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重塑旅游品牌 重点打造佛教文化创意产业

编者按:陕西作为旅游大省,文物资源居全国xx,旅游资源居全国第三位,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但是陕西旅游在经历了20世纪80至90年代的十年辉煌后,近年来整体竞争力有所下降。结构单一、产品老化、资源开发层次低等问题逐渐暴露,影响了陕西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新形势下,陕西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通过大力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带动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作为我国的旅游资源大省,陕西的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具有{jd1}优势,是陕西旅游资源的主体。陕西省文化旅游资源等级较高,拥有国家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xxxx文物保护单位51处、国家自然保护区5处、国家森林公园11处、世界遗产1处、国家优秀旅游城市2座。陕西的文化旅游资源几乎涵盖了人文旅游资源的所有类别,如秦始皇兵马俑、乾陵、黄帝陵等历史古迹,法门寺、大佛寺以及佛教摩崖、石窟等宗教类资源,以及西安古城、特色街区、民俗风情、饮食文化等现代人文旅游资源。

陕西作为中国历史上十三朝古都的所在地,历史遗存丰富,文化底蕴丰厚,如何站位于xx,又立足于实际,结合目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依据现实因素,为传统文化寻找时代走向,无疑是一项举足轻重的重大课题。基于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基础在文物,做大在文化,扩展在会展,做强在旅游,支撑在金融”的战略性思路,陕西旅游将更加着眼于文化旅游产品的催生和拉动作用,通过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拉动陕西经济的复苏。

佛教文化资源的重大发掘

法门寺作为唐代皇家寺院,是历代帝王供奉“护国真身舍利”的场所,是天下名寺中{dywe}的荣耀,独具{wy}性的文脉和“{jd1}xx性”资源,值得世人潜心挖掘。法门寺文化景区的开发建设作为陕西省“十一五”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是陕西省的“重大文化标志工程”。2007年3月,陕西省统一部署,做出了“重新规划法门寺及其周边历史、文化、自然等资源,由西安曲江新区组建法门寺文化景区开发建设团队,并将其打造为中国佛文化创意产业的典范,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文化世纪工程,进而发展成21世纪世界佛文化中心”的重大举措。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平和圆融。法门寺文化景区的建设,坚持以“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相统一的原则,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兼顾,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环境效益有机统一, 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相契合。

文化产业效应的重大示范

法门寺文化景区位居经济发达的关中地区西部,东邻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属于以西安为中心的大旅游商圈的{dy}个层次,是集世界僧众朝拜、文化交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旅游景区。作为一个旅游胜地,法门寺文化景区将极大地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的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总量的提升,成为促进周边产业良性开发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助推器,形成陕西新型的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从战略格局上完善陕西的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结构。

因此,充分发挥法门寺佛教文化景区旅游业的关联作用和乘数效应,促进旅游业对相关产业的发展,打造以法门寺为龙头的佛教文化创意产业链条,将促进法门寺特色文化城镇的发展,形成社会各方互利互惠的多赢格局。

郑重声明:资讯 【陕西:重塑旅游品牌 重点打造佛教文化创意产业】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