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分析预测» Blog Archive » xx植物提取分离课题的创新点

刚刚接触课题,查看了一些文献,发现80%~90%的研究内容都着重于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工艺的研究,如果想发高质量的文章,必须得发现新的化合物,希望大家能讨论一下,除了在工艺方面努力,我们是否还能找到其他的创新点呢?

druglover

重要的是与生物活性相结合,采用比较新颖的活性研究手段,甚至是从没有过的方法,在工艺方面想要创新只能应用现有的比较新的方法,只有小的改动根本说不上是创新,而且做植化不能在工艺研究上投入太多的精力,否则就变成化工了。

ZerKang

有两个基本点是不可以脱离的:

1、发现有潜在活性的新xx产物。而次生代谢途径是一次代谢的延续,并对一次代谢途径有很大的影响。植物的一次代谢与人和大多数动物可以说大同小异,因而次生代谢产物也能对人或动物的代谢途径施加影响。换言之,绝大多数xx产物都是有潜在活性的。关键在于你如何获得他,如何探明他的活性。

2、探明xx产物的潜在活性或药效团。活性筛选和发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构效关系的研究药效团的摸索需要更多的化合物。我觉得创新除了要多和药理结合以外,应多xx一下植物生长环境对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特别是在恶劣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和长期受到植物病毒和其他原生体侵扰的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产物。这往往是找到抗病毒和xx等xx产物的捷径。

violetyy82

1、运用提取分离新技术,通过与传统提取分离方法的收率比较,寻找{zj0}提取分离的条件;

2、xx产物{jd1}构型的测定,分别做药理活性,有效低(无)毒的那种{jd1}构型,推测xx作用的受体的可能主要结构;

3、根据xx产物的结构,进行结构修饰或合成设计,或者对照已经临床应用的有相似药理活性的化学xx,对该xx产物进行结构修饰和改造。

黄芪皂苷

xx植物提取分离课题的创新点,我也来发表自己的一点看法,首先前人做过的东西未必就没有做的价值,当然从分新化合物的角度来说,我们都很担心,我们中国实验室的普遍设备普遍不及国外,不过可以这样考虑一下,将植物提取物分成不同部分,然后用液-质联用分析一下,如果是已知化合物段就不要重点分离,如果是不确定段可以好好做做。本人浅见。这样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得新化合物的几率会有所提高的。另外化合物活性筛选工作技术水平也不高,是制约开发中药化学成分药用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大资金投入,端正学术思想也很重要。

发现新的化合物的机率不是很高,首次可能指这个植物中的首次分得,化合物是人们分到的很多,但药理活性的筛选做的不是很到位,导致很有潜力的化合物活性功能没有被发现。这是我们的研究过程忽略了,多数研究机构或个人忙于圈钱,目的导致导向发生偏离,3、结合药理,发现有活性的单体,4、构效关系,5、提取的{zj0}工艺研究,6、质量控制的测评,这几点很重要,但是我们忽略了做科研的精神是什么。浮躁思想弥漫整个医药领域。中药的研究方向被颠覆,没有特色,有特色也被当前的总体环境所掩盖。
rongzai

我觉得xx产物的创新点可以从单味中药中分离新的生理活性物质出发,研究开发新药(如:青蒿素、天麻素等),也可以用拆方的研究方法,可以追踪发现复方中的有效成分(如从\”当归芦荟丸\”中发现xx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主要药材为青黛,从青黛中又发现有效成分靛玉红,该化合物结构修饰发展成异靛甲)。将单味中药视为一个整体,对其植物化学组进行研究,按一定的制备工艺生产稳定的有效部位(即一个特定的植物化学组),研究其组成及生理作用,与基因芯片技术相结合,筛选作用于不同靶点的活性成分,对于阐明中药的作用机理,方可取得某些突破。

caffebean

我觉得现在xx药化最缺少的是一个好的xx筛选模型,天天在那分化合物,却忽略了药的一个最基本特点,就是有效,只侧重于拿化合物,而轻视药理作用,我们做的工作意义并不是太大。有时侯xx药化的责任,除了寻找新的有效化学实体外,在很大程度上也担负着中药现代化的职责。单一化合物也好,有效部位也好,离开了药理作用,植化工作就会迷失方向。

frank_dz

我的单晶情结,我喜欢单晶又恨单晶。喜欢它因为我可以顺利毕业了,终于熬出头了。我可以抬头说,咱也有几个单晶了,一般啊!恨它,因为为了他几乎抛头颅洒热血,但是他没xxx效,就算是个全新的骨架又能怎样?恨铁不成钢。然后我明年或许可以顺利毕业,挥一挥衣袖没有为药学事业留下任何云彩。呵呵!买药去吧。记得在xx产物化学一书中,徐老先生就曾说过“国外学者不把工作重心放在成分研究上了,而我国学者还乐此不彼”这就是我的单晶情结快乐并痛着。

yiningwy

1、对于上面大家提到的很多问题,很有同感。先单从分离成分上来讲,国内很多植物做的多是脂溶性部分,水溶性部分做的很少,因为这很困难,但是很多植物民间药用常用水煮等方法,所以提示活性部位可能存在于水溶性部分。如果做水溶性部分,很可能是植物成分研究的创新处。有些植物生长的环境特殊,例如恶劣、干燥的环境,这种植物很可能与同属其它环境下的植物有很多区别,不仅从形态上,还有功效、化学成分上。

2、建议大家有条件多留心下民族药,还有民间用药、民间验方。因为这些东西已经经过多年民间临床实践证明有效的,只是缺乏活性作用的物质基础、质量标准、和现代化的剂型等。

3、另外,没有活性的单体化合物还可以作为有效部位含测的对照品,如果是混合的有效部位活性强,那就用有效部位继续开发好了,单体可以作为质量控制的标准物。

cxq_716

现在的植化都是在分离到{zh1}才拿去做药理,且一般的单体量都不多,只能做一些体外的活性,而且大多只是做个细胞毒就没了。如果xx药化能够很好的与药理结合起来,没做一步都能进行活性测试,有针对性的去找一些活性成分,或是将分到的活性成分做先导产物,合成一系列的化合物,再寻找活性更强的化合物。一味的追求新化合物,把精力都放在那些极其微量的成分,只求分到打谱的量就不做了,也许这样毕业不愁了,但是总感觉意义不打。如果能将植物中的大量的成分做原料,参照其当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半合成,或是合成一些新的活性更好的成分,都是不错的选择。现在主要的问题是xx药化与药理各做各的,如果能把一个课题xx药化和药理合力完成,我想会有更好的结果。

abcdsmart,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中药会很有前途,但是现在为什么没有进步呢,或则说进步是很不明显的,其实大部分工作都是受研究思路的影响,在大量的进行低水平的重复,想想看,全国有多少人在做中药开发,有多少是有活性的,好像个个都宣称自己的化合物有活性,真的?那为何这多年都过去了,没有几种从植物中开发出来好的药呢?当然,中科院还是搞出来了几种好东西的,比如说,青蒿素。我们想想这其中是什么原因呢?反观欧美,韩日,他们没有中医中药,他们眼中只是xxxx,他们不会知道,在中国我们几千年都是用中药治病的。也不知道是中医的理论真的过时了呢,还是大家根本就放弃了不要了,去盲目跟随外国人的脚步了,把自己老祖宗几千年积累的东西扔了,不要了,一窝蜂的上项目,现在也搞了这么多年了,难道还不应该想想我们的问题到底在哪里吗?还要这样疯狂的破坏我们祖国的资源,靠卖植物浸膏,赚取所谓的外汇,来自我满足吗?

我觉得有几个以下的工作需要加强或则改进

1、首先我们还是要回到中医理论的指导中去,怎么回?找有很好疗效的方剂,中医药理论中很重要的其实不是一味一味的中药,而是,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把几种中药组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一个方剂,你可以看到,许多方剂中的用药可以说是大部分相同,所治病的却大不相同,这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呢,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想过没有?不过还好,天津中医学院的973首席科学家张伯礼,首先想到了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什么呢?是研究思路的问题,如果只是重复人家的工作,分啊分啊,也许你可以做的很好,说不定还有好文章了,但是,我们心里是否想过,我们拿着国家的每个月的补贴,到底位国家作出了什么?对我么所学的专业和祖国的遗留宝库又有多大的贡献?所以呢,希望大家多想想这个中药到底应该怎样做?再这样无休止的去分化合物,去发文章,嘿嘿,总有那么{yt},你会发现植物都被人家做过了,没有东西让你分了。

2、我看过一篇文章,是说中药在外国为何不受欢迎的原因,其实,外国人没有那么傻,能治病他就真的还不愿意要吗?倒不是这个原因,还是中药的疗效问题,中药疗效慢这是中药的短处,比如说,一个小小的感冒,中药要喝汤汤水水几大罐,人家吃西药的就那么几片,还{yt}一次,几天就好了,这我们承认,但是中药有他的长处啊,非典的时候,我们都吃什么啊,大家还记得不,什么东西涨价了,记得吗?板蓝根!对,我们还喝了中国中医研究院开的几付方子,怎么就不见有人吃西药呢,嘿嘿,这就是中医强处了,西药西医讲究的是对症对因xx,他搞不清楚是什么东西,就没有办法了,西药西医甚至现在都到了基因的水平了,中医药当然是望尘莫及了,那我们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呢?我们还是有机会的,比如说xx癌症,西医西药目前已经研究到了基因的水平,但是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原因,到还不是十分的清楚,这就是我们的机会了,从中医药里面能否找到很好的中药,方剂,这就是我们的研究方向了,还有,我们中医药讲究的是天人合一,注重养生之道,开发保健品,大家先别骂我,现在很多的假保健品,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都喜欢搞上个什么xx精华?这不忽悠人嘛!更可恶是,把我们这些搞植物成分研究的人好像都看成是骗人的专业了,所以,还是回到上面的问题,疗效!思则变,变则通!多想想这个研究思路的问题,真正为中医药作出点什么。

3、我们搞植物活性成分的还是要和搞药理的人搞好关系,没有好的药理活性筛选,你拿到的方剂也好,单体也好,人家就是说你没有活性,你还做个屁啊!所以,这也不是我的专业,我不是很懂,不过,我还是知道,我们国家的药理活性筛选与外国还是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对于中医药的建模,选择受体,没有现成的可以参考,全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

willgo

我觉得可以进一步扩大我们获取更多新xx产物的来源上做文章,这样可能会多、快、好、省,比较容易找到具有生物活性或者结构新颖的化合物。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注意力转向以前研究得很少的海洋生物我觉得是个好现象。海洋xx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科研人员的重视,在目前陆地植物发现新骨架化合物几率急剧下降的形势下,海洋生物成为作用机制新颖、化学结构多样化的新药或先导化合物的一个重要来源逐步凸现出可喜势头。所以,开发利用这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对发现和创制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我觉得开展复方药的研究前景广阔也很必要,用科学的、现代的分析分离手段来阐明中药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以期早日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内涵本质要求。所以我觉得不要把注意力总是集中在单一植物或物种上,诚然分单体更容易发文章,但是忽视了结合活性的研究。这样单是分离提取,再结构签定是浪费资源和国家投入,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睡~

  如果我没记错,那是一个很美的夜晚,有风,有月光,象银子铺在地上,有淡淡的花香,从很远的地方传来,还有灯光里隐约的笑语。

  我一个人,一边走,一边摇晃着准备送给我家小狗的小铃铛,叮叮咚咚,清脆地走在清凉的夜色中。

  就在街道的拐角处,月光透过路边那棵大树稠密的枝叶,在地上投下一个个柔和的光点,你就在树下,在那里走来走去。

  我有些好奇地看着你,因为你这么小,大约只有5、6岁的样子——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在这么晚的时候,独自一个人呆在外面?

  你看见我,对我笑了笑。你不是特别漂亮的孩子,但是很可爱,脸蛋圆圆的,眼睛大大的,又亮亮的,只是显得很疲倦。

  “你一个人在这里?”我问,四处看了看,“你的爸爸妈妈呢?”

  你摇摇头:“不在!”

  你始终没有停止走路,绕着那棵大树粗大的树干,一圈又一圈地走,不时用手抹着自己的脸,不断地打着哈吹,有时候会用力跺脚。

  我站下来,看了很久,还是不明白你要干什么。

  “你在干吗?”我忍不住问。

  你一边走,一边疲倦地说:“我要这样才能够不打瞌睡。”

  我看看天,天空是深蓝色的,月亮又大又圆,遥远的,离我们很远的地方,星光闪耀,而比星星更远的地方,是无穷无尽的黑暗。

  早已是该睡的时候了,尤其是你这么小的小孩子,早就该进入了梦乡。

  “你该回家睡觉了,小朋友不应该睡得太晚。”我拍拍你的头说。

  你摇摇头,撅着嘴,愁眉苦脸地说:“可是,妈妈不让我睡。”

  啊?

  我惊讶地看着你,不相信你的话。你发现了我的怀疑,停止走路,站到我的面前,两道淡淡的眉头皱起来,严肃地说:“是真的。”说话的时候,你又连打了两个哈吹,因为困,眼皮都似乎有点睁不开,于是你跑到路边,将眼睛贴在冰凉的铁栏杆上,让自己保持清醒。

  我生气了,不是对你生气,而是对你的妈妈,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母亲,居然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睡觉?

  “走,带我去见你妈妈!”我说,牵起你的手,要你带路。你的手很小很软,被夜色浸得冰凉。

  我们一起走了很远——我没想到你家会住得这么远,你一路上在不断地说话,你说家里的小兔子从来不吃胡萝卜,原来那些童话都是骗人的,兔子其实只吃青菜;你说你的电动汽车电池老是不够用,所以你就偷了爸爸剃须刀里的电池,结果爸爸就长出了很长的胡子;你还说,你曾经在妈妈的香水里放进一点点的茉莉花瓣,被妈妈罚写了三大张的大字……你说了很多很多,夹杂着打哈吹的声音。我见你走得很吃力,想要抱着你走,你拒绝了。

  “我要自己走,才不会打瞌睡。”你说。

  因为有你那些淘气的故事相伴,这一路虽然很远,却并不累,仿佛是很快的,就到了你家门口。

  你的家,在三楼。从楼下往上看,阳台上挂着你的几件衣服,还有几盆花,窗帘是很温馨的黄色,因为天黑,虽然有月光照着,我还是看不见你所说的那些米老鼠图案。

  你的家里人显然都还没有睡,透过窗帘可以看见灯光。你一个孩子独自在外面,他们肯定很担心——我责备地看了看你,你吐吐舌头,笑了笑。

  我们一起通过黑咕隆咚的楼梯上楼,到了你家门前。

  敲开门,你的爸爸出现在门口,还没来得及说话,你已经飞快地从他脚边溜了进去。我甚至来不及捉住你。

  你的爸爸果然长了很长的胡子,密密麻麻,象杂草般遮盖住了下巴。他穿着一件皱巴巴的衬衣,袖口挽到了胳膊肘,满脸疲倦,眼睛里带着血丝,疑惑地看着我:“你是?”

  我尴尬地笑了笑,这才发现,在这么晚的时候造访一户陌生的人家,似乎不够礼貌。但是一想到你独自在外面徘徊,为的就是不要睡着,我便鼓起勇气:“我找你的太太。”

  “哦?”他点点头,让我进来,一边领我朝前走,一边说,“你是她的同事吗?难为你这么晚还过来,谢谢你。”

  我听得有点莫名其妙,走进屋,眼睛四处看,想找到你在哪里。

  你的家布置得很美,所有的家具上都有卡通图案,墙壁有一米左右的高度,是留给你的画板,上面被你用粉笔画了很多奇怪的图案,地上,乱七八糟地扔着你的各种玩具。

  你的爸爸妈妈应该是很爱你的,他们为什么会不让你睡觉?我开始怀疑你在骗我了。

  你爸爸将我领进一间小小的卧室,这是一间儿童的卧室,灯光柔和地照在那张小床上,床上躺着一个孩子。

  我睁大了眼睛!

  那孩子是你!

  那个孩子,浑身都插满了塑胶管,鼻子下正在输送氧气,床边一个巨大的氧气瓶,在房间里投下一道长长的阴影。

  你看起来奄奄一息,我不能置信——你刚才明明和我一起走了那么远的路,虽然很疲倦,但是却很健康——到底是怎么回事?

  坐在床边的那个女人应该是你妈妈?她原本应该是很美的,可是现在却一脸憔悴,眼睛定定地看着你,连我进来也没察觉,只是看着你,仿佛一不留神你就会消失。

  你的眼睛半睁半闭,每当你的睫毛一阵抖动,仿佛要闭上,你的妈妈就会低声说:“孩子,别睡!”她一边说一边流泪,而你的睫毛,又是一阵抖动,极其困难地,将原本要闭上的眼睛勉强睁开一道缝。

  “你看,我一睡,她就哭!”你忽然出现在我身边,对我耳语。

  我大吃一惊,看看身边的你,再看看床上的你。

  我忽然明白了。

  你的爸爸和妈妈守护着床上的你,不让你睡,不让你离开,而你站在这里,守护着他们,他们却看不见。

  “你想睡吗?”我悄悄问身边的你。

  你犹豫一阵:“我不知道。”说着又打了个哈吹,显得非常疲惫。

  我看了你很久,看着你不断打哈吹,看着床上的你,一次又一次想要闭上眼睛,却总在妈妈的呼唤中又醒过来。

  我知道,你应该要睡了,你太疲倦了。

  “让他睡吧。”我说。

  他们蓦然抬头望着我,仿佛被我的话惊呆了,一时什么也说不出来。我飞快地将我看到的事情说了出来,我说你是如此的疲倦,却一个人绕着树在不停地走,不停地走,只因为妈妈不许他睡。

  他们先是不信,接着便低头看床上的你,抚摩着你的头,忽然失声痛苦起来。

  他们只看见床上的你,却看不见,另一个你,站在他们身边,一边打哈吹,一边亲吻着他们,想要让他们不哭。

  我站起身,悄悄地走了——因为我也要哭了。

  出门前,我听见你妈妈轻轻说:“孩子,你安心地睡吧!”

  我心头一颤。

  在你妈妈说过那句话之后,我飞快地跑到楼下,如果我没记错,那时的天空,有一颗很小的星星,猛然一亮,象一颗明亮的眼睛。

  我听见三楼那个有米老鼠的窗帘后传来痛哭声。

  我知道,你终于可以不用那么疲倦,你终于睡着了。

  夜晚很凉,露珠一滴滴地落下,象眼泪,沾湿了我的衣裳。

Leave a Reply

郑重声明:资讯 【药材分析预测» Blog Archive » xx植物提取分离课题的创新点】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