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19日,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举办“李小龙家族图片展”纪念李小龙诞辰64周年,照片取自李小龙书籍《M em oriesoftheDragon》。cfp供图
因资金原因,曹崇恩雕塑的李小龙铜像迟迟无法送到均安。曹崇恩拒绝了其他购买者“这是为顺德做的,应该永远安放在李小龙故乡。
我们身边有一群“龙迷”。
他们有着不同职业,公务员、白领、媒体从业者;他们时常聚在一起,甚至自费结伴远行。
他们,是李小龙的粉丝,李小龙的研究者,李小龙文化的推动者。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方向:向世界还原真实的李小龙。
广州番禺一个偏僻的厂房仓库门口,有堆形状奇特的金属铸件。黑黝黝的表面,沾着水泥和污垢,夏日雨水打在上面,看起来就像老房子里被潮气浸透的石灰墙面。为避免挡路,铸件中几个扁平的大块头被竖起来叠放,xx雕塑家、广州美院教授曹崇恩说,这些是“李小龙”的腿和脚,上半身和头部在仓库里面。
这是全球{zd0}李小龙铜像,摆着格斗截击pose,双手张开,肌肉虬结盘曲,一年前,曹崇恩雕塑完工。2005年曾出品香港星光大道李小龙铜像的曹崇恩,这回分别雕塑手脚身体各部分的泥塑,再以纯铜铸造,仅一个头部就近高2米,身高则达12米,如果再加上底座支架,总高度20米。
“雕刻李小龙很特别,他拥有独特的线条和造型,很有神韵。”曹崇恩揭秘工艺说,首先要做一个1:1大小的泥像作为模型———工作人员先用钢铁做好骨架,在骨架基础上钉一块块的木板,然后在木板上抹上大量泥土,这才进入泥塑程序。泥塑完成后是雕刻、灌铜,在几十名工人的配合下花了几个月时间才成型。因为李小龙肌肉异于常人,为了精准把握肌肉纹理变化,曹崇恩请教了很多练功夫人士,“我对李小龙很有感情。”
李小龙铜像诞生过程中,劳建经常带着摄像器材来拍摄。他是顺德电视台工作人员,拍摄却xx因为兴趣,“我要拍摄一个专题片,名字已取好,一语双关:《巨龙是怎么炼成的》。”劳建说,这部片子将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是铜像的创作,下半部分是李小龙32年生命中表现的精神。顺德区文体局员工黄德超也是专题片的参与者,他跟劳建还想再拍一部关于李小龙的“巨制”,同时把永春拳、粤剧、美食、陶瓷、龙舟等顺德独特文化元素融合其中。
劳建、黄德超,甚至曹崇恩,他们都是“龙迷”。他们的愿望很简单,向世界还原一个真实的李小龙。
“龙迷”黄德超7年前,确认李小龙祖籍均安
黄德超出生在江门荷塘镇,这个镇在一个岛上,上世纪60年代前,整个岛分为3块,一部分归江门,一部分归顺德均安。那时农村相对封闭,没什么乐活动,年少好动的他和镇里同伴就跟着师父练洪拳、南派长棍,“我们徒弟三五个人,晚上经常在院子里点起煤气灯,偷偷开练。”黄德超有些亲戚在香港,一些表兄弟也习武,回家探亲时年轻人总聚在一起讲武林逸事、八卦高手明星,李小龙这个名字,从此传进黄德超的耳朵。
1988年,黄德超从当时的佛山大学被调到顺德市政府办公室,也许是近水楼台,他有了研究李小龙的想法。“我在佛山认识了叶问之子叶准,还有梁挺等人,接触到很多关于李小龙的{dy}手资料,但发现这些资料与外界的传闻出入很大,仅一个家世就有几个说法。”
研究的{dy}站,黄德超就定在了'“李小龙祖居究竟在哪”。查到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是粤剧名伶,且顺德很多老人都很迷粤剧后,黄开始在均安各个村中寻找线索(当时李小龙祖籍何处有多种说法,均安是其中一说)。他根据珠三角大多村落都是一村一姓的特点,找到几个李姓村,以及一名叫做李有兴的老人———其说自己与李海泉都是上村同村人,还去过李海泉家。有了这个突破口,黄德超又去香港查阅大量上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的报纸,找到很多介绍李海泉、李小龙生平的文章,{zh1}查到李海泉的讣告和墓地。“墓碑顶部按广东习惯刻有‘顺德’二字,2002年我终于确定李小龙祖籍顺德均安。”
“开始是兴趣,后来觉得是责任。”一有时间就骑摩托到乡下走访,或去香港搜集资料的黄德超自嘲说,自己是保护顺德传统文化的苦行僧。跟他同时进机关的很多人都升官发财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研究,这也让家人朋友不理解,只有儿子受影响很深,一到暑假就跟着学学拳、了解李小龙的事迹。
多年的研究硕果累累,2000年7月,黄德超联系出版社想出书,并最终把书稿交给香港明窗出版社,这就是后来在李小龙研究领域影响很大的《永恒的xx》、《李小龙的一生(画册)》,几次再版都脱销。去年电视剧《李小龙xx》热播,又有出版社找上门,但黄德超婉言谢绝了,今年45岁的他半开玩笑说,这么多年的研究成果给人几十元买走觉得不值,“更主要是觉得做成精品要花太多精力,还没准备好。”
“龙迷”劳建李小龙入歌,唱响央视
今年35岁的劳建是湛江人,从小就喜欢书法、美术、音乐、文学,学的也是电视专业,高高兴兴进了顺德电视台,觉得自己学有所用。工作了十几年后,他觉得自己还有很多才华没有发挥,于是把兴趣转向歌曲创作,2006年以原创的《我就是李小龙》崭露头角。“马一扎,嘴一哝,谁敢看扁华夏的天空。手一张,声一吼,我就是李小龙。”这首《我就是李小龙》在网上引起不小反响,点击率以百万计,后来还被列入佛山很多大型文艺活动的表演曲目,2007年在央视“同一首歌”走进顺德唱响。现在的劳建,正四处筹划《我就是李小龙》M V创作,其中包括李小龙电影资料、图片,李小龙模仿秀等,“我在顺德了解到很多李小龙的情况,以此入歌,自己也逐渐成了‘龙迷’。”
劳建并没能从歌曲中得到什么收益,反而版权等方面的纠纷让他苦恼不堪,事业和生活上也面临很多麻烦,“我最亏欠的就是家人。”劳建说,幸好他太太是做老师的,对他还理解。如今,劳建的儿子已经1岁多了,他说,自己创作的这些歌曲是给孩子的{zd0}财富,“我也希望能赚钱给孩子,但在钱和艺术中选择,留下艺术更重要。”
“龙迷”行动花费百万,结伴美国寻找李小龙线索
“龙迷”在顺德有个小圈子,包括政府公务员、白领、媒体从业者……他们研究李小龙,热心永春拳,关注顺德传统文化。
去年,黄德超、劳建以及另外几个朋友结伴去到美国、香港、北京、上海,寻找所有关于李小龙的线索和故事。黄德超说,直接引起这次旅行的是热播的电视剧《李小龙xx》,“龙迷”都觉得剧本虚构东西太多,商业化气氛太浓,比如李海泉有5个子女,剧中变成4个。“在美国为省钱,我们只好几个大男人挤在一个小房间,摄影器材每个人必须提4个大包,每天累得躺下就动不了。都是用大家的积蓄,花了100多万了,现在钱不够,只好暂停。”专题片已拍了100多个带子,每个30分钟。
如今,他们{zd0}的希望是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尽快完善世界{zd0}的李小龙纪念馆,并将其搁置的李小龙纪录片拍下去。
“龙迷”忧愁政府为什么不像宣传黄飞鸿那样宣传李小龙
不过,本地政府对李小龙的研究、保护、开发投入,让“龙迷”们挺失望,劳建说,外地一些截拳道、李小龙研究会的机构曾多次与他们联系,希望能合作推广李小龙的品牌,但是顺德本地却没有行动。而作为李小龙故乡,均安本地人也很少成为“龙迷”。在“龙迷”看来,“李小龙”品牌是顺德人的共同财富,如果政府像宣传推广黄飞鸿那样推广李小龙,不仅可造就一个旅游景点(均安李小龙乐园),还可能拉动顺德一个文化产业的发展。“黄飞鸿的很多事迹都是虚构的,现在连真正传世的照片都找不到一张,而李小龙却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功夫xx,可以做得更好。”
对此,曹崇恩也深有感触。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造好的李小龙铜像因资金原因迟迟无法送到顺德,至今只能堆在番禺的仓库里。“虽然是纯铜,但堆久了恐怕也会变形。”
均安的李小龙乐园是铜像购买方,原计划去年乐园开放时竖立,但直到今天,铜像还没出现。记者昨天致电运营公司负责人,对方以不方便透露信息为由拒绝采访。曹崇恩说,对方还欠他“几十万元”款项,他也曾与各个方面沟通,被告知购买方有个完整的开发计划,如能实现,对于李小龙品牌开发会有较大推动作用。有一家连锁餐厅借了李小龙功夫作为品牌卖点,也曾向曹崇恩表达想购买这尊铜像,曹崇恩说,“这是为顺德做的,应该永远安放在李小龙故乡。”
发现李小龙
古灵精怪李小龙
一名龙迷看了电视剧《李小龙xx》,但里面有些台词让他受不了,比如“小龙,快用你的李三脚”。在黄德超、劳建等“龙迷”看来,目前国内影视和文学作品,无论在功夫还是对李小龙形象刻画上,都存在偏差。他们说,与李小龙的师兄弟、家人、朋友交流后得到的印象,李小龙是一个古灵精怪的人,一个很调皮的人,是一个具有顺德典型气质的人。
“李小龙喜欢双皮奶、叉烧,喜欢顺德本地菜式;除了练功夫,还喜欢打xx、学粤剧。李小龙在功夫和电影事业上的刻苦追求,与顺德人求实创新精神相吻合。”
劳建在李小龙的朋友周裕明处还采访到了一些有趣细节。比如李小龙到周裕明家做客,周家人一开门,往往就见到李小龙撩起衣服露出肚皮,扮着鬼脸。周裕明的太太说,几乎每个给李小龙开门的人都会被他花样百出的模样逗乐,生活中大家与他聊天也经常是笑声不断。周裕明向李小龙学功夫,还给自己的爱犬取名“师父”,以表示希望经常与师父在一起,李小龙对此哈哈大笑。
道家哲人李小龙
通过研究李小龙的藏书、手稿笔记等,黄德超等“龙迷”觉得李小龙的思想近于道家,并受到尼采、萨特等西方哲学家的影响。比如他的经典语录:“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武德高深李小龙
“研究李小龙就要研究他的武术,但很多人都是通过电影研究,这样解读是错误的,只是皮毛。”黄德超说,影视中非常神奇的“李三脚”,从武术的角度看其实很危险,真正的格斗,动作幅度都很小。
据黄德超研究,李小龙离开叶问到美国后,还曾向一位杨九福师傅学习永春。黄德超说,永春拳有二三十个套路,一般9年才能出徒,即使叶问向陈华顺学拳的时代,由于国家内忧外患,能学满9年的弟子都很少,只有自家儿子及同村子侄才有这个机会。所以,李小龙的永春学得并不全面。“他在美国学习吸收其他拳术的长处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没有把自己领悟的东西称为永春,而是取名‘截拳道’。”
在李小龙的手稿中,有大量对自创截拳道的发展设想。比如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手稿,李小龙表达:“能不能创作一种综合的功夫,将各门各派的优点长处结合起来。其实这种想法在中国功夫中早有探索,大成拳即是一例。”从手稿中可以看出,李小龙经过长期探索,发觉一个人精力有限,练好一门功夫已很艰难,要创造一门包罗万有的功夫不切实际。“李小龙后期在武德方面有了更系统阐述,如明确提出八打八不打,认为比武中要避免攻击对方头、咽、裆等部位。”
李小龙亲友、弟子图片均由劳建摄自美国。
采写:本报记者 郁石
摄影:本报记者 韩涛(除署名外)