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25日央视焦点访谈再播河南平顶山市下属几个县环保局人员严重超编,有些县甚至达到百分之四百。全年所收的排污费一分钱没用在环境治理上,全部挪用发了在编和超编人员工资。从而创造了中国环保史上的又一个神话。
其实神话不神。随便在网上搜搜,就能看到,2005年,山西省审计厅审计调查发现,有56个市、县环保部门将污染治理资金3457万元挪用于本部门经费支出,占拨付环保部门污染治理资金总额的50%。本来我国《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规定排污费的征收、使用必须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征收的排污费一律上缴财政,排污费的使用应当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然而,类似山西省排污费分配使用情况的问题并不鲜见。今年8月23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放了“{wn}的排污费”节目,谈的是湖北省南彰县环保局,靠收取排污费维持生计,全局87人,公务员编制仅10人,县财政拨经费17万元,实际开支要81万元,全县收排污费107万元,主要补充经费不足,根本没有用于环保设施,大多用于工资福利,以及餐饮招待和医药费等开支。河南省三门峡市环保局有职工130多人,只有30多人是行政编制,主要靠吃“排污费”,由于有“排污费”这块收入,环保局成了“好单位”,通过各种方式往里“挤”人,“收钱养人,养人收钱”,环保局成了“超生局”,排污费成了“人头费”、“保污费”。这种“猫鼠同吃一锅粥”,“弱化”、“矮化”环保职能的状况亟待解。
人民网《今日关注》曾以《钱花了,水没治好!中国投入近千亿元治污 水质仍差遭质疑》为题报道
:审计署审计调查结果称,历经6年时间,投入资金910亿元,我国“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整体水质依然较差,像巢湖、太湖、滇池的平均水质仍为Ⅴ类或劣Ⅴ类。
我国面临的水污染环境形势是:1、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总量已经超过环境自净的能力。城市是人口、经济最集中的地方,也是环境压力{zd0}的地方,由于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污水处理率仅45%,流经城市的90%河段受到严重污染。
2、生态破坏问题突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仍然在扩展;一些河流水资源过度开发,流域生态功能严重失调;一些重点污染的行业继续在发展,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难度加大;1/3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的影响。成语“泾渭分明”,出在陕西省高陵县马家湾乡,指的是渭清泾浊,史载此处“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长达数里,但现在渭河成了黑河,散发着恶臭,渭泾两条河流都已严重污染,找不到“泾渭分明”的影子了。
3、农村和农业发展中,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农药,养殖业无序发展,农村卫生设施欠账太多。一些有害人体的产业向农村转移,既损害农民的健康,又威胁农副产品的安全。近3亿农村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有害污染物严重超标,已出现多个“癌症村”。
为何我国水环境治理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控制效果不甚理想?在武汉召开的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上,一些专家直陈我国水污染防治中的弊病。专家介绍环境治理的资金变成了“唐僧肉”,5亿多元的水污染防治资金被挪作他用、虚报多领,36亿多元的污水处理费及排污费被少征、挪用和截留。焦点访谈给我们报道的这种情况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环保部门之所以敢于“少征、套取、挪用和截留”,从央视报道中,我们多少可以看出一点端倪。由于环保局能够收到排污费,一些县财政就停止了向环保局拨款,连在编人员的工资都免了。在此情况下,还将转退军人或其它人员往环保部门压,导致该部门编制一超再超。如此庞大的吃饭队伍要养活,挪用排污费理所当然,那为了多收钱,长期收钱,而与排污企业订立“攻守同盟”,费照收,污照排,就更是理所当然。这种由政府逼着“猫与老鼠同流合污”的状况绝不仅仅只是环保部门。一些有权收费、罚款的管理部门好像都有“以鼠养猫”的影子,其中,“钓鱼执法”不就是典型吗?
更何况我们国家的环保这么多年来走的都是先污染后治理,环保政策是容许堆积垃圾臭粪,又不容许滋生蚊蝇,这可能吗?招商引资是各地方政府的“大局”,而这个“大局”就包含着对“资源掠夺和环境污染”极度“宽容”,这样的污染源都受到各级政府“重点保护”,环保部门既不敢对抗如此“大局”,又要“靠鼠吃鼠”,环保还能保个啥?可以这么说,在许多地方,环保部门完不成治理任务,{zd0}的阻力就是来自于地方政府。水污染治理的环境根本就没有形成,根本就不让你做,你还怎么完成?说各级政府重视环保,逗你玩呢!
环保法是执行最差的一部法律,环保部门也是工作压力{zd0}的一个部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目前地表水的含毒面已经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值,追到{zh1}都要追到各级政府的“政绩”观上,实际上就是虚假执政上,也就是腐败上。既然这样的腐败尚未好转,那么,出现“拖延、少征、套取、挪用和截留”,出现超编百分之四百的怪事就太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