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化工原理》教学质量_任我游——David空间

                      

《化工原理》是一门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工类型生产中各种物理过程或单元操作问题的工程学科,是化工类及相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本课程担负着由理及工、由基础到专业的特殊使命,即承担着工程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双重教学任务。该课程强调工程观点、定量运算、实验技能及设计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教好这门课,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抓好几个实践教学环节:认识实习、验证性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

一、抓好上《化工原理》之前的认识实习

    重视教学工作,搞好教学工作,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只满足于

一般的认真备课、认真讲课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工程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这个问题就更加重要。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向,首先必须抓好上《化工原理》之前的认识实习。在学生上学期结束、下个学期开始之前,我们安排了为期一周半的工厂认识实习,实习工厂必须是典型的化工厂。进厂实习之前,进行2学时的实习动员,使学生明确认识实习的目的和要求。进厂后学生分成三组在三个车间轮换实习,指导教师就是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等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他们能结合学生即将要上的课程中的某些知识点进行预讲。使同学们对化工生产中的“三传”及有关设备有了基本的感性认识,回学校后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讨论,督促学认真完成实习报告,加深印象,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认真做好验证性实验

为了上好《化工原理》这样一门专业基础课,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有的放矢地安排一些验证性实验进行现场教学是很必要的。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没有见过化工设备,对化工缺乏基本的感性认识,就更有必要对他们组织好现场教学活动。如上完《传质设备》这一章理论课以后,就紧接着安排了一论次的传质实验进行现场教学,以便使学生获得传质设备的类型、原理、结构和操作的实际知识,为以后学习传质设备的设计打下了基础。传质实验我们开出了吸收、精馏、萃取、干燥等四个实验,对这几部分内容分别进行了预讲,还出了一批思考题,启发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和实物时进行思考。我们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轮换实验,由《化工原理》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分别现场指导,学生觉得这些设备课堂上讲半天还不清楚,通过做验证性实验后便能与实际设备联系起来想,这样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了。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讨论,分析实验现象,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做好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是化工系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工程问题,在培养化工技术人才中担负着由理及工、从基础到专业的过渡。这门课程在培养学生工程观点、提高学生工程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多年从事教学过程中也深深感到提高工程观念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到这些知识大多数不可能只从书本上学到手,要去现场学,要靠多实践多积累。作为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工程教育,也有条件把这项工作做好。一般来说,开设化工单元设计课,可以提高学生运用化工基本知识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工程能力。一般讲完“三传”的有关理论后会安排18个学时的课程设计。例如“萃取”是典型的液-液传质单元操作,其传质速率远低于吸收、精馏等气-液传质速率。为了提高萃取效率,必须提高萃取设备的传质速率。而传质速率取决于液-液两相的传质系数、接触面积和传质推动力。因学生只习惯于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而不能从工程实践角度分析问题。认为只管提高液-液两相的传质系数、接触面积和传质推动力,就能设计出高萃取效率的萃取塔。但实际萃取过程中条件是经常变化,液-液两相的传质系数、接触面积和传质推动力对萃取过程的影响出现相互矛盾,搞不好会出现“液泛”等异常现象。学生通过参加萃取塔的课程设计,观察萃取实验,能从工程角度来分析实际问题。在进行萃取塔的结构设计和操作参数的选择时,综合考虑、全面分析、统筹兼顾而找出最适宜的方案。

四、抓好上完《化工原理》之后的生产实习

在《化工原理》理论教学结束后,安排5周时间选进行生产实习,包括实习动员、进厂实习、实xx结、完成实习报告等环节。同时利用生产实习进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是带设计或《化工原理》任课教师,既保证实习的要求,又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我们在沙隆达农药厂结合实习要求和工厂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这种结合实际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要复杂得多,灵活得多。不能xx套用固定的设计程序,也不能孤立地按照一般的常用范围和经验值,盲目的选取参数。在设计中,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过的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全面地综合地考虑各参数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实际物料的特性、工厂设备运行的具体条件,比较圆满地完成设计任务。在生产实习和设计中,同学们不仅学到了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还发现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某些差距,找到工厂这一学科领域内一些不够成熟的问题,确定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这样进行教学的结果,不仅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的有关“三传”的概念和原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些原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率。



郑重声明:资讯 【如何提高《化工原理》教学质量_任我游——David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