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0商业篇- 地球周刊_南方都市报地球周刊- 博客大巴
  • :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


    摘要:2010年,做生意会相对容易一些,但仅仅是一些。公司遭遇了一顿胖揍。有的已经一命呜呼。但强者将脱颖而出,变得更强更健康,并准备抓住在经济回暖阶段涌现的机遇。


    2009年,亚马逊推出了更小、更漂亮、更便宜(259美元)的Kindle2。

    经济回暖

        2010年,做生意会相对容易一些,但仅仅是一些。公司遭遇了一顿胖揍。有的已经一命呜呼。但强者将脱颖而出,变得更强更健康,并准备抓住在经济回暖阶段涌现的机遇。

        美国是{zx0}跌倒的,也将是{zx0}恢复的。经过痛苦的裁员和削减成本之后,美国公司的执行官们对于康复前景信心十足。在亚洲,尤其是中国,人们表现出同样的乐观。相比之下,欧元区的企业最为悲观郁闷。然而,全球经济的康复将是一个缓慢过程,仍然有第二次衰退的可能性。显然,危机之后,一切不可能还和从前一样。

        公司将更加谨慎。那些债台高筑的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甚至可能已经倒闭关门。那些在财务上更健康的公司可能乘机吞掉对手,或者抢走客户。一些行业巨头可能将被新兴强者取代。所有公司都会通过古老的方法提升利润,那就是提高生产力。

        大政府和政府干预的趋势将继续下去,在美国尤其如此。相应的,美国的公共开支占GDP的比例增长得越来越快。美国政府仍然会不时插手干预金融行业。xx政府的大手还会掌握在底特律的方向盘上。对于许多行业,政府将成为它们{zd0}的客户。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将在华盛顿开业。

        美国国会将为限制碳排放实施一套“限额交易”系统。中国和印度可能跟随效仿。能源价格最初会略微上涨。但美国企业将预料到未来能源的涨价,随之调整。能源消费者将动用各种节能手段。风能、太阳能和其他替代能源将得到疯狂投资。政府补助可能刺激新核电站的修建。通用电气、IBM、埃森哲等工程、信息技术和咨询类企业将竭尽所能开发智能电网。

        美国的医疗改革将对国内和国外都带来影响。政府将确保多数美国人享有医疗保险,将更严格监控私人保险公司。为节约成本,医院、制药公司和医疗设备供应商都将感受压力。医疗技术革新所带来的利润将减少,从而影响到世界各地依靠美国市场赚回研发成本的创新公司。公共研究基金只能弥补一部分的损失。

        2010年,消费模式将发生变化。美国依然是世界头号经济体。但是捉襟见肘的美国消费者已经无法再像过去一样拉动全球经济的增长。寻求扩张的公司将把目光瞄准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市场。2008年至2009年,中国的生产力依然以惊人的9%的速度增长。

        多数消费者手头依然不宽裕,因此那些生产廉价商品的企业将盈利。xx品公司则必须艰难度日。提供基本消费品的公司,比如沃尔玛和宝洁,将继续繁荣。人们不会因为经济危机就不再刷牙。为亚洲新兴中产阶级生产廉价汽车和洗衣机的公司,比如塔塔、现代和海尔,将借机杀入西方市场。

        在衰退期稍微放缓的发明革新将再次加速。谷歌、英特尔、丰田等在艰难的时候依然大笔投入研发的公司将开始收获回报。美国依然是世界{dy}科技发明大国,许多亚洲公司也在紧追不舍。制造商将透过互联网直接向消费者卖出更多产品,绕过了零售商的盘剥。Facebook和Tw itter等社交媒体公司将吸引数百万新用户,但利润的增长依然有限。纳米技术和基因组研究将取得新的奇迹。

        如果幸运,2009年的贸易纠纷不会升级成全面贸易战争。但保护主义者情绪还会继续上升。通力合作,有效控制了金融危机的各国政府必须再次携手,保持贸易的畅通。事情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中国是否愿意继续借钱给依然挥霍无度的山姆大叔。

        奥巴马总统想通过增加税收减少美国的赤字,但是他承诺只会针对那些最富的人。他可能会等2010年11月的中期选举过后再打破承诺。如果美国经济增长依然不如人意,公共债务将变得无法承受,甚至引起通胀。

        公众对商界的不信任度依然很高。因此,公司必须更加透明化。此外,它们还必须适应一个变化可以在顷刻之间发生的世界。坏口碑能以光速传播。一个丑闻可以让一家公司在一夜之间毁掉。一家金融企业的倒闭能够影响到整个系统。政府无法阻止所有公司的覆灭;也不应该这样做。因此,在2010年,企业将需要超级灵敏的反应力。

        域名改革

        这听上去像个不可思议的题目,但谁能获许在互联网上用哪个名字即将成为大问题。2010年,互联网域名和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 )将对{dj0}域名———网址中{zh1}一个点后的字母———进行两大修改。{dy}个改变是扩展通用{dj0}域名(比如com、biz、org)的数量。目前只有21个通用{dj0}域名,却有代表不同国家和区域的280个特殊地址,比如.cn代表中国;.eu代表欧盟。明年春天,如果一切按照计划进行,ICANN将就创造新通用后缀开始接受投标。中标的后缀将于2011年开始使用。

        另一个政策变化是,ICANN将{dy}次接受非拉丁文字的通用域名。考虑到全球17亿网民中超过一半使用的是非罗马字母,这个变化早在意料之中。比如,目前俄罗斯人输入域名时必须采用拉丁字母,在新规则实施后,他们就可以输入本国语言所用的西里尔字母。新的网址还可能是中文、阿拉伯语等多种语言。

        要获得新的{dj0}域名,成功竞标者必须一次性支付ICANN185000美元,以证明他们具有管理新后缀域名的能力。此外,他们还需要经过其他检验。最终,可能产生几百个甚至几千个新域名。公司将注册其品牌———比如.nike或.virgin———地方政府也可参加注册。比如纽约城据说瞄准了.nyc。

        新域名将是营销商梦寐以求的东西。但法律专家担心它们可能造成噩梦。为了防范骗子和网络蟑螂,许多公司已经花了大笔资金买下尽量多的网址,现在它们又将面临新的网络商标保护战。ICANN老板罗德·贝克斯托洛姆说,“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保证,我们将建立一套公平的程序。”这可能包括拍卖一些大热域名。即使如此,一些观察者担心法律纠纷依然在所难免。

        有人想注册.law yer(律师)吗?

        SIS正在看着你

        还记得《黑客帝国》吗?这部1999年的影片中人类被接上了机器,思维被控制,成为能量工厂。这样诡异的世界正在成为现实。幸运的是,目的并不是为了征服人类,而是为了更好地控制环境。一些计算机专家已经在谈论“社会信息技术系统”(简称SIS)的诞生。2010年,人们将开始意识到这类系统的存在。

        要抓住这一潮流,首先必须意识到这个世界浪费无处不在。全球水资源有50%因为设施泄漏而浪费。仅仅在美国,堵塞的交通每年就会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美国的电网效率哪怕提高5%,减少排放的温室气体相当于5300万辆汽车的排放量。

        造成浪费和低效率的原因是这些设施不够聪明:道路、电网、水分配系统基本上都是由一堆傻瓜管道构成。过去几年,科学家们一直在考虑如何让它们变得聪明点儿。最近,为了克服经济危机,步伐更是加快。许多国家将刺激经费的相当一部分用于基础设施项目。

        另一大推动力是技术。就在不久之前,互联网的用途还主要是连接人。现在,则更多用于连接事物。感谢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芯片、无线电设备变得小巧廉价,几乎可以被安装到任何地方。今天,2/3的新产品内部装有某种电子装置。到2017年,全球将有7万亿个无线电装置,平均每人1000个。

        感应器和芯片将产生大量数据。信息技术系统变得更加强大,能够立刻对数据进行分析,预计事情的走向。IBM已经研发了一种叫“流计算”的技术。借助这种技术,机器能够分析来自几百个源头的数据,总结结果,做出决定。

        交通可能是{zx0}跟上这一潮流的领域。有几座城市已经安装了动态收费系统,收费价格随着交通流量而变化。斯德哥尔摩人进入市中心需要支付1.5至3美元的入城费。这一系统使用了一系列智能标记、摄像头、路边感应器。它启动后,瑞典首都的车流量下降了20%。

        2010年将目睹“智能电网”的剧增。这是一个与电网平行的智能网络,可以实时管理能量的使用。加州太平洋煤气电力公司计划安装1000万个“智能电表”。它们能直接告诉消费者需要缴纳的电费,最终还能在用电高峰时期关闭一部分限制电器。

        智能技术还可能渗透自然环境。比如爱尔兰高威湾的“智能湾”项目就是一例。这一系统从附着在浮标上的感应器、气象仪、船员的短信中获取信息,自动把水平面上升的信息通报港务局。

        然而,智能网络最能发挥影响力的地方还是城市。城市里有许多可以智能化的系统,再将它们结合起来成为“系统的系统”。除了交通、电网之外,公共安全、水供给甚至医疗(遥控病人)都可以包括在其中。在思科公司的帮助下,韩国城市仁川力图打造一个“智能+网络化”城市,设立虚拟政府服务、请节能源和智能建筑。

        有什么能阻止这个世界变得更聪明?令人惊讶的是,{zd0}障碍并非技术。障碍之一是安全:这样的系统很容易遭遇黑客袭击。障碍之二是隐私:许多人不喜欢自己的能源消费或行车路线时时受到监视。此外,官僚主义也将是一大障碍。要SIS发挥作用,有时候需要好几届政府和多个部门的合作。

        当然,还有人担心,在未来某天,这些系统会群起哗变,倒戈对付它们的创造者。正如《黑客帝国》中所描述的一样。去年7月,电脑科学家、人工智能研究者和机器人专家在加州开会讨论这一危险发生的可能。但智能系统的倡导者说,这仅仅是夸张的科学幻想。IBM的伯尼·梅耶森说,“这些系统的设计决定了它们只能在某些疆界内工作。它们不会自己跑到荒郊野外去。”

        电子书走向主流

        不同于从{dy}个句子开始就抓住人注意力的惊悚小说,电子书崛起的故事更像一本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进入状态的小说。但现在,故事开始变得更有趣起来,更多情节波折即将到来。如果你在2008年{dy}次看到电子书装置,在2009年{dy}次摆弄电子书,也许在2010年,你将购买{dy}本电子阅览器。

        亚马逊网站2007年推出K indle电子阅读器,推动了电子书市场的发展。2009年,亚马逊又推出更小,更便宜,更漂亮的K indle2(售价259美元),和屏幕更大,为看报纸和教科书设计的K indleD X。现在在美国之外也能买到K indle。亚马逊网站可供选择购买的电子书也越来越多。通过K indle的内置无线连接,几秒钟就可下载到阅读器里。

        2009年,还有许多和电子书有关的消息。Google启动Google图书网站,提供数十万本图书供手机下载。亚马逊推出了为苹果iPhone和iPod设计的Kindle应用程序,事实上,把它们变成了迷你的K indle。亚马逊还收购了Stanza的制造商。Stanza是另一款为苹果的触摸屏设备设计的电子阅读器应用程序。人们可以在苹果设备上尝试阅读电子书,这通常会诱使他们购买真正的Kindle。为了和亚马逊竞争,巴恩斯&诺贝尔连锁书店在2009年10月推出了Nook阅读器。

        计划于2010年推出阅读器的Plastic Logic公司和巴恩斯&诺贝尔以及包括《金融时报》、《今日美国》在内的几家报纸达成了合作协议。欧洲公司IRex也在美国推出了电子阅读器。阅读器市场占有率仅次于亚马逊的索尼公司也推出了几款新产品,其中一款仅售199美元、一款安装了触摸屏、还有一款能连接手机。电子阅读器的开放标准EPU B得到索尼的支持,但仍然被亚马逊所拒绝。

        总的来说,2009年之于电子书正如2001年(苹果推出iPod)之于音乐播放器。Forrester市场顾问公司的萨拉·罗特曼说,“这是一个新兴市场的转折点。”早在上世纪90年代,电子书和电子阅读器就已经出现,但现在才由于技术的改进真正得到发展。阅读器的价格大幅下降,感谢音乐播放器的普及,消费者已经习惯了消费数字形式的产品。

        2009年末,估计在美国有400万个流通的阅读器,全球有600万个。据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估计,2010年,又将售出1200万个。市场在2009年对电子阅读器的兴趣陡然增加,Forrester不得不对它原来的估计作出调整。

        在2010年,电子书发展有3大趋势。首先,电子阅读器将变得价廉物美。{dy}款彩屏阅读器将问世,触摸屏将变得更普及。领导上网本潮流的台湾公司华硕计划推出一款廉价阅读器。随着价格的下降,越来越多的人会尝试购买。根据音乐播放器的经验,电子阅读器的价格必须下降到100美元之内,才会成为人人必备的产品。

        其次,亚马逊专利产品Kindle和其竞争者所支持的开放模式之间的分歧日益明显。亚马逊和出版商之间已经有过一次摊牌。为了刺激K indle的销售,亚马逊不惜亏本销售电子书,而这绝非长久之计。要么提高零售价格(这将惹恼消费者)要么要求出版商降价,但已经遭到拒绝。

        第三,也许最为重要的是苹果公司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苹果据说计划于2010年推出一款平板电脑,类似一台大型iPhone。它可能兼做理想的阅读器。之后,苹果也许会开始通过它的网络音乐商店IT une销售电子书;又或者它会让亚马逊成为合作内容提供商。苹果已经和Google达成类似协议。Google为iPhone提供电子地图。过去,苹果曾多次革新现有技术,使之更简单易用,成为大众产品。苹果是打算成为拥立新王的功臣还是决定自己登上王位?电子书故事的下一章必定引人入胜。

        亚洲的绿色技术复兴

        在亚洲,绿色技术的战线正在划定,政府看到环保产品意味着出口成功,开始大肆通过宏观调控发挥对业界的传统影响力。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大量的财政刺激经费被用于绿色项目。这被视为创造新工作、减少碳排放、出口创汇的新方式。

        据恒生银行估计,在全球范围,各国政府投入了多达5000亿美元资金用于“绿色新政”项目,其中亚洲占到了3/5。这其中约20%将在2009年之前花完,剩余大部分都留给了2010年。私人资金也蜂拥而至。

        然而,资金的具体投入却随地区有很大差异。一些国家特别重视某些领域(比如太阳能)或者是还处于初级阶段的技术(比如燃料电池),瞄准了未来市场。其他的则更注重当前可用的技术,试图削减本国碳排放(比如减少电站的二氧化碳排放)。只有15%的资金被用于研发。

        中国的计划最有野心。北京投入了约2200亿美元,相当于整个财政刺激计划1/3的资金,用于发展风能、太阳能、水电和清洁煤炭技术。试图在2010年让可再生能源占全国供能总量的10%。

        2010年,中国13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大连——— 的小排量汽车将享受优惠的补贴。大型太阳能项目还能享受高达50-70%的政府补贴。太阳能既是一些艰难度日的中国公司的生命线,也是政府减少碳排放的依靠。没有补贴,太阳能的成本是煤电的4倍。但中国公司已经成为世界上{zd0}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企业,它们的产品几乎全部出口。电池板的出口当然也受到经济危机影响。通过刺激国内需求,中国试图内部消化剩余产品,让这些新能源企业得以生存下去。

        韩国也将绿色技术定位为国策基石。2012年前在此领域将投入约600亿美元,虽然比中国少,但却占韩国总刺激方案的4/5。2010年,混合能汽车、节能灯泡等绿色项目都将获得税收优惠、补贴、信贷担保种种优惠。

        韩国计划,一直到2013年,G D P的2%都将被用于绿色技术,以此来减少碳排放,刺激新的出口产业。夹在中国和日本中间,生产成本比中国高,技术比日本差,韩国制造企业在绿色技术产品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政府希望到2013年,让韩国绿色技术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从2%增加到8%。

        日本一直是绿色技术先锋。其经济刺激方案中350亿美元,约6%用于绿色技术。比如补贴家庭太阳能计划等等。日本的刺激金额比两个邻国要少,但它的常规预算已在此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2009年的环境和保护预算高达220亿美元,其中70亿美元用于发展核电等清洁能源。新政府为减少碳排放制定了野心勃勃的目标,并承诺2010年投入更多资金补助小排量汽车和节能设备。

        其他亚洲国家也不甘落后。新加坡设立了总计4.5亿美元的专用基金。2010年,该国将建立一个占地55公顷的清洁技术办公园区,并成立一家太阳能研究机构。台湾计划在未来5年,投入10亿美元开发太阳能、LED照明和可再生能源技术。

        究竟什么是绿色技术?其中包括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它们和能源并没有关系。中国的刺激计划中近1000亿美元用于建立节能的铁路系统,这样做确实能减少碳排放,但究其根本还是一条铁路。

        对绿色技术的新关注可以说是亚洲IT产业的自然进化。LCD显示屏和半导体芯片和太阳能光伏电池使用同样的材料和生产工艺;许多电子工厂从生产前者变成后者。

        译:宇





郑重声明:资讯 【展望2010商业篇- 地球周刊_南方都市报地球周刊- 博客大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