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乖乖下水的勇敢的站起来站的很好”_渔老耕_新浪博客

     “我的乖乖下水的勇敢的站起来站的很好”

 

这不是一篇文章的标题,也不是一句完整的话,我硬把它嵌在这里,以引起朋友们对几个常用汉语结构助词用法的注意。

本例是一位幼儿园老师带新进园小朋友到小游泳池里上{dy}堂游泳课时说的一段话,被笔录者写成这样了。面对这样的文字,朋友,您作何理解?反正,我是被小小地蒙了一下。与多位感兴趣的朋友一起对这段话几经拆解,得出比较一致的“重组意见”是:“我的乖乖,下水的勇敢地站起来!站得很好!”这就引出了一个老话题——正确使用“的、地、得”(标点符号使用的讨论,本文忽略)

在现实媒体中特别是互联网上不难发现“的、地、得”混用的现象相当严重。常见的“的、地、得”用法错误,主要表现在该用“地”、 “得”的地方全都用了“的”。并说什么“现在没人在乎‘的地得’怎么用” “目前教育大纲中不分了” “某某媒体经常滥用‘的’,人家都无所谓了,大家不必太认真”...更有甚者:“的地得三个字,我们语文老师说不分也是正确的” 现在‘的’是通用的,可以代替‘地’‘得’”……

的确,在普通话中“的、地、得”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但它们是现代汉语中不同的三个结构助词,在书面语中必须写成三个不同的字。简单地说,在定语后面写作“的”,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名词(代词);在状语后面写作“地”,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动词;在补语前面写作“得”,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副词(形容词)本例一连用了四个“的”,可只用对了一半。{dy}个“的”用对了;第二个“的”是代词,也用对了;第三个“的”,在状语后面应该用“地”;第四个“的”,在补语前面应该用“得”(关于“的、地、得”的具体用法,教科书和工具书中有详述,这里不赘述)。

    中华民族语言文字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世界语言文字文明史的重要组成,其文化之博大精深,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一个小小的“的、地、得”使用问题,我们还是善待它吧!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我的乖乖下水的勇敢的站起来站的很好”_渔老耕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