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面前有一碗汤,汤碗旁边放着一双筷子和一只汤勺,你会把勺子绑在筷子上,然后握住筷子去喝汤吗?假设有人这样去做,而且喝到了汤,这个人大赞:“这筷子太好使了,能让我喝到汤。”你会怎么看这个人?
如果我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一定会被雷翻的。不过很奇怪,这样的人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甚至在学佛的群体里也不乏其人。
头些天有一位网友问我:“你知道有个卢台长教大家用“小房子”超度人的吗?”
我说:“有所耳闻。”
这位网友接着问我:“你怎么看这件事情?”
我就用上面喝汤的方法给他做比喻:“小房子好比是筷子,写在小房子上的经文遍数好比是勺子,你说是念经的功德利益了逝者,还是小房子利益了逝者?”
这位网友说:“当然是念经的功德利益了逝者。”
我说:“你还挺聪明的,不过很多人在迷那个小房子。”
自古以来,在佛教中,不论是出家众还是在家众,要想超度或者利益逝者,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念经并且做功德回向了。无论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都是这样。之所以能利益逝者,我们要知道,这是缘于佛力加持、经咒不可思议的力量和我们真诚的祈请,这些因素和合在一起,这个力量才会利益到逝者。
至于纸做的小房子,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佛陀住世讲法的那个年代,纸张还没有出现在印度的大陆上。佛陀涅槃后,他的弟子们也只是用树叶来记载佛陀曾经讲过的经,说过的法,那就是xx的贝叶经。
佛教常识:【贝叶经就是写在贝树叶子上的经文,源于古印度。在造纸技术还没有传到印度之前,印度人就用贝书叶子书写东西,佛教徒们也用贝叶书写佛教经典和画佛像,贝叶经的名字由此而来。贝叶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用“斋杂”和“瓦都”两种文字写的,有的是用针刺的。它是研究古代西藏文化、语言文字、佛教、宗教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原始资料。】
佛陀那个年代,是肯定没有用“纸做的小房子”超度逝者的,在任何一部佛教经论中也没有记载过这样的方法。那时的人们计数就已经在用佛珠了。
我希望通过喝汤这个比喻,告诉大家:你不需要把勺子绑到筷子上,也一样可以用勺子喝到汤。同样的,你不需要借助“小房子”,也一样可以利益逝者。佛陀在涅槃前留下的遗训中,有“依法不依人”一说,作为佛弟子当谨记佛陀教诲。
阿弥陀佛!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