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与表达_卢岳_新浪博客

绘画与表达

    如果给讲座界定主题,往往就一个主题来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看法,那么在讲座中就自己的看法,和在场的人的看法,互相碰撞,互相摩擦,会促进讲和听的人(此讲可是讲座之人,可是在场之人,听者可是讲座之人,也可是在场之人)产生新的思索和想法。也就是仅仅讲话、听话是不够的,如果要上升到对谈,就如瑞吉欧教育里所言,谈话不能算是对谈,对谈是彼此之间产生思想碰撞、思想交叉,产生新思想的状态才能称之为对谈。这就使人想起我们平日的谈话活动,事实上,每个人之间如果么有“异向交往”(《静悄悄的革命》语)的话,是称不上对谈的。我希望有对谈的状态。我常常渴望有想法的人能够在一起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谈,哪怕争得面红耳赤,哪怕吵得不可开交。这也是我选择这个讲座话题的原因之一。我就要选择我也没有明确答案,还处在困惑探索中的问题。

    其实选择这个话题也是顺其自然,因为选择它的那段时间,正好在关注瑞吉欧课程中,很多项目活动都以图画表达贯穿实施过程始终的现象。注意到在那些图画表达的作品中人物的形象,正好家中儿子正在盛行野营之旅的游戏,极其关注其对帐篷的线条勾录,两三条线条就描述了帐篷的显要特征。因为这个讲座搜集儿子不同时期的人物画,也发现了如瑞吉欧作品中的单一人物画现象。我是很了解每个阶段孩子绘画人物的发展过程的,在《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中看过,在《儿童绘画心理学》中看过。孩子的线条是从单一逐步向平面向立体逐渐分化的,那么在幼儿园后期何以会出现单一线条的人物画呢?

    曾经在美术活动中的很多想法或很多现象就一股脑儿冒了出来:《拾落叶》中孩子的作品呈现、老师的牢骚;曾经黑白画的那个大班,班上女孩子是风靡公主装饰式的人物;对小班美术活动主题的观察、实施以及对作品的比较、分析;在语言活动《暑假去过哪里》中那个小女孩用圆圈代表自己和妈妈引起的联想……我将这些在活动中的困惑由着大概的时间关系,一一呈现,以充分表露在日常活动中的思想脉络(我常常以为思想脉络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思想如何得以形成的根源)。而在准备的过程中,对问题本身的疑问和疑惑,对问题提出后遭遇的可能性,不断的否定、再肯定、再否定、再肯定……

    直至并没有“再肯定”的情况下,一起探讨。而经由探讨、大家想法的呈现,自己的思路又开始逐渐清晰。

当然每个时期的孩子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人物,或可以用某种颜色、某种形状、某种事物……为什么会在ppt中流动一些米罗的人物抽象画,从这些米罗人物作品中可以看出,人物可以经由各种印象、各种方式来表达。这使我想起大班的一个活动《我》,你觉得什么事物最能代表自己,很多孩子都无意识的选择了最能代表自己的事物。作品就是内心世界的流露,内心世界的展现。或许我们在自己的美术活动中,往往潜意识里就更倾向于协助孩子描述我们脑海里所以为的人物画。因为我们的这种倾向意识,无形中熏陶给了孩子。尤其是当孩子说“我不会”的时候。我们当然知道很多父母在孩子早期并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会造成各种各样“我不会”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引导孩子找到自我表达的方式?

你有你喜欢的颜色吗?

你有你喜欢的线条吗?

你有你喜欢的材料吗?

你有你喜欢的事物吗?

……

    其次,我所谓的经验为绘画服务,还是绘画为表达经验服务,我是想引起对我们美术活动性质的思考。在瑞吉欧学校里,每个孩子都是有绘画表达的需要才进行绘画活动的,而我们的美术活动里,孩子在这点上往往是被动的。我们有时会为了绘画而去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或感性认识。尤其是技能,我们很多时候会专门教导技能,我以为技能是孩子在绘画表达过程中自然而然需要追求的,当他们需要的时候,他就会关注周围老师或同伴身上或作品中类似的技能,并融进自我表达方式中。犹如《教学勇气》里所说,我们常常吸收那些跟我们自身彼此相溶的东西。

    {zh1},说到这种单一线条的人物画表达时,讲座之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一种语言不只包含一组符号,还包括符号传达意义的规则。那么怎样的绘画作品才能是一种语言呢?瑞吉欧言:“用粘土做成的赛跑者是一个象征,却不是一种语言,然而,当12位幼儿利用粘土制作不同的人物,来告诉其他人如何玩‘丢手帕的游戏’,这些人物就成为语言的要素。”这不仅仅是孩子关注的范畴或者对象不同,观察孩子绘画形象发展的步骤和过程,过去的观察者更多的是从形状以及空间处观察分析,更多的没有从孩子绘画所表达的内容和承载的情节,也就是表达的沟通功能来观察分析。如果从“绘画如何成为一种语言”这个角度来分析孩子的绘画作品,那么我所呈现的那些人物画,已经呈现非常成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这几天我注意到大二班画《树》的活动作品中,有一个孩子表现幼儿园围栏、围栏处的棕榈树、以及围栏外的马路、马路上的汽车,我注意到汽车上的人物形象,也是这样一种单一线条人物画,但姿态、手势等的描述都相当成熟。它更好的向观者表达了他想要告诉的场景和事情。我们在各个年级的美术活动中,如果仔细观察这类善于观察、善于用图画语言表达的作品,看看这种作品经历的发展过程,那将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课题;如果我们在其它的活动中,就如何引导孩子用自我的图画语言来进行活动的规划、过程的记录,进行探究,或许我们就可以做成自我特色的瑞吉欧教育了。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绘画与表达_卢岳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