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2.0的演进——数字、生态、家园三位一体的未来城市- 问鼎- devott ...
园区2.0的演进——数字、生态、家园三位一体的未来城市 [原创 2010-01-27 14:00:43]   

未来城市:人- 建筑- 数字- 城市- 社会-自然

人类一直在进行着对{zj0}城市模型的探索:从1933年《雅典宪章》中对“家园城市”的向往,到1977年《马丘比宣言》对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渴望,直至1998 年9 月戈尔提出“数字化舒适社区建设”倡议导致今日数码时代数字城市的出现,给传统的人居环境意义上的城市赋予了新的内容。

诸多思考集于一点:认为生态城市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看待城市,为人类提供高效、和谐的人类栖境,并会在生态理念的指导下寻找城市问题的结症;数字城市为人类提供了全新的、高度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生活空间;二者的结合是未来人类生存方式的必然选择——我们共同的家园。它们的结合将使“人- 建筑-城市-社会”的规划理念延伸到“人-建筑-数字-城市-社会-自然”。

2.0时代的园区=生态城市+数字城市+家园城市=未来城市

“九通一平”的时代已经过去,园区的发展已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物理园区仅仅承担经济发展职能的局限。企业、居民的聚集使得园区已经成为日益一个功能相对集中的新兴社区。2.0时代的园区正在朝城市化方向发展,并将成为集成生态城市、数字城市和家园城市“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园区——未来城市。

 生态城市:“能满足当今这代人的需要,不危及到下一代人的生存,使下一代人的需要和生活得到保证”的可持续发展;
 数字城市: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和人联网等新“三网融合”数字化社会;
 家园城市:策略性的愿景、法律规范、透明性、负责任、共识导向、公平、效率、参与等。

园区城市化的内涵

园区的城市化是在现有产业基础和环境基础上,通过融合“数字化社会、生态型城市和宜居型社区”所构建的未来城市。其核心内涵包括:

(一)系统的城市化
城市化规划师遵照可持续规划思想(SPeAR模型),跨专业的系统思维过程,应该是立足实际,以终为始,一以贯之,“战略制定—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城市运行”系统展开,统筹谋划不应因专业阻隔、职能权限而割裂。城市是一个有机系统,应通过以人为尺度的特定空间“工作、生活、休闲”三分布局,最终实现“生活、生产、生态”三态平衡,摒弃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功能区划思想。

(二)动态的城市化
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城市规划师和政策制定人必须把城市看作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机构体系。城市规划实施,“城市才开始生长”,需勤加呵护、适时调整,才能始终保持“活力的、动态的、社会平等“的城市。城市化也是一个生产过程,需要在“物质的生产、人的生产、环境的生产”之间寻求动态平衡,推动城市品质和能级持续提升。

(三)综合平衡的城市化
 经济生态:“均衡、活力、持续”的经济繁荣;
 社会生态:不同阶层、不同收入的人和谐共处;
 资源生态:“复合、循环、高效”的资源利用;
 环境生态:以低“生态足迹”实现环境可持续。

(四)以人为本的城市化
城市以适宜的尺度构建,注重“人、建筑和环境”的整体和谐,以综合的多功能环境,提升人在建筑、环境中的舒适感受。城市化的核心是人的城市化,而人的城市化是一个综合、复杂、持续的过程,不仅仅是身份的转换,是一个“全新人”的生产过程。城市化依赖城市中人的力量,利用居住城市中人们的交互影响,以及正确的教育力量,完成高质量的人的生产。

(五)自然紧凑的城市化
 顺应大地机理,“道路、水系、绿化”道法自然;
 回归和融入自然,在绿色田野上建造“花园城市”;
 尊重保留历史的记忆,以片段形式记录历史;
 集约用地,向空中和地下发展,建紧凑型城市。

(六)产业协同的城市化
城市必须依赖于三次产业的协同发展,而不是{wy}、过分依赖工业,以获得可持续的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关键,没有工业化的城市化是不可想象的。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的基础,是城市化的稳定器,通过生产组织方式和技术革新提高效率和效益,为工业化解放劳动力和建设用地,从而推进城市化。生产是城市化的持续动力,生产为工业劳动力恢复再生产提供必需的支撑,生产性服务业更是直接推动工业化向高级阶段发展,进而推进城市化。

 “三网融合”实现持续的无缝连接

互联网将计算设备联在了一起;IC卡构造了“人联网”,让每个公民都能在网络上找到自己的坐标;电子标签则让不同物品在“物联网”中拥有网络生命;智能交通、电子钱包更扩展着网络化社会的范畴。“人联网”、“物联网”、互联网,新“三网融合”将网络的力量开始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互联网、物联网、人联网新“三网融会”后,就会真正实现信息流、物质流、生物流的“三流整合”。整合后,物流和人口流中的个体会自动、及时地向U网传送自身的相关信息,网络也会及时向这些个体发送调节指令以使其保持{zj0}状态。“三流整合”的物质基础是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四大运输网的存在,以及互联网、物联网、人联网的融会。当然,四大运输网并入物联网后,将只作为物联网的一部分。融会后的互联网、物联网、人联网,整合后的信息流、物质流、生物流,其xxxx和基本载体都是互联网。

 物联网
物联网又称“传感网”,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二十世纪计算机科学的一项伟大成果。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

 人联网
利用IC卡技术,通过非接触式IC芯片,将个人信息数字化后加密存入芯片,这些信息可以经过终端读卡器判读,从而实现了“一卡应用”和“数字管理”的功能,最终将人与人连接在一起。

IC卡作为信息的载体和接口,在“城市通卡”工程项目中,通过向市民发行用于城市生活的IC卡,建立城市公共事业管理基础信息的采集平台。将市民每日的生活信息和消费信息、生活需求和生活的偏爱,通过使用IC卡进行数字化记录,反映到城市的相关的信息系统中,为城市信息的综合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与分析,依托城市IC卡系统平台全面开展电子商务。

有了这些信息,辅以其他手段,如:查询、发表统计,间接测算、决策分析等方法,所得到的信息相当真实、可靠,具有真实的时间和及时性,大量的信息每日汇总,勾画出城市的生活脉络,为城市中的个人消费、企业经营及城市管理者的活动决策,提供了多方面有力的分析基础和指导依据。

然后通过集成高效的信息枢纽,包括三网融合的统一平台、数字园区的管理枢纽、统一的政务信息处理门户、电子政务运营服务以及基础数据库等,实现:




可浏览了解更多。

郑重声明:资讯 【园区2.0的演进——数字、生态、家园三位一体的未来城市- 问鼎- devott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