蔓延.造成死棵病的大面积发生。

12种子带菌

种子带菌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也是新菜田发病的初侵染源。播种前不注意对种子进行xx处理,也给病害发展蔓延带来了更有利的条件。

13育苗、栽培方式不当

不当的育苗和栽培方式给病害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实践证明.用营养基质进行穴盘育苗的比用营养土育苗的苗期发病轻:施用未经发酵腐熟的有机肥的地块发病重:定植时平畦栽培发病重于起垄栽培。很多菜农在定植辣椒时.先是平畦栽培.等到缓苗发棵后再培土起垄.菜农的经验是觉得这样缓苗发棵快,实际上造成了死棵病的严重发生。

14灌溉方式不合理

不合理的灌溉方式给病害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大水漫灌或灌水次数多的田块发病明显较重。

15定植时期不适宜

近年来.有些菜农在7月中旬已经将辣椒定植.由于光照强,温度高,再加上定植前不提前造墒。定植后浇大水.定植过深等问题,导致辣椒定植后茎基腐病、疫病发病严重.死棵现象普遍发生,发病严重的大棚导致全军覆没.{zh1}只能重新购苗或改种黄瓜等其他作物。

16生长期内感染病茵

在整个生长期内由于管理不当或浇水、施肥、整枝打权等农事操作造成伤口而被病菌感染,导致死棵病的发生。

2病原分析

引起辣椒死棵病的病原主要有2类:一类是xx侵染引起的,主要是xx性青枯病;另一类是xx侵染引起的.在苗期和定植初期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疫病和茎基腐病.在成株期主要有疫病、根腐病、枯萎病和菌核病等。只有正确识别各种病害的危害症状。了解病害的发生原因及传播途径.根据不同的病害,对症用药,提前预防.及时防治.才能有效控制辣椒死棵病害的发生。

3辣椒死棵病的症状识别和发病规律

由于侵染性病害造成辣椒死棵时.通常可以在辣椒茎和根部发现病斑或病症.可以通过病斑或病症发生的位置以及植株死亡的表现症状进行诊断。

31猝倒病

猝倒病是辣椒苗期的常见病害之一.俗称“卡脖子病”.多零星发生,严重时会造成成片死苗,延误定植适期。

311危害症状 猝倒病主要发生在幼苗前期.刚出土的幼苗发病较多。幼苗开始发病时茎基部呈水浸状.暗绿色.病斑迅速扩展后病部缢缩呈线状。往往是子叶尚未凋萎、叶色呈青绿色时,幼苗突然倒伏于地面。有时幼苗刚刚出土.下胚轴和子叶已经腐烂、变褐、枯死。苗床最初一般是少数幼苗发病,后迅速蔓延,{zh1}引起成片幼苗猝倒。在苗床湿度大时,病部长出一层白色絮状霉。

312发病规律 猝倒病是由鞭毛菌瓜果腐霉菌侵染引起的xx病害。病菌可以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以卵孢子和菌丝体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遇适宜条件即可萌发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侵入寄主。田间再侵染主要靠病苗的病部产出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借灌溉水、粪肥、农具等传播。

辣椒育苗期出现低温、高湿以及光照不足条件时.极利于发病。12片真叶期的幼苗.由于子叶的营养已基本用完.新根还没有扎实,真叶自养能力弱。抗病能力也弱.所以容易感染此病;3片真叶后,一般很少发病。

32立枯病

立枯病是辣椒苗床常发病害之一,严重时造成成片毁苗.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

321危害症状 立枯病一般在出苗经过一段时间生长之后发生.主要发生在育苗后期或苗床温度较高时。最初在病苗的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病斑逐渐向里凹陷,扩展后绕茎1周.造成病部萎缩、干枯,幼苗死亡,但不倒伏,这是与猝倒病的区别。发病初期仅个别幼苗白天呈萎蔫状,夜间恢复。反复数日后,病苗逐渐枯死,湿度大时,病部常生有稀疏的暗褐色蛛丝状霉。病程进展慢,有别于猝倒病。

322发病规律 立枯病是由半知菌立枯丝核菌引起的土传病害.病菌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主要靠灌溉水、农具以及带菌的粪肥传播。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和蔓延。播种过密、分苗间苗不及时.苗床湿度大,幼苗徒长等可加重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33茎基腐病

331危害症状 茎基腐病是由半知菌立枯丝核菌引起的.主要危害辣椒大苗或刚定植的辣椒植株的茎基部或地下主、侧根。开始发病时病部呈暗褐色,逐渐绕茎基或根茎扩展,{zh1}导致皮层腐烂,地上部叶片变黄,由下而上逐渐枯死.病部表面产生蛛丝状菌丝.后期有时还能产生黑褐色菌核。

332发病规律 茎基腐病病菌靠菌丝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内越冬。在田间主要靠灌溉水、农具以及带菌的粪肥传播.种子带菌也可发病。  

34疫病

341危害症状 辣椒疫病菜农俗称黑秆子、烂秧子、水烂,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发生,已成为辣椒的毁灭性病害。病斑可出现在茎部任一部位,甚至叶柄,茎基部和分权处最多。幼株多从幼嫩的生长点处发生污绿色水浸状,萎蔫、软腐、枯干造成“秃尖”。成株病部暗绿色软腐。缢缩。叶部发病多从叶缘、叶尖或叶与叶柄连接处出现水浸状大病斑。扩展迅速。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稀疏白霉.病斑以上的茎叶萎蔫下垂.如果病斑发生在植株基部,则整株凋萎死亡。疫病发病迅速。病程短.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秋冬茬辣椒在刚定植后。春茬辣椒在5月份以后,保护地内气温和地温均较高,浇水量加大。这时就会造成疫病大面积发生。

342发病规律 疫病是由鞭毛菌辣椒疫霉菌侵染引起的xx病害。病菌以菌丝体、卵孢子及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或粪肥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长出孢子囊.借助风、雨、灌溉水传播,寄主被侵染后。病菌在有水的条件下经4-5h(小时)就可以产生大量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在28 -30的发病适温范围内,土壤水分是此病流行的决定因素。所以阴雨雪天气多、棚室浇水勤或浇水量大。疫病就发生早、传播快、发病重。

35根腐病

原来根腐病在辣椒栽培中发生量较少,近年呈上升趋势,已成为辣椒栽培的重要病害之一。根腐病具有病程长、前期难发现的特点.一旦发现为时已晚。351 危害症状 根腐病主要发生在地表以下,发病初期植株叶片在中午时下垂.早晚恢复,反复几天后。地上部萎蔫、死亡。条件适宜时发病快,干旱时潜伏期长。病株的根茎部及根部皮层呈淡褐色至深褐色腐烂,易剥落,露出暗色木质部.但其变色部分一般只限于根及根茎部.这是与枯萎病的区别.死亡后根部xx腐烂,只剩下丝状的维管束。主根受害严重时.茎基部发生萎缩.症状容易同疫病混淆。

352发病规律 根腐病的病原为半知菌腐皮镰孢菌。是xx性病害.病菌在土壤及病残体上越冬,通过浇水传播和蔓延.从根部伤口侵入。高温高湿时利于发病,施用未腐熟的肥料、连作、低洼地、土质黏重等利于发病。

36枯萎病

361危害症状 枯萎病主要发病部位在近地表的根茎部.病部干腐缢缩.纵向剖开病茎可看到维管束变褐且向上伸展。多从辣椒进入结果期开始发病。叶片从下向上发生萎蔫,中午尤为严重,早晚尚可恢复。数日后整株萎蔫死亡。因病程长.死亡的植株有叶片焦枯的症状。

362发病规律 枯萎病是由半知菌辣椒尖镰孢菌侵染引起的xx病害。病菌主要以厚垣孢子在病残体、未腐熟的有机肥或土壤中越冬.也有的附着在种子上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5-6年,条件适宜时通过气流、灌溉水或风雨传播。病菌发育和侵染的适温是2425℃.空气湿度在90%以上时易发病。连作、线虫危害严重、土壤过分干旱和土质黏重、呈酸性的易发病。

37菌核病

371危害症状 菌核病在辣椒茁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茎秆和果实。茎蔓染病多在近地面茎部或主侧枝分权处产生褪绿色水浸状病斑.后逐渐变为棕褐色。在高湿条件下,病茎软腐,长出浓密白色棉絮状菌丝.病茎髓部遭破坏而腐烂中空或纵裂干枯.后期在病部形成鼠粪状菌核。

372发病规律 菌核病是由子囊菌核盘菌侵染引起的xx病害,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里越冬、越夏。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借气流在田间传染。

38青枯病

青枯病是xx性病害,不仅传播快。而且病程短.死得快.一旦田间发病经常是毁灭性灾害。

381危害症状 青枯病发病初期仅部分叶片萎蔫.逐渐扩展到全株,伴随整株叶片萎蔫青枯,病程较短。病茎外表症状不明显,横切面保湿可见乳白色黏液溢出.即菌脓.这是与枯萎病的区别。

382发病规律 青枯病是由青枯xx胞杆菌侵染引起的xx性病害,病原菌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借雨水、灌溉水及昆虫传播。在土壤温度20-25、气温30-37.土壤含水量25%以上时发病严重。尤其在连阴雨天骤晴,气温急剧升高。土壤湿度大,蒸发量大,空气湿度相对较大,病菌活动旺盛.极易造成此病流行。另外,土壤偏酸性.也适宜病菌的生长。

4防治措施

因辣椒死棵的病因很多.且都属于系统性侵染病害.一旦发生很难防治.因此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这些病菌的传播侵染,主要在辣椒生长前期.所以辣椒生长前期是防病治病的关键.在防治上要采取从地下到地上xxx、从下种前到收获后全生育期防治的策略。

41严格检疫制度

认真执行检疫措施,减少病害传播的机会,控制病害发生范围。

42实行轮作

根据具体情况实行轮作.以降低土壤里的病原菌基数。

43xx种子

可用5560℃温水浸种lOrain().也可用1%福尔马林药液浸种30rain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20min,均可杀灭附着在种子上的病菌。

44xx苗床及营养基质

不管是工厂化育苗还是菜农自己育苗,都要注意苗床及营养基质的xx工作,可采用苗菌敌、福美双等药剂。播种后要喷施普力克1000倍液防苗期病害.整个育苗期每710d喷药1次,预防病害发生。另外可选用抗病砧木嫁接。

45xx棚室

夏季利用棚室歇茬季节.对棚室进行高温xxxx.可结合施用药剂处理,效果更为明显。可选用恶霉灵、线克、石灰氮等药剂。xx1520d后.提倡施用生物菌肥作底肥.增加有益菌数量.以抑制有害菌的增生。

46定植用药

移栽时穴施药剂可选用百泰、移栽灵、恶霉灵等.也可在定植后用药剂灌根,且定植前要提早造墒.定植时避免栽植过深.定植后浇小水。

47加强栽培管理

采用高畦栽培,加强温、湿度管理。浇水要适量,防止大水漫灌,能松土时要松土,以增加土壤通透性。此方法对各种土传病害引起的辣椒死棵现象均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48药剂防治

发病前利用药剂灌根防治,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可用甲基立枯磷加普力克.或多宁加甲基托布津.或恶霉灵加链霉素,或乙磷铝锰锌加DT等药剂喷灌根际部.或每株灌药液150200g。如果遇阴雨天气田间湿度大不能喷灌药时.可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加DT配成药土撒在植株茎基部。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保护地辣椒死棵病的诊断与防治_农技110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