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与网购,从相残到相依阿里巴巴pinyan2009的博客BLOG

虽然去年年末,部分民营快递企业与淘宝网之间发生了一次不大不小的涨价风波,但这并不能改变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在新经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业务互为支撑这一现实。

  国家邮政局的相关调查显示,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快递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全国快递业1/3业务量由电子商务牵动完成。仅2008年中国电子商务带动的包裹量就超过5亿件。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已成为现代生产流通的基础要素,协同发展的空间十分巨大。

  这一唇齿相依的关系在金融危机以来体现得更为突出,在传统快递业务量下滑的情况下,网上快递业务发展迅猛。据淘宝公开数据显示,2008年淘宝每天实际物流配送支持量约200万单/日,到2009年6月,物流实际业务需求量已上升到300万单/日,这还不包括其他电子商务网站快递业务。

  中国快递协会副秘书长邵钟林表示,电子商务与快递服务的结合是一个相互促进、共赢发展的过程,电子商务不仅带动了快递业的快速增长,而且有利于快递提升服务质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同时,优质的快递服务也是推动电子商务新型模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

  然而,在现实运作中,与电子商务的火暴不相匹配的是消费者有关快递业的投诉日渐升温,问题主要是延误送达;物品在运送过程中被损坏、损毁或者丢失;加收费用;经营者不履行赔偿责任或者赔偿金额不合理等。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可归结为低门槛准入引发低层面竞争,拖累了整个快递行业的做强做大做优。近年来,快递行业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由于没有一定的准入门槛,快递公司在登记注册时视同一般企业,因此几辆自行车加一部电话的快递公司和经营网点成为典型代表。依赖自行车和摩托车上门揽件和投递的快递公司大有人在,能拥有自己的营业网点和服务窗口以及独立的快件处理场地的较正规快递公司则为数不多。可以说,以民营资本为主力的快递行业,虽然有一批企业致力于在夹缝中艰难地做强做大做出品牌,但整体行业更多处于原始生态。大部分快递公司都存在规模小、生产场地简陋、营业网点少、网络覆盖面窄、交通工具简单等问题。

  由于民营快递企业比较集中于低端市场,价格就成为最核心的竞争力。而这也就使得网络卖家赚取邮资利润的“潜规则”成立。比如:本市或省内首重是5元一单,周边地区首重为8元一单,出省或市以外则{zd1}是10元,续重一般都是每公斤8元。但是,如果一家网店生意足够大,其运费则有下调空间。有可能卖家与快递公司之间的内部价格为10元,但是收取买家的快递费为20元,如果卖家每天走500件的话,网店每天光赚运费就是5000元。因此即使商品亏本卖,卖家仍大有赚头。

  淘宝网负责人也曾表示,一些成规模的卖家通过压低快递价格从中赚取差价,这些差价有的甚至高达40%以上。甚至有民营快递企业负责人表示,淘宝有专门在市场上销售的“教科书”,教新卖家如何与快递公司砍价,如何在快递费上分一杯羹,每家被“推荐”的物流企业都会在与淘宝沟通后制定一个{zg}限价的“报价表”,如果超过这一价格收费就要被罚,这也保护了一些没有议价能力的新散户卖家利益。

  卖家从中赚取快递费差价,虽然是快递行业低价恶性竞争的直接后果,但反过来也影响到电子商务的发展。长期在低利润甚至零利润下运转,使许多民营快递企业无法保证高质量服务,更不可能设立完备的应急设施和预案。

  伴随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对快递服务的时效性、安全性、质量等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表示,目前电子商务行业正呈现出重商流、轻物流,重信息网、轻物流网的倾向。对迅速崛起的电子商务来说,在相继解决了下订单、支付问题后,马上应该解决的就是物流配送问题。

  据悉,快递业的“混乱”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从2009年10月1日起,新的《邮政法》正式实施,对申请快递业务的资质要求更加严格,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防止了不符合规定的个体经营者从事这一行业。

  而去年年末发生在部分民营快递企业与淘宝网之间的涨价风波,虽然以不涨价暂告平息,但相关消息称,元旦过后,国家快递协会将牵头多家快递企业组成洽谈团与淘宝谈判以签署协议,将快递价格回归到协议价,希望通过谈判的方式来签署协议。据悉,协议价即首重价8元。

  无论是新《邮政法》还是涨价风波,都似乎意味着,快递业正努力地告别“战国时代”,寻求良性发展路径。而对于电子商务来说,出于为自身长远发展打造一个良好物流平台的需要,也应该帮助而不再是剥夺快递业。



无显示 无显示
郑重声明:资讯 【快递与网购,从相残到相依阿里巴巴pinyan2009的博客BLOG】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