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更事的时候,偶然接触李商隐的诗莫名的心生欢喜,然后沉浸莫名的忧戚。
李商隐,字义山,813年生(唐宪宗元和八年)。九岁丧父后,家境陷入贫困。少年的他因能作古文,十七岁时被后来官至宰相的令狐楚赏识招至门下。令狐楚惜他寒门俊才,特安排与其子令狐陶一起学习。令狐楚本身具有将相诗人禀赋,骈文在当时也称一绝。经过令狐楚的亲自辅导指点,学成后青出于蓝,李商隐的骈文功夫超越了令狐楚。而后便在令狐楚的幕中专掌奏章。二十四岁那年,李商隐经令狐陶的力荐得进士及第。同年令狐楚病卧知来日不多,命子令狐陶速召在京城任职的李商隐回府代草遗表。遗表类似现在的遗书,因是呈给皇上观阅的重要遗言,足见令狐楚对李商隐的信任,俨然把他作自己的传衣弟子以别其他门僚。
遗憾的是,令狐楚死后的次年,李商隐不知出于何种顾虑离开令狐投奔王茂元幕下,并娶了王茂元之女为妻。想必王茂元也是认可李商隐有才进而将爱女嫁他。对于这段“跳槽”,令狐陶不能原谅,认为李商隐忘恩负义,所以怀恨在心。晚唐的政治以牛僧孺,李德裕为首的朋党愈演愈烈,偏偏王茂元是李党的武人,牛党的令狐陶岂肯念在旧情善罢李商隐呢。祸根一旦埋下,从此李商隐的个人悲剧拉开了序幕。
这使我想起另个诗人张藉。张藉在任幕府供职,郓州将帅李师又是书信相劝,又是钱财相赠,请求张藉到他那做官,张藉不为所动,作《节妇吟》诗婉言辞谢:“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李师读罢感慨张藉的忠厚。是否不背弃,李商隐就能免于不幸?
白居易抱着哪个派不沾,哪个党也不靠的策略经营,李德裕朝中得势时硬是把他从京城贬谪到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浔阳。原因之一,白居易的妻子是牛党中某个重要成员的妹妹,政治斗争就是这么蛮横无理,冷酷无情。但与李商隐相比,显然白居易过得要适意些。据洪迈考证,白居易的《小府亦有月》自注说菱角、谷儿、红绡、紫绡是他的侍妾,这么说白乐天即使遭贬很快就云开雾散——“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关起门来有歌有舞能苦到哪里。来看李商隐。二十六岁时仕途挫折从京官降为俗吏,一年后李党上台日子较为顺了以书判拔萃,再任秘书省正字。过了年把,母亲病丧又让李商隐失去了秘书省正字美差,此时他的老丈人王茂元也故去。李商隐成了姥姥不爱,奶奶不疼的弃儿,如果令狐陶不刁难报复就是他的万幸。转眼风云变幻牛党风云人物令狐陶执政,他利用手中权力大肆排斥贬降跟李党有瓜葛的人,李商隐能过上好日子吗?
858年,悲困潦倒的李商隐病卒郑州,成了朋党倾轧的牺牲品。李商隐短暂的四十五年留下了长过生命的美丽诗章。后人总想从他扑朔迷离讳莫如深的无题中挖出点真实含义,每每索解徒空。喜欢他诗受他影响的后人甚至超过李杜。也许是他命运多舛仕途坎坷受阻,“不惮牵牛妒”有几分老杜风骨;也许是他诗风遵守老杜规律,措辞用典精当给人美轮美奂;也许是他疚恨自伤,情寄八荒形成杳渺幽绝的独特气质。王安石评他“唐人学老杜而得藩篱者惟义山一人而已。”
曹公有意见,觉得李商隐难耐。他借林黛玉口说:“我最不喜李义山的诗。只喜他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曹公所恶的大概是义山无题诗的隐晦难懂。
钱锺书的《围城》是我见到有关李商隐最经济、最俏皮的评论,钱氏怎么幽默才子们的,他托书中遗少董斜川的大嘴巴:“唐以后大诗人可以把地理名称包括叫‘陵谷山原’。三陵:杜少陵,王广陵——知道这个人么?——梅宛陵;二谷:李昌谷,黄山谷;四山:李义山,王半山,陈后山,元遗山;可是,只有一原,陈散原。
说时,翘着大拇指。鸿渐懦怯地问道:不能添个‘坡’么?
苏东坡,他差一点。”
董遗少别具手眼的阔论给人印象深刻,尤其“陵谷山原”的卓尔见识让人大开眼界,原来古人的名字暗藏玄机,怎么就被钱锺书找得到规律了呢。
李商隐的一些诗固然叫人揣摩难度,抑扬顿挫耐读性好不能忽视。还有一批意境明朗感情朴素直抒胸臆的诗像“巴山夜雨涨秋池”、“我亦举家淸”,讽刺揭露昏君的《隋宫》,凭吊古迹的《贾生》,还有那首绝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后两句最近从日本十世纪的文学读本《伊势物语》中发现义山身披彩凤飞到隔海的富士山逍遥看日落,真是令人惊叹。一个异域名族的文化竟然如我们一样喜欢他的诗。
当年的莫名欢喜,无名的忧郁,仿佛找到了灵魂老家。许多年过后,喜亦淡淡,忧亦淡淡。只是更深夜阑,月光抑或烛光?听琴声暗哑,魂灵恍惚闪烁~~~~~~~~
按,文中有关李商隐的生平参阅范文澜的中国简史。有出入是我的错哈,匆匆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