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面条_月上惑_新浪博客

说起“倒面条”,这个词怎么也给人们解释不明白。这也难怪,它是一个短暂时期的特殊产物,既没出现在词典上也没广泛出现在老百姓的口头上,没有经过那种生活的人是很难理解的。

一九五九年秋天的{yt} ,我妈妈用毛巾缝了一个袋子,里面装着一个黑瓷罐,然后塞给我一块九毛钱,让我和小伙伴,进财,高小月到漯河市去倒面条,我记得那个黑瓷罐中间大两头小,像个老式的油锤,大概能装七八碗饭,当时我八岁,进财九岁,小月大概十一二岁,也记不得大人的神情,只是高兴得什么是的。我们村离人和车站三里地,人和车站离漯河车站七公里。我们舍不得两毛钱的车费,沿着火车路由南向北整整走了一个上午,到漯河市已经中午了。小月领着我们先到火车站下边一个叫磨角楼的饭店每人买了两碗面条.记得面条是高粱面芡,八分钱一碗,我舍不得喝,趁人不注意,倒进罐子里。

出了磨角楼高小月说她要回家,向我借了两毛钱打火车回家了。我和进财到大街上专门找食堂,当时农村吃食堂,生活困难的迹象已经显露,城市还不要紧,饭还便宜,也还买的到。我和进财第二站来到一个叫和平饭店的地方。饭店饭厅很大人也很多,大概只供应面条。每张桌子八个人,后面来的人排队,等前面的人吃完,再坐在凳子上。面条一毛钱一碗,一次只供应两碗,等了好久才见服务员把面条端上来。我和进财舍不得喝全倒到罐子里。这时有人向服务员检举我们倒面条,我们心理害怕,不等服务员干涉,便悄悄的跑掉了。

我们转悠了一下午,有的食堂见我们掂着罐子不让进,有的食堂我们不敢进,一下午也没吃一口饭。可我们并不觉得饿,我们抱着半罐子面条像抱着巨大的财富,心里觉得很塌实。上灯时分,我们转到老街回民饭店,每人买了一碗汤圆,汤圆一毛钱一碗,一碗四个。我们都把汤喝了,把汤圆倒进罐子里。

黑夜来临了,巷子里黑咕隆咚让人害怕,到哪里过夜呢?我们自然想到火车站,火车室灯火明亮,但是没有火车票不让进候车室,我们只好抱着罐子坐在候车室的厦檐下的水泥地上。这时一群玩耍的孩子拿着棍子向我们指指戳戳起哄,我们只是痴痴地看着他们一声不吭。一个稍大的孩子问我们这里有没有亲戚,我想了想只记得有一个不大来往的表姐在回民小学当校长。这一说还说对了,孩子们笑着跑开了。

又过了一阵,从值班室走出一个民警问我们饿不饿,我们只是憨憨地摇摇头。他返回值班室拿出一个面饼,一掰两半分给我们,面饼有碗口大小,有人咬了一口,是带皮磨的大麦面,吃起来沙沙的、甜甜的,有一种诱人的麦香。由于年龄小,后来怎么也想不起他当时穿的什么衣服,长得什么样子了。

夜深了,深秋的夜很冷,只记得脚指头冻得麻木疼痛。透过灯光看去,天上很黑,星星很小,眼睛在一眨一眨不知在干些什么。夜好漫长啊!夜里几次睁开眼睛,车站前的街里黑糊糊的,几乎没有人和车。

一觉醒来只觉裤裆里凉冰冰的,心里叫苦不迭。我有一个尿床的毛病,没想到又犯了。幸亏白天喝水少,尿得不多。我看看进财睡得很熟,不好喊醒他,只好强忍着,过了一会又迷迷糊糊睡着了。{zh1}一觉醒来,我看看天冷生明了,街上的房屋模糊得看见了,喊醒进财,活动活动手脚,掂起罐子沿着马路街往西走去,计划到牛行街顺着官大路回家。街上的饭店都关着门,行人也不多。我们一直走到顺和街和南大街在沙河沿的交汇处,天已大亮了,我们看见南大街街口有一个小饭店的侧门旁有人排队,我们也过去排队,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排队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身后又有了二十多个人。队挤得紧紧的,人人生怕吃不上饭,忽然门开了,人们一下子挤进去,把我和进财挤倒了。我急忙爬起来,还好,罐子还没打,便慌忙占了一个座位,这时,我听见进财号啕大哭,才知道他的罐子打破了。一个服务员把他安排到座位上。面条上来了,我喝了两口,全倒进罐子里。等进财喝完面条,我们便顺着官大路回家了。

回到家后,每顿从村上食堂打回饭来,掺上一碗罐子里倒的饭再在锅里煮一煮,那个醇香——我敢说那是世上任何美味都不可比拟的。大半罐饭全家人整整掺着吃了三天。假若时光可以倒流,我要让现在的孩子们尝一尝这世界上最美味,{zh0}吃的饭食。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倒面条_月上惑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