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发展速度远超印俄已成第二浙江英杰车业有限公司阿里巴巴 ...

英媒统计各国科研论文数量,认为中国科研发展速度远超印俄


  中国成世界第二大知识生产国?


  据英国《金融时报》26日报道,该报委托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过去30年里,中国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发展比任何国家都要强劲,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科学知识生产国,“如果继续沿这一轨道前进,那么到2020年,中国将会超过美国”。


  这一调查是委托研究机构汤森路透进行的,该机构从世界范围内1.05万家期刊上搜集科研论文,分析了过去30年内金砖四国的科研表现,结果显示,中国的表现远远好于其他国家。从1981年开始,中国发表的经同行评审的论文增长了63倍,尤其在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实力更加突出,“而这两个领域被认为是中国工业发展和经济未来的两个核心”。


  汤森路透研究评估主管乔纳森•亚当斯表示,中国的科研发展“令人惊叹”,尽管研究质量参差不齐,但却一直在改进,“他们有强大的动机在未来做出更高质量的研究”。英国皇家学会科学政策主管詹姆斯•威尔斯顿认为,三个因素促进了中国的科研发展。首先是政府的巨大,从中学到研究生的整个教育体系的各个层面上,政府投资的增速远远超过通货膨胀率;其次是从基础科学到商业应用的组织流程;第三是中国采取了一些有效而灵活的措施,吸引了众多在北美和欧洲学习生活的科学精英。


  英国《每日电讯报》26日的报道称,这份研究还表明,尽管很久以来印度被认为会对美国的科学霸权地位形成{zd0}威胁,但是现在看来,印度远远落后于中国,甚至几乎要被巴西超过,后者在农业和生物学领域已经处在{sjlx}地位。1981年,巴西的科学论文数量只有印度的1/7,而到2008年几乎已经赶上了印度。詹姆斯•威尔斯顿说,“中国近来的研究表现超过四五年前的{zg}预期,而印度却低于预期,而且也许已经失去了机会。”则走到了另一个极端,2008年,其论文数量不及巴西和印度。然而20年前,俄罗斯还是一个科学超级大国,比中国、印度和巴西加在一起的研究成果还要多。


  研究分析称,跟中国一样,印度也有大量的科学家在国外,而且也有很多人返回印度,但他们大多进入了商业领域而不是研究领域。威尔斯顿说:“在印度,高科技公司和地方研究机构之间的关系非常薄弱,即使在印度{zg}水平的科研机构印度理工学院,都很难招募到{dj1}人才。”这种现象让印度大学在排名中表现很差。2009年亚洲高校排名中,印度排名{zg}的是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排在第30位,而中国内地和香港有10所大学的排名都高于它。


  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薛澜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科技论文的实际产量比外电报道的还要大,因为外国统计的国际期刊主要以英文为主,没有包括中文文章,而后者的增速也很快。他认为,中国的科技论文数量增加快,主要原因是政府确实很重视,中国目前科研投入占到GDP的1.5%,这在发展中国家中算比较高的。此外,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多,也与目前中国大学等科研机构把发表高水平英文论文作为科研成绩的重要考核指标有关。


  不过,专家认为,这种排名也要客观地看待。薛澜认为,一般来说,中国的论文引用率比较低。发表了文章,没有人引用,说明质量不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从事理论物理研究的乔从丰教授也表示,论文可以作为衡量科技成果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但不能过分依赖。同一个期刊上的论文,质量可能相差甚远。科技论文的优劣,关键还要看其能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同行的认可。


  乔从丰说,科技大国和科技强国是两回事。现在的情况是,别人创造概念、理论,我们在做延伸研究。我们科技论文的产出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更需要在质量上有所提升。薛澜认为,看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除了看论文发表数量外,还有一个指标就是发明专利的数量质量。中国的发明专利数量增长也很快,但是有些质量不尽如人意。中国有足够的人力资源,中国人也很勤奋,从科学生产力上来说,我们有很大的规模。发表论文是为全人类的知识库作了贡献,但是能不能转成对经济社会有利的应用是另外一回事。我们能生产出三流、二流的科技论文,但缺少原创性、突破性的研究,创新环境和文化也不足。中国的科技工作者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无显示 无显示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科研发展速度远超印俄已成第二浙江英杰车业有限公司阿里巴巴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