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习惯(下)_朋友_新浪博客

6、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

孩子有了一定阅读能力,就得让孩子广泛阅读课外书了。孩子不读科普读物、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等各种书籍,不读各种儿童读物和报刊,就谈不上对知识的兴趣。如果孩子除了教科书什么书也没读过,那么他的学习会越来越槽,{zh1}变成个落后生。有人说:“正课还学不好呢,去读那些杂书岂不是耽误功夫?”好像只有学有余力的孩子才能看课外书,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孩子越是感到学习困难,就越是应该多读各类书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学习需要一个广泛的基础,孩子读的书越多,他的知识面就越广,思维就越清晰,智慧就越活跃,学习新知识就会变得越容易。因此,做父母的要尽自己的能力给孩子买些课外书,引导孩子认真阅读,养成他广泛阅读的习惯,这将是一辈子的财富。

 7、及时改错的习惯。

让孩子准备一支红笔。随时改正自己练习本、xx上面的错误,以鲜艳的红色加深错误在脑海中的印象,然后用一个本子,将这些错误收集起来,用“错别字举例”、“错题汇编”等形式分类记载,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现类似错误。

同时还需给孩子准备一个良好的空间,让其静心作业,作业时尽量不与孩子说话,有话等到作业完成后再说,还要提醒孩子作业时不说话,不玩玩具,不吃东西,一心一意做作业,心静志宁作业质量才会高。

8、说理诱导,让孩子明白应该养成良好习惯。  

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违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客观规律,教育必然失败。事实上,以说理诱导孩子的行为规范,养成良好习惯,是我们教育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在让学生养成课前准备的习惯时我是这样做的。记得一节数学课,铃刚响,大家都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准备上课。而此时,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学生却慢吞吞地走进教室,桌上也没摆放好本节课需用的学习用品。我没生气,但也不打算放过这一细节,因为我知道习惯是从小处养成,而且得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于是,待大家坐定后,我便说:“聪明的孩子都知道在课前把下节课用到的东西准备好,因为他们希望在课堂上节约点时间多学点知识,真是太懂事了。不过有几个学生还没准备好,我想他们一定是忘了,但是相信他们会很快改过来的。”果然,话还没说完,这个学生已经开始拿书和文具了……  

9、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在家庭中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学习也是很重要的,而不是简单的一句自己思考或明天问老师去,可用商讨的语气对孩子说:你再想想,你觉得哪个地方有困难,你把你的想法说一下。还要加入自己的想法,如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理解的,我是这样想的,这个问题我和你有分歧,明天再问一下老师看应该怎样理解等。要让孩子觉得你是在和他平等进行交流,这样孩子就不会出现逆反心理,非常愿意和你沟通。现在有的家长经常抱怨,孩子一碰到困难就想得到帮助,而不肯或不知道怎样思考,殊不知,家长自己没有给孩子一个思考的空间,对于孩子的这种现象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这么简单也不会做,而没有站在他的年龄段,让孩子自己觉得很没用,时间一长孩子有困难都不敢跟你说,慢慢和你的交流、沟通就少了,所以有些家长等孩子到了高年级,又开始担心孩子怎么从来不主动和自己沟通。

 10、细心观察的习惯

     下面是一个叫胡永菁的小学生的一篇作文《小白鸽》中的片断:

    小白鸽的头部两侧长着一对圆圆的红色小眼睛,浅灰色的眼皮像一层薄纱,随着眨眼睛的动作极快地拉下,有极快地掀起来。小白鸽的嘴巴是淡粉色的,上面的一半长,下面的一半短。嘴巴的上头是隆起的两朵小花鼻,上面各有一个小洞,那就是鼻孔。小白鸽全身的羽毛都是白色的,仔细观察,各处的羽毛并不相同。头上的羽毛又细又短,摸一摸,滑溜溜的。背上的羽毛厚厚实实、层层叠叠,整整齐齐排列着。肚上的羽毛蓬松柔软,像刚弹过的棉絮,要是摸一摸,还热乎乎的!翅膀和羽毛上长着又长又硬的翎毛,能像折扇一样打开,真好看!

这个作文片断,胜人之处在哪里?是文字好吗?文字当然好,但是,这不是关键和根本。关键和根本是,这位胡永菁同学有着非凡的观察能力。非凡的观察能力,是学好作文、学好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基础。好多父母以为作文都是语言文字问题,其实,孩子平时太粗心,不善于观察,是写不好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设想一下,如果这位同学在生活中没有仔细观察小白鸽,能够单凭一些美好形容词儿来写出上面的文章吗?所以,功夫在"诗"外,功夫在观察。

培养方法:

    观察习惯的培养,首先生活中处处留心,处处留心皆学问。遇到新奇的事物,比如去动物园看动物,出去旅游看风景等,大人在孩子欢呼兴奋、情绪盎然的时候,恰倒好处提醒、引导他,仔细地观察细部,审视细节,不要只看笼统地看大概。

观察要从形状、声音、颜色、味道、数量等方面入手。

应当培养的良好的习惯还有许多,诸如写字的习惯,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不懂就问勤于思考的习惯,等等。还有在成人看来是小事,但对少年儿童却很重要的习惯,如爱惜书簿和纸、笔等学习用品,以及做完作业把书籍文具整理好等等,家长都要注意对孩子的指导培养。

孩子的习惯不好是不是与一下原因有关呢?

   1、家庭生活步调是否太快?家长在公私两忙的情况下,凡事讲求效率,步调原本较慢的孩子,被迫在快、快、快的节奏中打转,根本无暇慢慢而专心地完成一件事。

2、家里的活动是否太多?太多则无法给孩子提供安静的环境,生活总在浮动的气氛中度过。若非自制力很强的孩子,很难建立良好的专注力。

3、是否太宠爱孩子,缺少行为规范?过度的宠爱会导致对孩子的纵容,往往使孩子随心所欲,爱做什么做什么,没有忍耐、克制情绪、克服困难的观念,做事自然难以静下心来进行到底。

4、是否为孩子买过多的玩具或书籍?外在刺激太多,玩着汽车又找别的玩具,一换再换,玩具只带给孩子短暂的吸引,无法在玩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5、是否过多的批评、数落孩子?过多的数落可能形成对孩子不良的暗示,使他产生“反正自己怎么也干不好”的想法,从而做事时不肯专心完成它。

小孩子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想让别人感到自己能力超群,出类拔萃。所以当他们取得成绩时,特别渴望得到家长的肯定,如果家长能及时发现,并予以表扬鼓励,孩子要求进步的动机就会得到强化,并产生xx感、荣誉感。为了维护这种光辉形象,他会坚持不懈地做出种种努力,不断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产生积极的良性循环。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经常用“肯定”激励孩子的自尊、自信,用“赞赏”激发学生的自律、自强,从而培养孩子成功的习惯。

在家里还要让孩子参加自我服务劳动。像学会照料自己的生活。如:穿衣、吃饭、整理书包等,父母尽量不要替孩子代做。父母还应当让孩子参加一些家务劳动,如帮父母洗碗、购买零星物品、打扫卫生等,这不仅是培养孩子生活处理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还有助于使其养成尊敬父母的良好习惯。

    指导孩子订计划,包括德、智、体各方面的安排,学习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孩子的计划包括每天的时间安排、考试复习安排和双休日、寒暑假安排。计划要简明,什么时间干什么,达到什么要求。每天的计划安排,星期一至星期五除了上课之外,要把放学回家以后的时间安排好。放学回家主要是复习、做作业和预习,还应该有玩的时间和劳动的时间,不能让孩子太累,应在快乐中学习。周六和周日应安排小结性复习、做作业,内容不可排得太满,否则影响效果。寒暑假时间较长,除了完成假期作业之外,要安排较多的课外阅读和较多的文体活动。同时督促孩子严格执行计划,不能订完计划放在一边。计划可以调整,但不可放弃。

  对孩子要勤表扬,多鼓励。表扬使学生产生自信,鼓励使孩子战胜胆怯。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利用闲暇多与孩子交流,做孩子忠实的听众。对于孩子的一些想法和念头不要急于批评,而是因势利导进行正面引导。

和孩子做朋友,遇事征求孩子的意见和看法,不管采纳与否都给孩子讲明其中的道理,使孩子愿意思考且思想活跃。

多接近自然和社会。走进自然和深入社会是养成儿童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

    在小学阶段,家长的督促非常重要。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这样,家长平时的督促就是显得更为重要,要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孩子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只有坚持要求、训练严格、耐心诱导、及时指点、反复强化、持之以恒,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才能得到形成和巩固。

    {zh1}我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来结束我们今天的交流活动: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给学生父母的17条建议

          一、习惯培养要尊重儿童的主人地位

        二、习惯养成要注重{dy}次

        三、习惯培养要按层次进行

        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要具体

        五、习惯培养要找好突破口

        六、习惯培养需要必要的训练

        七、习惯培养要提倡孩子的自我教育

        八、家庭内部要保持一致性

        九、主动与学校沟通配合

        十、言教应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十一、身教比言教更重要

        十二、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

        十三、让孩子在体验中养成好习惯

        十四、给孩子找个同龄榜样

        十五、习惯培养需要父母的威信

        十六、必要的惩罚是习惯培养的辅助手段。

        十七、习惯培养要避免随心所欲。转载wanglaoshi369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培养习惯(下)_朋友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