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助动车问题的一点思考_rfjiang0803的空间_百度空间

对助动车问题的一点思考

下午从莘庄回家,车在水清路上开。两去两回四车道,加上星期天路上车不多,同时我的车前没有其他汽车,照理应该很好开,但车速却愣是起不来,原因就是有一辆助动车不走隔离栏右侧的非机动车道,却开上了机动车道,一直游走在我的车前。车主是一位长发中年男人,迎着风他的长发被吹起,可以想见是加足了油门的。我走的是机动车内道,左侧外道那辆轿车与我同速,这意味着我也无法从左侧超前,只能被动地跟在助动车后面。本来就没有开慢车的习惯,我几次尝试从助动车与轿车中间空隙处穿过去,但这位长发男却总会不时向左边转一下车龙头,超车机会就总也没有出现,真让人气不打一处来。

到了漕宝路口,正好遇到红灯,大家都得停车等候,助动车也不例外。只见中年男此时再向左打方向,一个漂亮的弧线后竟然停到了我的左前方,马路的正中间。

不行,我得向他说道说道。于是我摇下了车窗,对着他的后背说:“朋友,你好象是把这助动车当作机动车开的是吧?”

长发男回过头,开始似乎不明白什么,继而听出了我的意思,有点尴尬地笑了。

“你老是压在我的前面,开又开不快,我倒变成非机动车了”,我继续调侃。

“奥,对不起,对不起!”长发男开始打招呼。我还想说他两句,但红灯开始转黄,我刚说到“你这样很危险的”,绿灯已经亮了起来,长发男手里油门一加,转眼车就没了踪影。

我明白,前面说他的几句话,对习惯违规者来说,力度是远远不够的,但真正能够掌握力度的交警们又做了什么呢?

一个原本很简单的交通概念: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属不同的交通工具,传统的做法就是在路上分设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要求两者各行其道,以保证安全。然而在目前的现实中,简单的问题变得不那么简单了。变化发生在非机动车的内涵已经不同以往了,明明是烧气,烧油,或者用电来启动机器运转的这些车辆,其与各类汽车、摩托车仅仅存在马力功率上的大小区别,机动车的本质是一样的,但按照现在交警部门的规定,只要马力在多少标准以下,不叫机动车,给你个名称叫助动车。什么叫指鹿为马,这就是,并且有文件作为依据的,吊诡不吊诡。

这样问题就来了,你不叫这些车为机动车,但它的动力、它的车速是明白放在那的,即使是体力差的白发老者,坐上车子转动手里的电(气、油)门,照样可以潇洒地快速行驶在大小马路上。我家附近有一家建材市场,建材市场旁边是一家粮油市场,每天就看到送货员们把长长的塑料管子、沉沉的金属件、鼓鼓的大米包等等,放在助动车上,频繁进出于两家市场内外,不要担心车子承受不起,助动车有足够的动力把这些东西送到要去的地方,可见助动车早已不光是代步的工具,而且成为实实在在的运输工具了。

必须指出,眼下中国人的交通意识是存在很大问题的,对于绝大多数助动车骑手而言,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对机动车上路应该有的规矩可说基本不了解,当他们骑着有一定速度的助动车行驶在路上,危险镜头也自然无法避免,所以也就有我今天遇到的助动车堵在机动车前的现象,也就有助动车频频闯红灯的险象(其概率远高于自行车闯红灯),甚至也就有助动车直接撞死人的情况发生。

同样还要指出,在我们宣传公交优先的时候,现在公交车上很空的现象却不少见(部分线路除外),为什么乘坐公交车的人比例小了?除很大一部分因为公交车费贵的原因,重要一条就是有助动车这个真正起机动作用的车辆可以使用,当然与公交巴士拜拜了。

显然,由于交警部门在助动车管理上的认知错误和基本放任自流,造成数量庞大的助动车充斥街头的情况,使道路交通拥堵更甚,混乱现象更巨,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交通的部门实际上干了制造交通混乱的事情,因此实在需要来一番正本清源的反思,还原助动车就是机动车的本色,管理部门应考虑禁止助动车上路(突然想到南方一些城市有禁止摩托车上路的规定,上海也有从限制开始到以后逐步取消摩托车上路的措施,总不见得此处关了摩托车上路的门,彼处却又大开允许助动车上路的另一扇门,岂非让问题照旧),要把这部分人引导到乘坐轨交、公交车上来,当然,公交优先不能仅作为口号喊,轨交、公交车的价格一定要象北京等其他城市那样降下来,让市民真正体会到政府照顾百姓出行的诚意,让他们真正乘得起。



郑重声明:资讯 【对助动车问题的一点思考_rfjiang0803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