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哥本哈根到北京,“低碳”一词已经在一夜之间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众所周知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保护全球大气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然而千里之行,当始于足下,对于采取怎样的具体措施和步骤,推动经济转型,实现低碳生活的讨论和实践,似乎仍停留在纸面和会议桌上。
依笔者之见,欲建立科学高效的低碳经济模式,实现普遍意义上的低碳生活,我们当以深入人心的低碳科学理念宣传为舆论基础,以实用的低碳技术研发为推动力量;以市场化的碳汇商品化交易为枢纽,以广泛的低碳技术应用为手段,以科学的政策和制度为保障。凡此五个方面相互作用,方可尽快发挥作用。
而在观念普及、技术研发、商品交易、技术应用和制度保障这五大体系中,中重要、最关键的一环当属碳汇产品的研发和交易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正如经济是以价值实现为目标的,低碳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碳减排的环保效益的经济价值实现。惟有完成这惊险的一跳,方可为低碳观念的宣传和普及提供事实依据,使低碳技术的研发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使低碳技术的应用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使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
据统计,目前中国的碳汇市场交易额已经达到了世界{dy}位。据联合国统计,在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中,印度、中国、巴西等国家占据了主导力量。就注册项目总数而言,中国占19%,而就减排额而言,中国则以53%的比例遥遥{lx1}。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表示,国际资金的青睐为中国的碳汇市场交易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越来越多的碳汇交易资金将会逐步涌向中国。
据《京都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与之对应,到2012年全球碳汇交易市场容量将达到1500亿美元。
而碳汇交易本身就需要一个广泛、稳定、高效的金融中介市场。据统计,到2012年,围绕CDM项目的设计开发,审批,登记注册,项目融资,监测,核实/认证,签发CER等环节,而衍生出来的专业咨询、评估认证、登记交易、法律服务等市场需求总值也将高达3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