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生活化的优势

摘要:  智力落后儿童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能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因此,在培智学校语文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内容来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学以致用,更好的学会生活,适应生活,从而适应社会。本文阐述生活化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提出,通过生活化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运用的实例来进行探讨语文教学生活化的优势。

关键词:   培智学校  生活化  语文教学

 

 

智力落后(即智力残疾)是指人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出适应行为的障碍。要想使这些孩子能够将来学会生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内容来进行学习,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学习内容,另一方面可以用他们的所学运用到他们的生活中去。

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xx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生活化语文教学可以让原本对学生很陌生的东西变得熟悉,能够把生活中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上来,既能够学到知识,又能够学会适应生活。

美国教育学家华特.B科勒涅克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鉴于此,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师生用生活的标准去判断,用生活的底蕴去诠释,用生活的经验去解读语文,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才真正受到启迪。这样,才能赋予语文课文以生命和活力,引导积极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在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把课文中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转化到生活中学生已经了解的知识来学习,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容易;把学生生活中积累的点滴运用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能够更加知道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使生活与课堂学习密切相关,发挥语文教学生活化的优势。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能够符合学生的生理特征。

我们这群特殊的孩子他们的智力与刚刚入学的六七岁儿童相差些许,爱玩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性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上有时要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常常阻断自己的教学来提醒这些学生集中注意力,上一堂课教师是又苦又累,学生厌学情绪日趋严重,可能有时候他们对这些学习内容根本不感兴趣,所以适当的联系他们生活中的已有知识来学习,学生会感兴趣,效果也会变好。如我们在学习课文《美丽的公鸡》时,我出示了一幅公鸡的图片,让大家告诉我是什么。好多孩子根本不能够清楚的知道,这时我问他们每天早上你们会听到“喔喔喔”的声音叫你们起床吧,那是谁在为你们服务呢?这时学生都知道原来图上的是一只公鸡,学生们一起来学一学公鸡的饿叫声,很自然的学生便有了学习的兴趣,学公鸡叫很符合这个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通过直观形象的事物来进行学习。在学习课文《我的小书包》时,直接拿出学生的书包来进行学习,书本里有课本,文具。学习这样的句子,直接拿出书包里的东西来学习直观的来学习课文,学习文具,从而学会内容,掌握内容,这样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符合这些特殊孩子的心理特征。

二、语文教学生活化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把兴趣比喻成{zh0}的老师。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我们在学习课文《春姑娘的日记》时,文中有一幅插图,上面是春姑娘和一群大雁,老师提醒看图上的大雁是张开嘴巴的,它为什么会张开嘴巴呢?学生会说大雁在说话,我接着问他,你怎么知道大雁是在说话的呢,因为我们小朋友在说话的时候嘴巴都是张开的,所以我们知道大雁在和春姑娘说话呢。同时,教育平时不喜欢开口说话的小朋友,让他们向大雁学习,张开嘴巴说话。学生生活化的知识运用起来,便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也很感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很快的参与到学习中,兴趣是{zh0}的老师,让原本枯燥无味的学习变得津津有味,使学生乐此不疲。

三、语文教学生活化具有较强的激励性

联系学生已有的,比较熟悉的生活知识来联系课文内容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语文课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但是我虽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效果不是很好。于是我利用每天课堂上几分钟的时间拿出报纸上一则小报道来让学生读一读,开始我会找一位读书读得比较好的学生来读,及时对他进行表扬与奖励。报纸上的报道,不仅可以使什么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还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面对每天这样的训练与刺激,班级的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会阅读一些报纸,想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来课堂上展示,这样形成良性循环,他们都爱读书了,也能够读好书了,从报纸上学到的知识还可以运用到课堂学习中来,利用生活中的阅读报纸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说语文教学生活化具有较强的激励性。

四、语文教学生活化还具有较强的功能

生活教育功能体现在引导学生亲自参与的实践活动中,从实践中不仅学到了书本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品质。在学习《春姑娘的日记》时,针对班级中有的学生不愿意大声说话,回答问题的,联系了文中大雁在与春姑娘进行交谈时的特征来表明,大雁的嘴巴张的很大,声音很响亮,告诉他们大雁和春姑娘都能够大声的说话交谈,为什么你们不能够向它们学习呢,这时候告诉学生应该大声说话交谈。老师再和他的家长聊天时,也能够大声说话,给他示范作用,利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事情来告诉他要大声说话,生活中的例子可以教育到他。在学习应用文《借条》的时候,课前老师先问一名学生借一件物品,然后写一张借条,告诉他,老师把东西还给你时,再把借条还给我。于是课堂教学时,便会举这样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例子来告诉他们,并拿出借条来进行讲解学习,这样的例子比书本上的例子更能够让他们接受,也更熟悉。实践证明,生活化教学的作用在于:它既有效的传授了知识,又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联系生活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是充满乐趣的,生活化的内容符合学生的生理特征,生活化的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活化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激励性,生活化的内容同样具有教育功能。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也能够学的开心,老师也能够教的开心。

参考文献:

1、《课堂教学方法与艺术》          国际文化出版社              主编

2、《现代教育制度与思想》         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健生  主编

3、《发展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林崇德  主编

4、教育大辞典(第1、5 卷)         上海教育出版社          顾明远  主编

5、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组编

6、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特殊教育    现代特殊教育            李仲汉  主编

郑重声明:资讯 【浅谈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生活化的优势】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