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_以道驭股_新浪博客
辽宁沿海经济带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毗邻渤海和黄海,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个沿海城市所辖行政区域,陆域面积5.6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920公里,海域面积约6.8万平方公里。2008年末,常住人口约18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695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605元。辽宁沿海经济带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重要区域,在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推动形成互利共赢的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发挥其对东北等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特制定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本规划是指导辽宁沿海经济带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09—2020年。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我国北方沿海发展基础较好的区域,具有诸多的比较优势。区位优势明显。位于环渤海地区重要位置,是东北经济区与京津冀都市圈的结合部,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关键地带,与日本、韩国、朝鲜隔海邻江相望,邻近俄罗斯、蒙古,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欧亚大陆通往太平洋的重要通道。资源禀赋优良。拥有约2000平方公里的低产或废弃盐田、盐碱地、荒滩和1000多平方公里可利用的滩涂;镁、硼、钼、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较大;宜港岸线约1000公里,80%以上尚未开发;双台河口、丹东鸭绿江口湿地等{gjj}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陆域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工业实力较强。造船、机床、内燃机车、成套设备等装备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石化、冶金等原材料工业在国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石油、电力等能源工业规模较大;拥有一批国家骨干企业和大量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及产业工人。交通体系发达。大连、营口等港口拥有300多个生产性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32个,已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依托沈山、哈大等干线铁路,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疏港和支线铁路运输网络;沈大、沈山、丹大、盘海营等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区内;大连、丹东、锦州3个空港已开辟87条国内航线和46条国际航线。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继续深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东北地区步入全面振兴的新阶段,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加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国家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发挥优势、加快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日益加快,为辽宁沿海经济带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创造有利条件。辽宁沿海经济带进一步发展仍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整体发展缺乏统筹协调,尚未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产业集聚度不高,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生态环境压力较大;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对外开放总体水平不高。此外,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日益显现,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压力也在加大。
进一步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关系到国家发展全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利于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将提升北方沿海地区发展水平,有效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促进东北地区与环渤海地区相互融合,形成全国沿海地区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局面。有利于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强化服务和带动功能,将进一步增强辽宁省和东北地区总体经济实力,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形成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有利于更好地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提升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将为加强与东北亚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深化中日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加快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创造条件。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既要立足当前,又要谋划长远;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全面推进;既要加快自身发展,又要加强与周边地区协调互动,努力实现城市农村相互促进、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坚持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突破行政区划界限,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统筹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水平,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坚持发挥优势、集约发展。依托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港口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打造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提高集约化规模和水平。坚持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注重环境保护,提高环境准入标准,开展清洁生产,推进节能减排,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立足辽宁,依托环渤海,服务东北,面向东北亚,建设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带、生态环境优美和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形成我国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东北地区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门户的作用,创新国际合作机制,全面参与东北亚及其他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构建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打造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沿海开放地带,提升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以大连港为中心,整合沿海港口资源,拓展港口功能,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现代港口集群。加强主要港口和集装箱干线港建设,全面提高航运、物流等服务功能,建设完善的航运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带。依托沿海港口资源,坚持xx发展的战略取向,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及配套产业,培育一批{sjj}企业和品牌,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产业集群,建设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带。生态环境优美和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优化美化人居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屏障、绿色空间和生态城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打造文明富裕、安定和谐的宜居区域。第四节主要目标到2012年,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全国沿海地区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00元;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基本建成,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升;城镇化率提高到65%;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长,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增强;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环境质量接近全国先进水平,基本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一些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城镇化率提高到70%,城乡居民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环境质量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率先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
提升核心进一步增强大连的综合实力,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其核心地位和龙头作用,带动区域加快发展,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完善航运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努力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拓展物流网络,搭建高效物流平台,建设一批辐射面广、流量大的优势货品及集装箱物流基地,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分拨和配送中心,加快构建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星海湾金融商务区,引进和培育高层次金融人才,改善金融业发展环境,吸引和集聚中外金融机构,健全现代金融组织和服务体系,逐步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造船及海洋工程基地、大型石化产业基地、电子信息及软件和服务外包基地,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海洋与生物工程等高技术产业集群,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聚集区。
强化主轴大连—营口—盘锦主轴是哈大和东北沿海两个一级发展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这一主轴,在支撑东北沿海经济带快速崛起的同时,服务带动哈大经济带优化升级。加快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建设,重点发展船舶制造、石油化工、机床、精密仪器仪表等,配套发展航运、物流、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形成临港产业集群。加快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现代物流等产业,逐步建成大型临港生态产业区。加快盘锦辽滨经济区建设,重点发展中小型船舶修造、光电、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合成橡胶等产业。依托沈大交通走廊和大连、营口、盘锦等重点城市,建设好各类{gjj}、省级开发区。
壮大两翼渤海翼。加快锦州滨海新区建设,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新材料、制造业、船舶修造等产业,建设锦州湾国家炼化基地和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加快盘锦石油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与配件、石油高新技术、工程技术服务等相关产业,建成我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快葫芦岛北港工业区建设,重点发展石油化工、船舶制造与配套、有色金属、机械加工、医药化工和现代物流等产业。加快培育其他基础好、潜力大的园区发展,推进具备条件的产业园区尽快形成规模。黄海翼。积极培育发展庄河工业园区、花园口经济区、登沙河临港工业区、长山群岛经济区、皮杨陆岛经济区,重点发展沿海临港装备制造、新材料、石化、能源、家居制造、服装服饰、水产品增养殖和加工、旅游、现代物流等产业。进一步发展丹东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精密轻型装备等装备制造业,制药、精细化工以及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旅游、口岸物流等服务业。
辽宁沿海经济带各类开发区{gjj}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辽宁大连出口加工区、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连保税区、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丹东市边境经济合作区、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开发区:辽宁瓦房店炮台经济开发区、辽宁长兴岛经济开发区、大连旅顺经济开发区、大连金州经济开发区、辽宁普兰店经济开发区、大连甘井子工业园区、辽宁丹东东港经济开发区、辽宁丹东前阳经济开发区、辽宁锦州经济开发区、辽宁锦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辽宁锦州沟帮子经济开发区、辽宁营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辽宁营口南楼经济开发区、辽宁营口大石桥经济开发区、辽宁盘锦经济开发区、辽宁葫芦岛经济开发区、辽宁葫芦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辽宁葫芦岛杨家杖子经济开发区、辽宁葫芦岛八家子经济开发区。
做大做强优势工业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交通运输设备、通用设备及成套设备制造业,支持大型压缩机、大型重载精密轴承、大型船用曲轴、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等产品的研发,在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实现突破。调整船舶工业结构和布局,大连、葫芦岛重点发展大型、高附加值船舶制造及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丹东、营口、锦州、盘锦积极发展以修船、中小型专用船舶制造为主的各具特色船舶工业。加快发展以客车及发动机、电力机车为重点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大连重点发展发动机、城市轨道车辆和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丹东、锦州重点发展大中型客车和汽车安全气囊等汽车零部件产业。大连、营口重点发展数控机床、制冷设备、特种轴承基础件等通用设备制造业。盘锦、营口、大连重点发展石油装备、冶金成套装备、风电设备及港口和机场仓储物流装备等大型成套设备。提升原材料工业。石化产业重点发展原油加工、乙烯、合成材料和有机材料,加快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培育形成若干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统筹考虑中俄原油管线建设和俄罗斯及其他地区原油进口因素,结合锦西炼油异地改造,适当扩大葫芦岛等地炼油能力,盘锦、锦州重点发展石化下游深加工和xx石化产品。冶金产业重点发展精品板材、特钢产品和钢材深加工,大连重点发展以不锈钢、轴承钢、工模具钢、齿轮钢、弹簧钢和高合金钢为主的特钢产品;营口重点发展宽厚板、冷(热)轧薄板等;葫芦岛、锦州重点发展有色金属产品生产加工。营口重点发展镁质材料,大连重点发展以化学建材为主的新型建筑材料。发展高技术产业。大连、营口、锦州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电力电子器件、半导体照明、应用电子、移动通信等电子信息产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葫芦岛培育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承接京津冀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大连、营口重点发展基因工程制药、疫苗、生物芯片、检验试剂盒、动物药、海洋药、中药饮片及生物医用材料等。以大连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及中科院大连科技创新园为依托,重点发展膜、信息光电、纳米、金属复合、精细化工等高性能新型材料和复合、节能环保材料;加大丹东硼化工新材料开发和利用,加快发展锦州、营口钛白粉产业。发挥锦州光伏产业优势,发展硅材料,逐步建成多晶硅和硅电池研发生产基地。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依托重要交通通道和运输网络,加快建设大连国际物流中心和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丹东区域性物流中心,支持发展重点物流园区;培育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完善物流信息平台,提高对腹地物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健全金融市场体系,推进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提高增值电信业务、软件服务、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和互联网产业发展水平,加强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建立综合性软件服务公共技术平台和公共信息应用平台,建设城市管理以及适应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信息化系统,重点在大连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开发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扶持和培育技术创新型第三方服务企业。推进服务业标准化。积极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优化城市各类流通设施和商业网点布局,加快建设和完善农村流通设施和流通网络,支持一批现代大型商贸企业做大做强,发展专业特色市场,积极发展现代流通业态和营销方式,营造便捷、舒适的消费环境。进一步加强滨海、边境、湿地、人文、森林等旅游景区的建设,加强优势旅游资源的开发,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和工业、农业观光等特色旅游,整合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密切与省内、东北和环渤海地区旅游合作,推进旅游一体化发展。积极扶持会展、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依托大连动漫产业优势,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动漫产业集聚区。推进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第三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培育优质专用良种,加快标准粮田建设,推进粮食集约化、专业化生产,建设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发展果品、花卉等特色农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推进畜牧饲养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和精深加工,推广稻田河蟹生态模式养殖,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加工基地。继续推进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和海洋牧场建设,扶持壮大远洋渔业。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鼓励发展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促进产学研结合,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化xxxxxxxx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盘锦、营口、丹东重点发展优质稻米生产加工;大连、丹东重点发展水产品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大连、营口、锦州、葫芦岛重点发展优质水果、设施蔬菜、名特优杂粮、薯类、花卉生产加工;丹东及大连的东部山区重点发展食用菌、中药材、蚕桑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服务和安全防控体系。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机械化监理鉴定、农产品质量监管及村级服务站点等公共服务机构,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技术服务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监测体系。鼓励发展多元化的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社会力量兴办服务三农的公益性机构和经济实体。
产业发展重点工业。重型装备、制冷设备、石油工程装备、核电及风电等新能源装备、数控机床、特种轴承等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基地;船舶与船舶配套、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轨道车辆等交通运输装备产业基地;数字化医疗影像设备产业基地;大型石化产业基地;精品钢材生产基地;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研制和生产基地;新型建材基地;新材料、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光伏、无水印染等产业基地;集成电路、半导体发光二极管、高密度印刷电路板、移动通信产品等项目。现代服务业。金融商务区;软件开发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物流园区;特色旅游区等。现代农业。增产千亿斤粮食工程;设施农业建设工程;优质水果开发工程;特色产业开发工程;规模化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工程;水产品健康养殖工程;现代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推进城乡统筹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优化城乡土地利用,合理规划市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一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城乡衔接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邮电信息、广播电视网络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强城乡社会管理,改革户籍制度,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将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进一步增强第二、三产业对{dy}产业的服务带动作用,促进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城乡、通畅便捷的现代化市场体系。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能力,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外出就业和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失业保险覆盖面。
提高城镇综合功能增强中心城市功能。大连要重点拓展航运、金融、研发、物流和信息服务等核心功能,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产业聚集区,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丹东要发挥沿海、沿江、沿边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拓展商住、旅游、贸易等城市功能,建成我国东北东部地区重要的现代化沿海边境城市。锦州要发挥区域交通枢纽和辽西中心城市的作用,全面提升城市和锦州港服务功能,逐步建成临港产业基地、我国东北西部地区重要的出海口。营口要依托港口和临近腹地的优势,建成东北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环渤海地区重要的临港工业基地和现代化港口城市。盘锦要依托石油等资源优势,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湿地等生态资源保护,建成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具有北方水乡特色的石油化工城市和环境宜居的滨海水城。葫芦岛要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京津冀都市圈辐射,进一步发展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等产业聚集区,建成辽西走廊文化旅游休闲观光带和滨海宜居城市。在拓展城市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重点城镇建设。依托综合交通通道,加强城镇组群建设,积极培育若干区位优势明显的新兴城镇,增强综合支撑能力和服务功能;加快县城关镇和重点镇发展,推进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重点建设一批有规模、有特色的产业园区,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加快向园区聚集。
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积极培育县域特色优势产业,鼓励发展“一县(市)一业”和“一县(市)一品”。推进优势资源深度开发,形成一批xx产品,做大做强县域工业企业。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开发建设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分类引导乡镇和村庄建设。加强位于城市规划建成区内的乡镇和村庄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促进与城市的融合。扶持基础较好的乡镇和中心村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提高集聚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引导基础薄弱、人口持续减少乡镇和村庄的居民向城镇和牛心村集聚。因生态环境、地质灾害、移民需要撤并搬迁的乡镇和村庄,加强原址土地整理,合理选择安置区,实行整村推进。注重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价值的乡镇、村庄人文环境的延续,重视保护整体风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农场居民点供排水、交通道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全面提升村镇、农场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加大江河海堤、渔港、小型水利工程、可再生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加大对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和草场围栏农村“六小工程”的投入。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提高信息化服务“三农”的水平。
积极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推进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培训集团建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培训,增强职业技能培训能力。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特色和专业人才。以大连为重点,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和继续教育研修基地。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与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大连、锦州等高校优势,加大船舶制造、软件开发、生物工程、金融等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提升沿海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努力控制重大传染病,防治职业病、地方病,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积极探索公立医院体制改革,促进非公有制医疗机构发展。构建城市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协作、双向转诊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努力扩大就业拓宽就业渠道,努力扩大就业规模。继续落实就业和再就业各项政策。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加大对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培训,建立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完善就业培训政策。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复员军人及城镇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工作。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力度。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和企业用工行为,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_以道驭股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