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55个细节【1】_中共徐州市城东小学支部_百度空间

                                            

教育的55个细节【1】

    罗恩.克拉克: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人,1995年起执教,2001年赢得了年度迪斯尼美国优秀教师奖。他从自已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55个细节,涵盖了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细节1 回答大人的问话要有礼貌

     就是让孩子回答问题时要用“是的,爸爸”,“是的,妈妈”,“是的,老师”。如果只是点头或用其他方式表达“是”或“不是”,那是不可取的。

     作者认为:“假如你想让孩子尊敬你,你就必须让他们知道。”

个人感觉这样教育孩子会不会太苛刻、太严格了?我不是很认同。甚至认为这样做会不会把孩子管“死”了?克拉克先生提出的55条教育细节,我看未必是多么深思熟虑的东西(美国人写的东西大多重视实用性,理论性、系统性、深刻性就很差劲。),但把这条作为{dy}个细节,虽然书上也没特别说这条细节多么重要,但起码是不容忽视的,也许礼貌就是要从这个细节抓起~~ 引申一点,孩子回答别人问话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先称呼,然后再回答啊?我个人在礼仪上实在没什么常识,听听大家的看法吧~~

细节2 用眼睛和他人沟通

    就是别人对你说话时(和你对别人说话时),眼睛要注视着对方的眼睛,身体和脸要正对着他。这点,我是很认同的,而且在身体力行的前提下要求辰辰也要做到。

    对于细节1,我觉得,改成“和大人说话要有礼貌”,可能更完整。今天我和辰辰一起时,我注意纠正了辰辰一些话,辰辰很听话地重新说,而且没感觉到孩子有不愉快。但我还是该小心,纠正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改正后应鼓励。

细节3 向表现出色的人表示祝贺

    要对游戏获胜者或把某事做得特别出色的人表示祝贺。鼓掌至少持续3秒钟,两个手掌充分接触,以便掌声足够响。

    “一个老师面队全班37名学生,要想xx所有的学生、表扬所有值得鼓励的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让同学们彼此之间相互鼓励就容易多了。”——看人家多会“偷懒”。这个老师在公布学生成绩的时候,搞的也象国外重大比赛发奖一样,大声、高声、长声,特刺激、特煽动。孩子们都能从中获得无穷的快乐和动力。“学生们整天盼望着这样的时刻。”

细节4 尊重其他同学的评论、观点和想法

    很多时候“我们不同意别人的观点,可又苦于没有一种很轻松的氛围能让我们把满脑子的想法自由地表达出来。”

    “担心一旦自己的想法自由地表达出来,别人会怎么看,自己会不会遭到嘲笑、贬低和忽略。”

    克拉克先生的办法是:“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要对其他同学的评论、观点和想法表示尊重。要尽可能地这样说:“我同意约翰的观点,同时我也感到……”

    “我不同意沙拉的看法,尽管她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但我觉得……”或者“我认为维可多的观察真是太精彩了,它让我意识到……”

    简单地说,就是:尊重别人,注意讲话技巧。核心是要懂得尊重人。而“尊重人”,则是个大原则、大观念了。它可以说含概了前面详细提到的所有教育细节。

    我认为,教育孩子时,要注意大原则的把握。大原则把握了,其他细节会很自然地理解、领悟。心里有了强烈的尊重他人的观念,在做事的细节上就会“本该如此”。

    感悟到“大观念”是重要,可是简单的、一味的向孩子反复灌输“要尊重人”,孩子能明白吗?也许我们传统的教育太重大道理而忽视了具体细节,而这些细节看起来乱七八糟的小节,也许正是对我们最有帮助的。

细节5  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能挂在脸上

“假如你赢了,或把事情做得挺漂亮,千万别吹牛;如果输了,也别把不高兴写在脸上。相反,你应该说:“这场比赛真过瘾,我还想接着跟你玩儿。”或说:“赛得不错!”要不干脆什么都别说。若表现出不愉快的情绪或挖苦别人,比如说:“你打得实在不怎么样,我根本就没好好和你比!”这样的话只能显示出你的虚弱。”

    我真的不同意克拉克先生的说法,胜利了就是要欢呼,失败了就是要痛苦、甚至流泪。马拉多那、巴乔、巴蒂斯图塔、卡尔马龙,这些叱咤风云的明星都曾经流下过失败的泪水,但并没影响人们对他们的尊重。

    还是上一细节提到的大观念,尊重他人。尊重对手,尊重自己,全力以赴做好该做的事。

细节6 与人交谈时,别人问你一个问题,你一定也要回问对方

    “这是个礼貌问题,你要向别人表示:像他们对你感兴趣一样,你也对他们感兴趣。”

     这个细节也属于“尊重、礼貌”范畴,只是我以前没意识到,我自己先要练练。

细节7 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捂住嘴巴,然后说“对不起”

     “咳嗽、打喷嚏或打嗝时,应当转过头去,并用整只手捂住嘴巴(只用半只手可不行)”

这也是“尊重”“礼貌”范畴的细节,我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注意这样要求辰辰了。

细节8 不要做出无礼的表现

    这个细节也属于“尊重与礼仪”类的,我们一般也比较重视的。书中主要是针对美国少年撇嘴、翻白眼的恶习提出的。

细节9 接到别人递的东西,要说“谢谢”

    “我递给你东西的时候,你要说‘谢谢’。如果你在接东西三秒钟内没说,那我就把东西拿回来。既然你不尊重我,我也没必要对你客气。”

    这个细节也属于“尊重与礼仪”类的。克拉克先生是让学生们习惯成自然了,养成这样的习惯是不是也是一种教养和修养呢?我想,起码是教养啊。

细节10 收到你不喜欢的礼物后,不要对礼物本身或送礼人表示不满

    “接受别人的礼物时,永远不要对这件礼物说三道四,或暗示你不喜欢,以至于让送你礼物的人难堪。”

    我很欣赏这条细节的,我们家有两个小孩,胖胖姐姐和小辰辰,我给她们礼物的时候,她们总是挑挑拣拣,往往为了挣抢一个礼物而哭闹。没办法,只能买一样的礼物。

   克拉克先生对待这种情况的办法是:毫不犹豫地收回礼物。

细节11 顺手做些善意的举动,给别人以特别的惊喜

    “每月至少一次,创造性地为别人做一件令人惊喜的、善意而又慷慨的事”

    这条细节,在克拉克先生有特殊的意义,进白宫、见总统夫妇,去洛杉矶迪斯尼都与这条细节有关。所以,这一章节所占的篇幅也是全书最多的(12页,一般的章节只有3页左右)。

    学雷锋,做好事,是我们这代人小时侯的必修课,小的时候也确实从中得到了很多乐趣。遗憾的是,前几天我去书店,居然没有看到一本雷锋的书,满眼的小白兔、孙悟空和外国童话。我们做家长的该给孩子上好这一课。

细节12 给你的同学判卷要公正

    “给其他同学的xx判分时,如果比实际分数高了或低了,高出或低出的分数将在你本人的xx中扣除。”

    克拉克先生的办法真是简单有效。

细节13 全班同学一起朗读的时候,要全神贯注

    “每当给孩子们念书的时候,我会感情饱满、精力充沛、表现力丰富地去读,我会全身心地进入角色。”克拉克先生还根据角色不断变换各种嗓音,做各种动作。“这种方法使整个阅读的过程充满了乐趣,同时也告诉孩子们,阅读是件多么令人着迷的事情。”

    “如果我看到那个学生在我们读书的时候眼睛每盯着那一页,或者我叫一个学生接着读,他却不知道我们刚才读到哪里了,那么这个学生的名字就会被记在黑板上。”

     习惯成自然,以后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会很高的吧。

细节14 书面回答问题时,句子要完整

    {dy}复述问题并给出答案,第二给出主要理由,第三展开说明进理由,{zh1}重复问题并给出答案结束。克拉克先生要求学生用这样的方式回答问题,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写作能力。

细节15 不能主动索要奖品

    克拉克先生经常好学xx些奖品,但成绩好的学生索要奖品时,他会坚决拒绝。“我努力让他们知道,尽力做好每件事不是为了奖品,而是为了他们自己。”“帮助孩子们最终学会肯定自我奋斗的价值。”

我看,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不必奖励,因为事情本身已经奖励了孩子,事情本身已经使孩子得到好处了。

细节16 每天都要完成全部的家庭作业

克拉克先生的高招是:“在教室外贴了一条巨大的横幅”,上面写着:“全班所有同学连续完成全部家庭作业___天”。当孩子们连续完成超过10天,克拉克先生就开始给孩子们做好吃的小点心。孩子们最长是连续62天,克拉克先生说他都成了“厨爷”了。真是够疯狂的,那年克拉克先生的学生们成绩跟做了火箭一样狂涨。

    克拉克先生真是个尽心尽力的好老师啊!钦佩~!!

   这个细节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无论有没有老板在身边,他们工作都是为了自己”,也就是培养自觉性。克拉克为此做了很多努力,苦口婆心的教导;杀一儆百;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事先做讲课录像,并在录像的制作中加很多技巧。

     录像是克拉克先生很得意的方式,但我觉得这喝培养自觉性关系不大。

细节21 遵守课堂纪律

    对这个细节,我就不说了。克拉克再严厉也赶不上咱中国老师呀。

细节22 上课时不能为了喝水离开教室,你可以带水在教室里喝

    这也属于课堂纪律的问题。

    克拉克先生的高招是:“在教室外贴了一条巨大的横幅”,上面写着:“全班所有同学连续完成全部家庭作业___天”。当孩子们连续完成超过10天,克拉克先生就开始给孩子们做好吃的小点心。孩子们最长是连续62天,克拉克先生说他都成了“厨爷”了。真是够疯狂的,那年克拉克先生的学生们成绩跟做了火箭一样狂涨。

    克拉克先生真是个尽心尽力的好老师啊!钦佩~!!

细节17 上课时,从一种科目换到另一种科目,换学习用具等各种动作要迅速、安静和有秩序

    克拉克先生训练学生们象游戏、比赛一样的换书、换本,还帮老师按投影机(接电源、拉屏幕、关窗户、拉窗帘、关灯),孩子们被训练得井然有序、津津有味、其乐无穷~~回想我小时候上学时老师是不管课间换书什么的~~  人家真不愧是“先进”,那么年轻怎会如此“敬业爱岗”,除了佩服,还有羡慕、嫉妒、惋惜~~

细节18 尽可能地有条理

   为了帮助孩子们变得有条理,克拉克老师在假期里去商店买回了一套他希望孩子们人手一份的用具,能装下笔记本的大架子、活页纸、笔记本、尺等等。克拉克老师把买到的所有物品摆放在地板上拍照,并列好明细清单,在开学前3个星期给每个学xx了一份照片和信。开学时,克拉克老师仔细检查每位同学的用品,告诉他们每件东西什么时候用,在上面贴上标签,还给孩子们做示范等等等等

    后来孩子们自然变得非常有条理,克拉克老师领悟到,其实孩子很喜欢条理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克拉克老师每年都问他以前的学生,他们的新老师对他们在班上的表现有哪些看法。这样克拉克老师就可以从侧面了解自己的教学有哪些不足,有哪些成功。多么有心的好老师啊!

细节19 对布置的家庭作业不许抱怨或发牢骚

     如果谁违反了,他就必须做两倍的作业。

     克拉克坚持这个严厉的惩罚,就是为了让孩子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接受必须的完成的任务。克拉克老师认为:与其让布置的每一项作业(或必须完成的任务)都被抱怨、每一件应该完成的工作都充满了逆反情绪,还不如让他们做几次双倍的作业,从此以后在接受作业(和任务)的时候再也不会抱怨和发牢骚。

细节20 代课老师在的时候,班里的所有纪律照常发挥作用

   这个细节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无论有没有老板在身边,他们工作都是为了自己”,也就是培养自觉性。克拉克为此做了很多努力,苦口婆心的教导;杀一儆百;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事先做讲课录像,并在录像的制作中加很多技巧。

     录像是克拉克先生很得意的方式,但我觉得这喝培养自觉性关系不大。

细节21 遵守课堂纪律

    对这个细节,我就不说了。克拉克再严厉也赶不上咱中国老师呀。

细节22 上课时不能为了喝水离开教室,你可以带水在教室里喝

    这也属于课堂纪律的问题。

细节20 代课老师在的时候,班里的所有纪律照常发挥作用


郑重声明:资讯 【教育的55个细节【1】_中共徐州市城东小学支部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