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幼儿学游泳_嘉嘉_新浪博客

    我虽然从小就学游泳,而且还是在河里学会的,但截至目前为止,我也就会蛙泳一个动作,若要我做其他姿势,总感觉自己会沉下水。因此我的会游泳只能说是机械的比动作而已,一点都谈不上熟悉。我知道原因,因为我一开始学的时候大人就只教我比动作,好像很多家长一开始教孩子的时候都如此,而没有教如何熟悉水性,因此一路学下来,动作虽然会了,可以往前游了,但对下水其实心里一直很蹙的。

 

    到宝贝要学游泳了,我知道一开始应该教她熟悉水性,熟悉水性了,再来教动作,就不会出现我这样的情形。只是一般招收少儿学游泳的年纪为6岁左右,现在送去还太早,我的半拉子水平更不知道什么才算熟悉水性,因此一般情况下,宝贝到游泳池,就是给她套一游泳圈,然后自己在旁边守着,xx而已。

 

    后来偶然看见这篇文章,标题为《如何指导1-3岁幼儿学游泳》,顺便瞅了几眼,发觉很有用,于是根据宝贝的情况,用了几招:一是牵着宝贝的手在浅水池里走路,二是双手扶住池壁,脚蹬在池沿边往前后走,三是拉住宝贝的手在泳池里转圈, 宝贝很快就敢一个人套着泳圈在水里自由前行了,她的动作很奇怪,不用手脚帮忙,只是身体不断的前后蠕动,就可以往前游了,动作{jd1}是自创。很快的,我帮她把泳圈换成手臂圈。

 

    不过,入水阶段的动作还没法进行,因为宝贝很怕水迷眼睛,平时洗头我都是带她到理发店躺着洗。不过,我也不着急,宝贝离六岁还远着呢,有大把的时间慢慢的让她敢于把头伸到水里去。

 

    1—3岁的幼儿是各种感觉的敏感期,是身体各器官协调发展、肌肉发展的生长期,所以在此阶段幼儿学习游泳是比较容易学会的。


  幼儿学游泳,如有条件应该在专门为儿童建造的小型、浅底的游泳池内学习,池水温度在32度左右,水的深度一般在孩子的腋下,不可超过肩。如果孩子是初次下水,那么首先要在水中循序渐进地经历体温调节的适应、入水、学习游泳三个阶段。

  体温调节的适应阶段
  培养孩子对水温作出的生理反应,初次下水,水温应在34—35度,大人抱着孩子慢慢地进入水中,让孩子慢慢体会在水中的平衡,同时准备一些浮具,如浮板,色彩鲜艳的充气玩具。
  具体方法如下:
  (1)托住幼儿肩背部,仰卧于水中,头部露出水面。
  (2)托住幼儿胸部,俯卧于水中,使嘴巴和鼻子露出水面。
  (3)让孩子垂直于水中,头在水面上。
  (4)以上动作要连续交替做,并且可以使孩子在不同姿势的情况下,向前、向后滑行,向左、向右移动。
  (5)出水后,用浴巾裹住孩子全身,并可以喝一些糖水。
  以上动作每次游泳可以反复两三次,经过这样训练,孩子会喜爱水,能逐步作出对水温的生理反应。
  

    入水阶段
  主要是教孩子头部浸入水中,自由呼吸。具体方法是:
  (1)淋洗。孩子垂直在水中,让其双手捧起水,用嘴吸气时,手捧着水举过头顶并让水淋头,在“淋洗”过程中,教孩子不要闭眼,也不要用手擦脸。
  (2)把头浸入水中。让孩子深吸一口气并闭上眼睛,双膝弯屈,脸浸在水中5—10秒。经过3—4天的训练后,再让孩子把头浸入水中,屏气10—15秒。
  (3)水下睁眼。让孩子吸气并把头扎入水中,睁开眼睛,学会在水中看东西,这样孩子就能学会识别方向,防止危险的发生。训练时,可让孩子拾起预先放入游泳池中的一些玩具。
  (4)呼气。让孩子下巴浸入水中,并往水面吹气。再深吸一口气,将脸浸入水中,长时间地呼气,这时水面将出现气泡。
  再让孩子深吸一口气,然后把头扎入水中,睁开眼睛,用力地呼气,直到把气全部呼完,头部才露出水面。此练习可重复做数次。


  学习游泳阶段
  (1)家长双手拉着孩子的双手,在水中向前(左、后、右)行走。
  (2)让孩子面对池壁,双手扶池壁,家长在后保护,扶池壁左右行走。
  (3)孩子背对池壁,面向家长,与家长保持1米的距离行走,家长可用一些玩具引导孩子向前走。
  (4)池中间拉一条水线,让孩子走至水线时,钻过水线,继续往前走,使孩子在钻水线的一瞬间,头部没入水中。
  (5)孩子由家长托住颈后部,身体仰卧在水中,由家长帮助,在水中滑行。
  (6)托住孩子的腋下,让孩子脸露在水面上,帮助滑行,滑行速度由慢到快。
  (7)仰卧或俯卧于水面,两腿或两臂都并拢伸直,家长一手握住孩子脚跟,一手托住其背部或胸部,叫孩子深吸一口气并憋气,然后握脚跟一手用力向前推,另一手张开,使孩子在水面上滑行。
  (8)站在水中,深吸一口气,低头,屈膝收腿,双臂紧抱双膝,使身体团成一个球形,背部向上,慢慢地球状身体就浮于水面。待气憋不住时,即抬头,张臂,一腿前跨一步,站稳于水中。

  幼儿期在水中学会以上各种练习,说明他们已初识水性,能在水中呼吸,身体也能在水中得到平衡,再学游泳技术就不难了。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如何教幼儿学游泳_嘉嘉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