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种越野车!兰德酷路泽4.7VX-R性能测试(—)

    

    [ 评测]  就在前些日子,我们刚刚测试过570,文中就曾经提到它的原型车——200()。这不,说曹操,曹操就到。稍微有点腼腆地来到了。为什么有点腼腆呢?大概是因为它虽然身价也不俗,但在品牌、档次以及豪华程度上都不及先它一步来报过到的那位仁兄吧。但是我想它受欢迎的程度未必会输于LX570,毕竟相近甚至更强的越野性能以及基础的配置也不逊色,价格却低了四十万。都说一分钱一分货,今天我们就来验证一下这是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吧!

● 外观——标准硬汉

    虽然体积和LX570基本相同,但是的外观要更原始粗犷,也许因为没有了豪华的包装和品牌标识,{dy}眼看上去就能够感觉到它离很远,离野外很近。实际上整个也都与LX570一样,不同之处只是体现在一些细节之处。

    粗横条的前格栅间隔也要更宽一些,以金色包边作为装饰(感觉有点多余),并直接与两侧的前大灯相接。绝不会像型SUV一样可以随处从车身上找到轿车的,可不是这种类型。

    大灯边角没有LX570那么尖锐,基本接近于方形,更加证明了自己是力量型选手。自动头灯有水平高度可调和自动清洗功能,对于经常走一些烂路的它来说,是非常实用的装备,同时也能提高一定的安全性。前雾灯也是长方形的,没有采用圆形设计,更别说什么镀铬包边了。精致感xx没有,也明显是不需要的,很朴素,也很粗放。

    前杠中间部位套着塑料的护板,在老的100上面这个位置是个绞盘盖,里面配备了绞盘,使真正去越野时的自救能力更强,不过在的顶配车型中却将其舍去,原因是该车配备了更先进的电子设备,如Crawl Control System,再一个也是从美观性出发。当然,低配车型是配备绞盘的,因此传统的自救能力还是没有丢失的。

    因为有了LX570先入为主的印象,再看就会觉得实在是不够豪华。但是又不得不考虑到价格相差甚巨的因素。实际上,也并不便宜,110万如果用来购买轿车基本上可买到绝大多数的车型,而对于越野车来说由于衡量的标准有很大不同,所以只能换另一种角度去审视它。方头方脑的它,的确属于硬汉角色。

    尾灯与LX570基本一样,只是没有那么强的精致感,没有展翼式灯罩也没有镀铬包边。除此之外,尾部几乎找不到有什么不同之处,从尾窗到后保险杠,以及对开式的尾门,两者均一模一样。当然也包括那个粗大的拖钩。

    有两个巨大的“耳朵”(外后视镜),超大的反光镜提供了非常宽泛的视野,而且,在停车挂入倒车挡时,会自动向下调节角度,使倒车是更容易观察路面车位线,当挂入D挡后,后视镜能够自动回到初始状态。

    邓禄普DRANDTREK AT22是从上一代车型就延续下来的全地形越野轮胎,尺寸为285/65 R17,胎面很宽,轮毂稍有点小,表面较粗大的花纹块,其耐用性和非铺装路面上的附着力较好,越野性能要大大强于公路性能。

● 内饰——实用为主

    整个中控台以黑色为主,但并非全黑的内饰,面板两侧有宽银饰条,台面中间横向以深色木纹分隔,视觉上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也没有什么不妥。门板局部采用和座椅一样的米色xx包裹,触感厚实做工也很精细。

    由于价格上的巨大差异,在许多配置上都不如LX570,这当然都是无可厚非的。比如,排挡座后方一排类似飞机节流阀一样的切换开关没有了,其中有的功能是没有,还有的分布到中控的其他位置,看起来没有那么酷了,另外方向盘右后边的四个按键其中有两个为空置,另外两个为中央和VCS车身稳定系统的开关。

    中控台最左端集合了不少按钮,大灯高度调节、大灯清洗、外视镜电动调节和折叠、翻滚感应开关、倒车雷达感应开关都在这里。

    四驱的切换没有那么复杂了,为旋钮式,在4H(高速四驱)和4L(低速四驱)之间进行转换。这款低配车型上没有底盘升降模式,这也是跟LX570一个非常本质的区别。

    上下坡辅助功能也是旋钮式的调节,就在排挡座上面,可以开或关,同时也有三档速度可以进行选择。不过开启时有几个条件需要确认,即中央没有锁止,VCS车身稳定系统为解除状态,此时挂D挡(或R挡)松开手刹,按下爬坡功能的开关,仪表盘上面相应的绿色图标亮起表示功能正常开启。

    而这个旋钮前面的座椅加热旋钮只有豆大,调节起来不是很方便。另外还有一个键,向左按是”PWR ETC”模式,即动力模式,可以用来提供更强大的以克服障碍,向右按则是二次启动模式,相当于雪地起步模式,进入后可以再按一次“2nd“来取消。

    中控台触摸式液晶屏上面显示的其他功能都跟LX570一样,如车辆保养信息,有些是中文显示看起来比较清晰,不过并不是全部中文。空调也是要通过液晶屏来调节,比直接在面板上按键稍微的复杂一点。不过面板上的按键相应的可以减少一些,显得更规整一些。面板上的空调按键一共有三个,其中一个是直接进入触摸屏的空调界面,“AUTO”不用说了是自动模式,按下花粉过滤的按键,外部空气模式切换至再循环空气模式,空气中的花粉被xx,气流吹响乘员身体上部。此时相当于手动更改了送风模式,“AUTO”灯会自动熄灭。

    挂上倒挡,倒车影像自动显现,看起来很清晰,而这一套系统跟LX570是xx一样的,{wy}的区别是右侧外后视镜上的摄像头去掉了。在打方向时如果角度过了,屏幕上还会给出提示,如上图所示。

    而导航系统因为测试车上没有光盘,所以尽管有此功能,也没办法体验,不过这套系统在和上面都是一样的,是很好用的一套系统,很多人也都有所了解

 

 

    前后车门的储物设计很实用,均有单独放水瓶的专用储物格。前中央扶手适合放罐装饮料或纸杯,有伸缩爪可以进行收紧,但如果放饮料瓶就不太合适。第二排座椅的中央扶手也很宽大,放下后也可以利用前面的两个杯架,一按即开,但是跟前排的一样不适合饮料瓶,放上去有点儿歪,放罐装饮料很合适。

    第三排的车窗下面也跟LX570一模一样的储物设计,左右各有两个杯座,如果后排乘客是烟民的话可以用其中一个来放移动烟灰缸,下面还有一个可放手机或钱包的储物格,实际上也可以说是LX570跟一样的设计。

    外层遮阳板上有一个大小适中的塑料夹层,适合放驾驶证行驶本一类的东西。双层遮阳板可以分别打开,用来遮挡前方和侧向的强光照射。

    前排的大扶手箱容积相当夸张,图片上放进去的是一瓶2升的可乐,差一点能盖上盖子,如果换成1.5升的{jd1}没有问题。有制冷功能,相当于冰箱一样。

    尾厢门也是采用对开式,下层打开后内有两个类似抽屉的储物格,放着常用工具和警示牌。第三排座椅向左右悬吊占了一定的空间,不过整个后备厢都是非常平坦的,包括第二排座椅也是一样,载物能力谈不上特别强大,一般强大吧。后备厢门边上有拉手,高低上不存在什么问题,普通身高的女性也可以轻松操作。

 

 

● 乘坐空间——第二排空间灵活且舒适性高

    虽然内部空间和LX570xx相同,但是考虑到这毕竟是两款车,为了没有看过之前文章的朋友,我们还是需要把的空间方面再详细介绍一下。从图片上,好像的头部空间要比LX570好很多,车身高度确实比LX570要高2厘米,但实际上头部空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体验人身高不同所造成的。这一次我们的体验者身高为178cm,而上一次的是183cm。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样的头部空间xx够用了,虽然说一般问津这种越野车的人不乏身材高大者,但亚洲人的身材能超过2米的可不多,而2米以下可以保证没有问题。而第二排的头部空间因为不受天窗影响以及座垫更低一些,所以有两拳的余量。

    前排座椅是一样的电动调节,并带三组记忆功能。而第二排座椅,我本以为不会有前后移动的功能了,不过功能还是有的,只是从电动调节变成了手动调节,就在座椅正下方中间有一个拉手,操作也很简单。座椅移动的距离并没有什么不同。

    即使将第二排座椅移动到最靠前的位置,这位体验者的腿部还能够保持一拳的余量,应该说跟LX570一样,最为强大的空间都体现在了第二排,而从舒适性方面来看也是第二排最为理想。

    第二排座椅的掀起也是使用同一个扳手(即调节靠背角度的),拉起时座椅便轻松放倒并抬起,操作非常简便轻松。抬起手方可进入第三排座椅。第三排的乘坐空间当然是不甚舒服了,座椅比较低,腿部过份地支起,感觉不太好,虽说腿部空间还勉强说得过去,即使将第二排调至最靠后的位置,体验人也还是能将就着坐下。但是第三排注定只能是临时的座椅,利用率并不高,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会去坐的。

    第三排座椅可以放倒靠背然后掀起,并向两侧翻折悬吊起来,这一点也和LX570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操作为手动方式,不再是后备厢壁上的电动按键了,改为两侧各一个手动扳手。需要一手扳动扳手,另一手去抬起座椅,操作并不算轻便,需要点力气才能顺利完成,我试了一下有点费劲,因此这个工作还是交给男性去完成吧,好在一般来说也很少有女人会开这么粗犷野性的车。

 

 

    第二排的座椅靠背也是可以调节的,除了向前放倒创造更宽的载物空间以外,还能向后调节,{zd0}角度如图所示。可向后调节角度的靠背可以让第二排乘客在疲劳时采用更舒适一点的姿势去休息一下,不过放得太往下的话,躺着也并不舒服,因为靠背和座垫衔接的位置凸起会顶着腰部,只能临时用用,或角度别调得太低。

    不过,前排座椅有两项功能不在了,即座椅通风和座垫延伸。前中央扶手箱非常宽大,但是不再有正副驾驶分开伸缩的功能,正常驾姿情况下,胳膊只能搭上一点,因此作为扶手的功能略有瑕疵。

    后排当然也没有DVD的液晶显示屏,不过需要一提的是,车内的空调出风口丝毫不比LX570少,从前排开始数起,到第二排第三排,都没有任何的缩水,共计28个,遍布上、中、下三个区间,对乘客的照顾极其到位。当然,能做到这一点的基础是,还是前后双区自动空调,可以分开调节左右部分的温度,后排可以单独调节。


 

 静态体验总结:

    综合来看,由于与生俱来的越野血统,它在外观上很难找到像某些SUV那样的线条和精致感,它长得很粗犷原始,再加上极宽大的车身,使得这个大块头看上去不免有些憨头憨脑的。但是内部的功能没有任何欠缺,不管是储物设计,还是乘坐空间(除第三排略狭小),都是很灵活实用的,对车内乘客的照顾也很细致周到。

    可能在文中我们提到了很多比LX570缺少的配置,这并不表示它不如LX570好,因为任何评价都离不开它的价格。相差40多万,足够再买一辆了。最关键的一点是,像LX570那么豪华的车,有谁能开着它去越野呢,光是那身珠光的漆面都很让人顾虑。虽然也很贵,但相比之下更原始的硬汉形像也就更符合自身的定位,泥浆裹身反而衬托出硬汉本色。既然如此,我们就来试一试这个大家伙到底在越野和行驶方面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不同的感觉!

郑重声明:资讯 【纯种越野车!兰德酷路泽4.7VX-R性能测试(—)】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