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文具首次进入中国的纪实_淳于金章_新浪博客

韩国文具首次进入中国的纪实

 

提起韩国文具,国内城市地区的消费者几乎无人不知,但对于韩国文具是如何被引进中国的,以及它对中国文具产业的发展和今天的繁荣所做出的贡献,那就鲜有人知了。

1992年5月,中韩两国为迎接在当年7月正式建交,在北京举办了“大韩民国精品博览会”,几百个参展公司都是韩国各行业的领军企业,文具行业的{wy}代表是MICRO和MIKO公司。两个品牌公司同属一个集团,在全球有100多个经销商和分销公司,多次荣获韩国国家大奖,被誉为韩国民族工业的骄傲。

一个偶然机会,我参观了这次展会。在约100多平米的展厅里,带有各色图案的笔类产品琳琅满目。几十年看惯了“英雄”、“风华”和“永生”这些单一色彩传统品牌产品的中国人,无不为眼前这片五彩斑斓的笔世界惊讶和赞叹。这里的每一款笔都可谓是一幅小型图画,都可被称作是一件艺术品。因笔类产品与人们的工作学习密切相关,所以在这里驻足的人最多。

我当时就职青岛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对这些精美的产品真的是一见钟情。同行的公司邹总恰巧认识协助韩方参展的美籍华人李万山先生和台湾文具届名人曾青木先生。当我们提出想与韩方合作的意向时,得到的回复是“参展前就已与中国常熟的一家制笔企业达成合作协议,会后要去那里践约”。为寻求一线转机,我们执意邀请他们去常熟前转道青岛一游。在青期间,我们想尽办法争取达成合作意向。为照顾面子,在离青前他们与我方草签了一份合作备忘录,并告知这需待韩方确认。

在苦苦等待的日子里,我如同得了相思病。那么多可爱的产品终日萦绕在我的脑海,我决定另辟蹊径。经一位韩国朋友的帮助,我们与他们的韩国总部取得了联系,得到的回复是“展会后,前来寻求合作的中国公司太多,暂无法决定。”

这时,我建议邹总,“与其这样苦等,不如一剑封喉,给韩方寄10万美金,要求发货,试销中国。”没有洽谈,没有合同,甚至没有口头承诺,就寄10万美金给一个从未有业务联系的公司,这将是自找风险,邹总表示出担忧。可是舍不得孩子,打不得狼,墨守成规,难成大事。我当即立下军令状,“一切责任由我承担”。10万美金于次日汇出,几天后收到韩方传真 “10万美金收到,因中国市场巨大,我们需时间考察决策,故不能发货,货款可予退回”。我当即回复“愿耐心等候,货款请予代存,只期寄样品一小盒,以为先期宣传介绍”。一周后,韩方真的寄来一盒样品共12支,这令我倍感兴奋,朝思暮想的合作终于见到一线希望!

我带着样品,历时一个月拜访考察了省内大小批发站、商场及企业单位共30家。所到之处,产品的花色质量受到一致好评,有的承诺预订10箱,有的因价格偏高,只订一小盒,还有的商场要求做地区xx销售。

宣传推销是成功的,可是与韩方的合作最终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这时,我不断与韩方联系,并略加夸张地报告推销喜讯。同时,加强了有关这一行业的学习。

10万美金寄出三个月后,韩方老板Mr. Chow携其国际部一行五人,终于抵达青岛。他们用英语轮番向我询问有关中国市场、政府政策、我公司及我本人的各种问题。足三小时后,韩方老板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说,“没想到你一个无学历、无职称、无xx的人,英语能说得这么好,而且对我们的产品如此执着。之前,你写的传真我都认真看过,您的英语和业务能力早已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今日一见,更增加了我们合作的信心。我们这次来,与其说是考察公司,不如说是考察人。现在我正式决定,从今天起你就是我公司在中国的{dj2}代理了!”随即,他拨通韩国公司电话,“中国的货可以起运了”。

1993年2月28日,历经约9个月的不懈努力,韩国文具终于由青岛港通关首次进入中国,总共三个品种约15万支宝珠笔( pen,也叫签字笔roller pen,现已被中性笔gel pen所取代)。为便于销售,我将这两个品牌分别译为“麦克”和“美高”,并协助韩方在中国进行商标注册。

1993年3月1日,我肩扛{dy}箱货送进了青岛环球文体商场。自此,韩国文具开始了在中国的正式销售。当年五月,我们参加了在沈阳举行的“第72届全国文化用品博览会”。会上,我们的韩国文具是{zd0}亮点,全国城市级批发站及大商场无不闻讯前来寻购。

一年后,韩国麦克和美高系列产品遍布了全国各大城市的百家大商场。从哈尔滨百货大楼到广州新大新,从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到上海南京路一百商厦,无不设有韩国麦克产品专柜。北京燕莎首月销货近10余万元,延吉百货大楼一次订货20万元。随后,我们又从韩国Morning Glory和Baranson等xx公司引进了本册、文具盒、文件夹等系列韩国产品以及文化用品。由于款式花色新颖,xxx综合优势突出,这些产品不仅被当时国营企业控制的主流市场争相采购,同时也成为个体市场所追宠的目标。义乌“新潮”、广州“乐美”(现名真彩)等许多大批发商接踵而至,真彩公司作为广东代理曾一次订货200万人民币。我们每月定期进货,多年不断,促使韩国文具潮在全国市场持续涌动,消费者无不追逐青睐。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随着1997年亚洲经济风暴的来临,韩国文具巨人MIRCO和MIKO一夜之间轰然倒下,这令我始料不及,悲痛不已。但这却令日本三菱和斑马两公司欣喜若狂,他们为此连夜举行庆祝会。可见,当年韩国MICRO和MIKO公司的实力和影响曾给竞争对手带来过多么巨大的冲击。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三个月后,由于国家外贸体制改革,我一夜之间成了下岗职工。无助中,我与公司其他两位员工合资40万元在青岛即墨路小商品市场购得一间40平米的商铺,一分三块,20平米零售,10平米办公,10平米仓库,走上了个体创业的艰难之路。

因为我们坚守诚信,只做纯正韩国产品,得到了韩国和国内许多客户的信任和支持,三年后,成为韩国10多家xx文具品牌在中国的{dj2}销售代理。同时,我们自己在国内及韩国注册的“麦克美高”(MAIK)品牌,在韩国几十家工厂定牌生产,进口销售。我们的公司拥有将近1500个品种的系列产品,形成了韩国文具在中国的批发中心。

2001年,国内文具史上最盛大的“第88届中国文化用品博览会”在上海开幕。我们租用12个国际标准展位,耗资58万元,展示了上千个韩国文具品种,再一次引起了中国文具界的极大关注。在国内外4000多个展商中,我们脱颖而出,一举获得“{zj0}展示奖”,这也使我们的产品进一步成为全国学习和仿造的集中目标。行业内流传“没有麦克无档次,没有美高不新潮。”

会后,在国内同行业中,我们率先在各大城市设分公司,建连锁加盟专卖样板店。仅在北京一个城市,一年内就有25家专卖店开业。许多公司紧步我们后尘,去韩国采购、学习、招聘设计、引进设备技术,并效仿我们在全国各地挂牌加盟店。还有的公司竟然连我们在中国文具界始创的白、黑、红企业色也一并照搬。毫无疑问,我们不仅在产品设计上,而且在经营理念上,都走在了中国文具行业的最前列。

从1993年我们首次引进韩国文具,打开了中国文具消费者的眼界,提高了人们的审美品位,到2002年国家8大媒体(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国家工商报、中国质量万里行、中国法制报、北京青年报、名流时报)联合专程来青岛宣传报道我们针对青岛志诚文化用品公司(现改名“正点”,总经理曾是我免费教了6年英语的学生并曾在我公司工作了3年)的打假维权行动,使中国品牌、韩国生产的麦克美高系列产品再一次风靡全国,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是青岛麦克美高文化用品有限公司xx中国文具发展了10年。

2003年,我们审时度势,购买土地,自建工厂,由在韩国定牌生产,进口销售,逐步转向自主研发,国内生产,出口销售。由于我们是国内同行业{dy}个一次性通过国际标准化检验的工厂,世界{zd0}的文具进口商美国的STAPLES(斯泰博)和世界文具{dj0}品牌德国的STABILO(天鹅)自2006年就与我们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虽然,今天的韩国文具已基本完成了它在中国的历史使命,在中国文具市场曾有过的辉煌也不可能再现,但它为中国文具的发展所做出得巨大贡献却将永载史册!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韩国文具首次进入中国的纪实_淳于金章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