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团成员与当地村民一起采摘野菜。◆黄民伟摄
■汶川小记4月24日………………………………◆古思杰
我和同事小关、中山商报编辑、记者、广建监理中山分公司的朋友及两三个社会人士聚在一起,有缘踏上由中山商报主办的读者团--汶川感动之旅。
我们乘坐上午10:35分的航班飞往成都,坐在飞机上,心里有一种期待和渴望,有一丝丝兴奋,同时又掺杂着沉重……
思绪回到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许,四川大地的一声怒吼震惊了世界,这里发生了我国自唐山大地震以来的又一次让人悲痛的灾难--汶川大地震。
当时我和几个朋友在茶庄品茶,电视里突然报道我国四川发生特大地震,听后大约几秒钟大家都没反应过来,再过几秒钟,我们都缓过来了:汶川地震了,8级,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瞬间遭到涂炭!接下来的日子,每个媒体都把视线聚焦到了四川:因为失去亲人而失声痛哭的人们,因为抢救人民生命和财产而牺牲的战士;倒塌的房屋,倾没的良田。我们的心被揪得紧紧的!
到了,终于到了,我们踏上了让我们牵挂已久的土地!
听志愿者讲亲身经历
接待我们的是小蒋,抢险救灾中他一直在做志愿者。上了车,小蒋做完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就带我们前往目的地——漩口镇。车上,小蒋跟我们讲述了去年那场灾难中他的亲身经历:当天发生地震时他正在都江堰往成都方向的高速公路上,突然间感觉车辆出现大幅度倾斜,像脱缰的野马,一点不受控制。司机紧急停车,以为是爆胎了,结果发现不是。正在奇怪时,从高速公路往远处看,大片的喧哗声及建筑物倒塌所引起的满天灰尘告诉他们——地震了。
他们为眼前所发生的一切震惊了!当时整车人起码30秒没有反应过来。司机最清醒,他把旅客叫上车,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往成都机场赶。一路上,他们发现整条高速公路上涌现大量从都江堰往成都方向的车辆,而且速度非常快。当他们赶到机场时,所有的飞机都走了,不论是到哪的旅客,不论是飞往哪里的飞机,为了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都走了。但是机场仍滞留了很多人。每个人都想打电话给亲人朋友询问情况,但是人太多了,信号中断。所有人心里都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惶恐!但是很快,人群中自发组成了一个义务小组,把一件件、一箱箱应急物资搬运上车。
时间来到当晚19:00时左右,机场降落了一架飞机,小蒋说当时只听说有位{gjldr}要来,但没有说是谁,什么时间到。紧接着,从机场出现了一个几辆车的小车队,旅客有序让出一个道,同时整个机场的人沸腾起来。为什么?因为车上坐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关心人民、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而兢兢业业一生的慈善老人——敬爱的温总理。他的到来让陷在恐慌里的人们立刻看到了希望。这时,不知道人群里哪个人,用激昂的声音喊了一声“我们也要做事情!”一句呐喊席卷了在场的每个人,支援服务的队伍越来越大!
在城区,成都有史以来出租车司机最伟大的场面——成都2000多辆出租车司机自告奋勇义务地为灾民输送物资;所有的道路都挤满了人,但惟独道路中间的地方空着,人们都知道那是一条生命之道,受灾的同胞要尽快送到医院救治;人民子弟兵在救援的{dy}线奋勇拼搏,留下了一幕幕催人泪下的画面……灾难让整个中华民族陷入悲痛,但国人却没有意志消沉,无论相隔多远的人,都送来了救灾款和物资,所有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
小蒋在讲述的过程中,眼泪数次在眼眶中打着转。他紧接着说: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向世界展现了她原始的特性——善心、团结、面对灾难的坚强信心。她向世人奏响了救灾的一曲曲气壮山河、众志成城的血泪之歌!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听了小蒋的讲述,我们一行十几个30多岁的男人都静静地擦眼泪,我们的泪是为承受灾难的人民而流、为千千万万参加救灾的工作者而流……多少热血男儿、多少爱国人士在这里洒下了他们的血汗,甚至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参观侨心居
从成都到漩口,沿途交通恢复还好,我们经过了两条隧道。由于恢复通车时间不长,隧道还没有灯。过了都江堰,汽车沿着陡峭的山路慢慢行驶,沿途我们看到了一支支庞大的重建工程车队,还有地震留下的山体滑坡印记。过了友谊隧道,就正式进入了漩口镇。沿途我们看到了我们中山援建的部分群众住房群--侨心居。
"侨心居"工程共450户,由广东省华侨慈善基金会和中山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捐赠450万元建设的。我们留意到,已建成的侨心居门前挂着一块心形的木牌,不用多说,我们知道了这其中含义。作为中山人,我们感到了由衷的欣慰。
过了寿江大桥,我们看到了漩口镇政府办公区的牌子,其实说办公区,就是矮小整齐的几排房子,本来欣慰的心又一次揪紧,灾区的工作人员就是居住在这样的活动板房里,带领灾区人民冲出困境。
参观集中村
从镇政府办公区出来,沿着十八弯的盘山公路,我们一路来到集中村。车刚驶进村子,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热情的村民就开始敲锣打鼓。锣鼓队中有一位65岁的老奶奶,她那亲切的笑容令我至今难忘,虽然语言不同,文化习俗不同,但我们似火的心相同。
嘘寒问暖之后,我们开始参观整个村子。"这里是温总理来慰问时住过的房子……这栋正在建设的是村民活动中心……这是吊脚楼,经历了地震依然完好无损……"我们站在高处俯瞰整个集中村,洁白整齐的房子,气派的小楼,三三两两挂着喜悦笑容的村民……
平坦的乡村路把我们带到了村后的大山,在那里, 我们看到了采茶的姑娘、 拔草的老伯,看到了地震时从山上滚落的散乱的石头。看到的、听到的一切都让我们的心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