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应以EVA为出发点,逐步改善自身基因- 卫战胜- 新闻解读- 价值中国 ...
(50)
发表者简评:

  无疑,强化央企EVA指标考核的提出为市值时代带来了光明的方向,但方向只是希望,目前一些管理层为个人私利“欺骗”股东的事情发生。管理层用价值模型逃避短期收益的实现,导致投资者和股东的长远价值被恶意稀释。从而操作股价,套取现金。90年代以后,波音、施乐等大企业纷纷出现这种事情,只谈股市价值,隐藏造泡沫的动机。

  事实上,早有学者认为基于历史价值和市场价值计算得来的EVA多少会产生一些误导。公司的价值在形式上可以分为账面价值、市场价值和内在价值,由于现有制度与体系的不完善性,账面价值可以作假,市场价值可以操纵。人们对EVA方法的另一个普遍忧虑是,用EVA作为绩效评估手段,会使管理者减少投资。这种投资不足不仅会出现在有形资产的投资上,也出现在那些诸如研发和品牌开发的无形资产上,还出现在并购活动上。这种忧虑源于由EVA产生的资本成本以及如下想法:管理者从现有资产中榨取利润——限制任何不能立即带来回报的投资。这就是稀释长远价值。另外,在计算经济增加值所需的股权资本成本时,需要参考资本市场上的数据来确定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风险酬金,而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使股权资本成本的确定相对困难,EVA缺乏应用背景。背景数据不正确,不稳定,导致这个东西水土不服。这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EVA并不定就符合国情。

  EVA的瓶颈在那里?因为他只是概念和变革方向,没有统一标准,没有实现流程。还有些复杂,这就好像宫爆鸡丁的照片和怎么做出来一样难度太大了。比如:给你恐龙骨头,也造不出一个真恐龙来啊。因此,只有改造企业的基因工程才能让企业孵化出真恐龙来。再好比把一只鸡拔光了毛,画上迷彩,说这就是恐龙。但很快,它咯咯咯的叫起来,又长出了毛。也就是EVA说的都是恐龙的样子,只是对表皮的描绘。有外向内希望企业能进化成功那简直是天方夜潭。因此,EVA指标考核还不能说是“治本的良策”。让企业由内向外的彻底改造自身基因才是正途。

  • 个人名片 钭志斌
  • 个人名片 卫战胜
郑重声明:资讯 【央企应以EVA为出发点,逐步改善自身基因- 卫战胜- 新闻解读- 价值中国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