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二连三的冷空气似乎总是没有消停的{yt},这边厢回温暖了几度,正欣喜地沐浴于阳光下,那边厢又有消息说,新一轮的冷空气又开始酝酿了。而当那瑟瑟北风吹来的时候,总让人不自觉地寻找温暖的慰藉,不管是心里的还是胃里的。砂锅,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乘着热气腾腾的食物,暖和着手,暖和着胃,似乎连心里,也舒坦起来了。
骨之味:揭开锅盖,骨香随着热气迎面扑来
金华砂锅
流金岁月:砂锅腌笃
【江浙味道】
江浙菜重在慢工细活,许多xx的菜式比如千张筒骨砂锅汤、腌笃鲜等,都需以小火慢炖多时,才能做出浓郁汤头。耐久烧、保温时间长,且能留住食材美味的砂锅,就是江浙菜里的一大功臣。
杭州砂锅·筒骨砂锅汤
“猪骨”可说是广州师奶煲靓汤的“必备武器”,奶白的猪骨汤不知滋润了多少广州人。如果对这款来自江浙一带的砂锅“掉以轻心”则可谓“走宝”。在天河北的“骨之味”,我就见识了“千张筒骨砂锅汤”的几大绝招。
首先,要选新鲜的猪后腿骨,一般认为后腿比前腿有力而且含钙更丰富。而熬汤的环节则是“慢工出细活”,先用筒骨熬两个小时,此时熬出的汤已经略显奶白,但这{dy}道熬出的汤竟要倒掉。据解释,因为筒骨的骨髓油脂比较多,{dy}次熬主要是为了去除筒骨的油腻和杂质。而真正熬筒骨汤从现在才开始,熬过一次的筒骨要再清洗,然后重新加水,慢火细熬。如此炮制,骨头中的钙质、骨胶原等营养物质自会慢慢释出。
开吃前,不妨先研究一下这里所选的砂锅。这种砂锅来自金华,需手工制坯,并选用春末夏初的陶土才可以开窑烧制,本身就是颇具特色的艺术品。
“千张筒骨砂锅汤”原煲上,就像吃火锅一样边煮边吃。沸腾后揭盖,骨香扑鼻。先盛一碗趁热品尝,接着把筒骨打捞上来先凉一下,趁此空当可以大啖江浙一带称为“千张”的豆皮,在充分吸收了汤的鲜美之后更显豆香,记得还有砂锅里的笋片,此时已熬得比较嫩了。再把双手伸向主角———筒骨,一定要挑大筒骨,用吸管吸取里面那烫烫的骨髓,满口鲜香才满足!
上海砂锅·腌笃鲜
要说上海的砂锅菜,上海人大概会齐声推荐“腌笃鲜”吧。对于他们来说,一道“腌笃鲜”乃是从小陪伴到大的贴身滋味。
所谓“腌”就是咸肉,而“鲜”自然是鲜肉,“笃”则是上海话里一个特有的说法,意思是“小火慢炖”。
“腌笃鲜”讲究的是“笃”,原料却很简单。{z}xx的“腌笃鲜”要用到冬笋、百叶、咸肉和鲜肉。据流金岁月师傅介绍,笋要用笋尖,饱满厚实的为好;咸肉要先用陈年白酒封层腌制一个星期;鲜肉要用猪的后腿肉,这个部位的肉较有嚼劲。配上百叶,也就是一种用豆皮做成的小结子来一起做汤,醇香与鲜香于一锅。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广东味道】 粤菜一向花样多多,具体的就不用多说了,看这么一个简单的砂锅,却容纳了广府人对于“食”的追求。一个锅里面,可以什么都有,荤的素的,架个炉子,一边滚着一边吃,味道进去了,感情也出来了,还有什么比冬日 里的一个砂锅菜更能体现老广东的滋味呢? 顺德砂锅·盆仔村边鹅 随着“啫啫”的声响,一个古拙的陶盆冒着腾腾热气被捧上餐桌,紫苏的香气扑鼻而来,本来还略有寒意的房间顷刻变得温暖起来。正如那个充满乡土味的器皿一样,这味“盆仔村边鹅”也不过使用了些寻常的农家食材,鹅、田螺、面筋、紫苏,如此简单的搭配却浓香冶味。 聚福酒家的生哥介绍说,因为紫苏本身香气浓,能带出田螺的鲜甜和鹅肉的肉香,加上他们特地从勒流新鲜采购、调制的汁酱,用心焖制,自然好味道。这道菜的主角看似是鹅肉,第二主角是田螺,但配角面筋才是一绝,面筋是容易吸味道的食材,又焖又啫之后,鹅汁、田螺汁和紫苏香都被它吸掉了!这不,三两下工夫,盆里的面筋都被我挑光。 吃得肉香满口后,喝几碗滋补鸡汤,的确是适时的进补。听说聚福的顺德大厨自幼吃鸡乸煲长大,对烹制方法再熟悉不过,于是这顿砂锅宴又杀出个鸡乸煲来。 看着大大一个砂锅端上来,热腾腾地散发出鸡肉的香味,这顿美餐着实口福不浅。 番禺砂锅·猪八珍 都说去番禺吃新鲜猪杂味美,皆因番禺有超大规模的屠宰场,近水楼台先得月!四海一品的廖师傅介绍说,他们这一煲"猪八珍"就集合了猪腰、猪心、猪肝、猪黄喉、猪粉肠、竹肠、猪肚、猪舌这八种猪杂,再配合姜葱、花雕酒和十数种调料秘制的酱汁,然后在砂锅里焖煮,猪杂爽脆可口,鲜香味美,丝毫没有腥味。 另一味“砂锅啫风鳝”也是道鲜甜的砂锅菜。风鳝其实就是野生的白鳝,颜色灰中带黄,一般人都称为风鳝。由于风鳝肉质软滑、甘腴,所以{z}佳的制作方式就是砂锅啫。为带出风鳝的清鲜,师傅特地使用了老陈皮来调味,陈皮的清新,让风鳝口感爽脆香浓之余却又不觉腴腻。 前阵子赶上大闸蟹盛产,但不要忘了广东的膏蟹也当令。膏蟹之所以不及大闸蟹出名,也许是因为膏质略显干,以粥水弥补,自当是妙极的搭配!于是廖师傅便向我推介“膏蟹砂锅粥”,绵滑的粥底用丝苗混合珍珠米文火熬成,金黄的蟹膏融入粥底里,蟹肉的鲜香伴着滚粥的热气飘逸。轻嚼蟹膏,喝上一碗,遍体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