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你敢卖,谁敢买呀!_傅雪峰_新浪博客

现在大概被自主品牌视为“弯道超车”的抢跑期,奇瑞宣布数款混动和电动车将于今年上市,比亚迪宣布纯电动车E6已接近量产阶段,预计今年上半年就可投入国内市场,下半年进入美国市场。

 

下面的数字更加骇人听闻:按长安、上汽等公司规划,至201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能将达100万辆。

 

国家电网公司也拍马赶到,计划今年12月之前在全国27个城市铺开建设电动车充电站,此举大概是深感电动车的未来不是梦,从现在就要开始认真地过每一分钟。

 

现在所谓新能源车,主要就是混合动力车动和电动车,看来,各厂商是作好准备,要迎接混动、电动车的井喷时代。问题是,你是准备好了,买家们准备好了吗?

 

先举个例子吧。丰田的混动车普锐斯是目前最为成功的混动车,全球销量突破了200万台,但进入中国4年来,销量还超不过4000台,去年为退市甩货,调低售价两万多,结果也只卖了不到900台。

 

混合动力车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日常使用也跟传统汽车没什么区别,只是过高的售价让普通买家止步。在日本,混动车大卖是因为政府给了巨额补贴;在美国,是因为油价高而混动车为了抢市场大打价格战,混动车相对于同级传统车,价格并不算离谱。在中国,如果一辆普锐斯只卖17、8万,估计一样能火爆起来。

 

据说最近国家对新能源车的补贴政府就能出来,只是不知道会不会力度大到能把普锐斯的售价拉到高配卡罗拉的水平。即便如此,大卖的应当是混动车,尤其是在混动方面技术{lx1}的日系车。纯电动车的麻烦、{zd0}的麻烦还不在于售价。

 

而自主品牌所谓的“弯道超车”,也不是要超混合动力的车(这个恐怕难度很大),而是超电动车的车。

 

先来看看名气{zd0}、{sjlx}的比亚迪F3DM。这款双模车可以在纯电动和混合动力两种模式下运行,但到底是以电力驱动为主的,所以离不了那个充电的插座。双模这种设计理念其实是混动和纯电动之间的过渡,在电池里的电耗得差不多了,还可以用汽油发动机凑合着跑,不至于把自己扔到路上。这种车比纯电动车的自由度高一些,但毕竟是插电式的,好比青蛙虽是两栖动物,但要是离了水,也蹦跶不了太长时间。

 

比亚迪一直很少提到F3DM在电池消耗到一定程度时,汽车的行驶状况。但从一些媒体试驾透露出来的信息看,当电力消耗到20%以下时,F3DM仅靠一个1.0的发动机驱动超过1.5吨的车身,只能勉强以较低的速度行驶。换句话说,虽曰双模,F3DM在行驶几十公里后,就该考虑充电的问题了。

 

这不由让人想到通用的Volt。Volt是通用在新能源车项目上的拳头产品,是以电力驱动为主的重度混合动力车,也配备了小排量的汽油发动机。它充一次电能跑40英里,但关于40英里之后,该车的行驶状况问题,通用长期以来语焉不详。

 

说到电力驱动,就大谈节能环保;一涉及电力消耗到一定程度时的充电问题,就顾左右而言它。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充电是一个十分麻烦而至今尚无完善解决方案的问题。对于纯电动汽车,充电是绕不开的话题,但像F3DM和Volt这种在纯电动之外还留了一手的车型,虽然还是离不了插座,但还是愿意多谈谈节能,少谈谈充电。

 

要是老谈充电问题,谁还会买电动车呢?

 

现阶段买电动车的用户肯定是活受罪,别说享受电动车带来的乐趣了,光是惦记着找地方给车充电就足以让人崩溃。

 

但我们不妨设想得美好一些:假设一个城市有了一定数量的充电站。但即使这样,光是排队等待也会把人烦死。想想看,即使用快充方式,只给车充一半的电也要10分钟,要是前边排上几辆车,你还会有足够的耐心等下去吗?更何况,这点电只能支撑三四十公里就又该充了。

 

设想得再美好一点,小区的车位上都给你准备好了充电桩,你可以每天晚上泊在车位上充电。但问题是,你的车永远不出远门吗?要是离开了这个城市,纯电动车趴窝总是难免的,即使F3DM这样的双模车能凑合着开,但估计感觉像开着缺缸的车,那份痛苦是谁开谁知道。

 

想象力再大胆一些,充电站就像现在的加油站一样多,而且充电速度就像加油一样快(请谅解,此处描写使用了科幻手法),问题是,当大家都依赖充电站时,谁敢保证充电费用不会比现在的汽油费更贵呢?

 

尽可能往好处想,还是对电动车不放心,要是悲观一些,肯定会对电动车敬而远之。

 

再说句泄气的话,谁说电动车是零排放?现在我国绝大部分电力来自煤,使用电动车,不过是把污染从汽车尾气管转移到电厂的烟囱而已。

 

充电问题是电动车面前的一座大山,全世界的愚公智叟们都在想办法搬走。建充电站是一定的,但充电时间过长的问题却无法解决。为缩短用户的等待时间,有人想出了在充电站换电池的思路。且不说汽车电池规格不统一,光是看看现在电动车的电池体量,估计就会打消这个念头,留待以后电池做小点后再考虑这个吧。何况,电池是电动车上最值钱的东东,车怎么买、电池怎么换还需要一揽子方案。

 

其它更具创造性的思路还有车一边跑,公路一边给车充电等等。总之,想法不少,还没有成熟完善,能让大家放心使用的。

 

现在国内的厂商说要在电动车项目上“弯道超车”,一举赶超世界汽车巨头,我们可以相信;说自主品牌的电池技术已经{sjlx},我们也可以相信。但要说几年之内卖几十万台电动车,在充电问题没有一揽子完善解决方案的时候,怎么能让人相信呢?

 

我们还相信自主品牌在发展电动车方面是有前途的,但我们不能相信搭建的空中楼阁。现在厂商一面大张旗鼓地宣传电动车如何节能环保、如何省钱,一面大张旗鼓地为电动车大规模上市造势,但却没人认真地讲一讲,充电的问题到底打算怎么解决。

 

电动车面临的问题实在太多,除去充电问题,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一辆电动车的价格差不多是同级车型的两三倍,即使国家出台优惠政策,一时也难以降到传统车的水平。在技术尚不成熟、使用尚不便利、使用成本尚不明朗的时候,真的会有很多人去花大价钱尝电动车的鲜吗?

 

众泰纯电动汽车2008EV据称已经在杭州批量上市,由于定价过高,没有采取直接单车销售的模式,而是以租赁的方式进行推广。目前在杭州市的租金为每月2500元,按这个价格,两年的租金就可以买一辆传统动力的众泰汽车,貌似很不便宜哟,使用起来也是很不划算哟。

 

丰田公司负责替代能源研发工作的总监比尔-赖纳特近日对电动车大泼冷水,说不要盲目推动电动车走进千家万户,而是应当更为理性地看待消费者的需求。此君列举了电动车的种种不足,以证明电动车尚不成熟,还举了柴油车在美国推广失败的例子。上世纪80年代,柴油汽车曾一度成为市场上的热门,尽管目前柴油车的形象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但美国消费者还是受到当时质量不佳的产品的影响,不愿意购买柴油车。

 

比尔-赖纳特的话不可全信,因为丰田主打混动车,电动车项目上并未{lx1},他也许是在为丰田的混动车造势;但也不可不信,如果真的仓促大规模推广电动力,把用户当了小白鼠,要是留下心理阴影,也许真的电动车将来就很难出头了。

 

比尔-赖纳特的一句话深得我心:“制造厂商应当认识到电动汽车的缺陷,而不是试图去淡化这些缺点”。丑话说到前头,总比出了丑再道歉辩解强,丢人现眼不说,葬送了电动车的前程就太不应该了。

 

我不反对搞电动车,但技术不成熟、使用不便利、价格不实惠的时候,我是不会去当小白鼠和冤大头的。

 

({dj2}供稿新浪)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电动车:你敢卖,谁敢买呀!_傅雪峰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